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集聚、城镇化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三个方面.原有测量产业集聚水平的指标很难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汇总和比较,在分析产业集聚和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劳动转移的影响时,可以用人均产值近似反映产业集聚水平.利用计量经济学多元线性模型,可以较好的解释产业集聚和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劳动力本地转移倾向的显著性影响.农村劳动力本地转移倾向,受到当地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同时受到当地人均生产总值与周边区域人均生产总值的比值的影响.当地城镇水平对农村劳动力的本地转移倾向影响更大一些.当地人均生产总值要比周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对农村劳动力本地转移倾向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2.
李光明  马磊  潘宇 《工业技术经济》2017,36(12):106-113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物流产业集聚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聚、物流劳动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地方政府投资等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方向与显著性均存在差异性。从总效应来看,物流产业集聚与地方财政支出均显著为正,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源泉。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为负,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态势及其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以及该产业集聚产生的经济效应.论文首先介绍了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指标,而后计算了各指标值,定量分析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态势和各省市该产业的集聚水平.最后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验证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对我国该产业的经济效益存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物流增加值区位熵波动性显著,物流业集聚程度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总体上呈现集聚化发展倾向。借助主成分回归分析探讨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发现这7个因素对我国物流业集聚均为正向促进作用,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和区位因素,以上7个要素每增长1%,相应的物流业增加值就依次上升0.205%、0.194%、0.192%、0.187%、0.145%、0.057%和0.019%。  相似文献   

5.
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分析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沿海产业集群迁移的影响因素、可能的迁移倾向和应对策略。由于产业集群的本地关联性和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生产和贸易成本上升对这些集群区位再选择的影响也不同。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一些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集群向沿海中小城市或低成本国家迁移的倾向会越来越明显;而数量众多的传统产业集群,随着出口增长率的下降和内需的提升.向中西部地区扩散或迁移的速度将会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应积极扩散一些已丧失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抓住世界服务业转移的机会实现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要着力创造有利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软硬环境,尤其是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开展区域合作.减少企业迁移的不确定性,是促进产业理性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着重分析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沿海产业集群迁移的影响因素、可能的迁移倾向和应对策略。由于产业集群的本地关联性和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生产和贸易成本上升对这些集群区位再选择的影响也不同。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一些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集群向沿海中小城市或低成本国家迁移的倾向会越来越明显;而数量众多的传统产业集群,随着出口增长率的下降和内需的提升,向中西部地区扩散或迁移的速度将会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应积极扩散一些已丧失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抓住世界服务业转移的机会实现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要着力创造有利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软硬环境,尤其是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开展区域合作,减少企业迁移的不确定性,是促进产业理性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 2006~2015 年我国30 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数据为样本, 利用区位熵法测度区域物流产业集聚水平, 通过计算全局 Moran's I指数, 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引入控制变量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实证检验了物流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 从整体来看, 物流产业集聚通过发挥其 “专业效应”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企业生产率, 在有效推动本区域经济的增长的同时, 能够通过溢出效应带动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 分地区来看, 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在3 个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中部地区的溢出效应最大, 其次是东部, 而西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为负, 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国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发展经济学从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出发,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些年来,国外基于该视角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研究包括:分析二元经济结构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探讨产业集聚中的合作关系;研究国际经济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考察产业集聚中的制度因素;提出旨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较少.本文对外资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对广东江门市两个产业集群的案例实证,认为FDI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主要是通过资本集聚、市场需求、技术外溢等作用实现的.而由于产业集聚产生的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吸引外资的进入,从而实现外资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更有效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区位熵指数研究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辐射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且物流产业集聚经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中部、西南部、西北部三大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西南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最大,东中部地区次之,西北部地区最弱;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东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向集约式转变,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仍处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双碳”目标和煤炭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究产业集聚、科技进步与创新等对煤炭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煤炭产业集聚特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将煤炭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在分析煤炭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基础上,利用2010—2020年我国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对自主创新、外部引进、政府支持等3种技术创新模式的中介效应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煤炭产业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技术创新在煤炭产业集聚与GTFP的非线性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不同的创新模式对不同集聚程度区域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自主创新对低集聚区的中介作用最为显著;外部技术引进对高集聚区的中介作用最为显著;政府支持则对中集聚区的中介作用最为显著,但对高集聚区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上述研究结论对煤炭产业集聚下如何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是产业集聚表现最为显著的产业,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不仅体现在各行业自身,还体现在各行业之间.本文利用Eills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共同集聚指数对中国38个二位数制造行业内部四位数行业间的共同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产业共同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共同集聚水平较高的行业主要是自然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前者的共同集聚水平较高是由于行业自身的特点,而后者共同集聚则是由于上下游产业的高度关联(技术外溢)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E-G修正指数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定,从产业整体集聚程度和分行业产业集聚程度两个方面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同时深入观察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区分布变化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集聚程度处于较高状态,但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不同分行业中制造业、封测业、设计业集聚程度呈现较大幅度下降趋势,装备业集聚程度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材料业集聚程度基本保持稳定。整个集成电路产业区域分布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京津环渤海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且制造业、封测业呈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发展态势,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孙瑞华 《化工管理》2014,(34):23-25
据安监总局与消防部门相关数据,近几年我国发生的危化品事故中,77%发生在运输阶段,9%发生在储存阶段,也就是说,危化品物流已经成为危化品安全中风险最高的一环.也正因如此,危化品物流受到各方关注.随着我国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及环境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危化品物流行业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10月下旬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危化品物流年会暨危化品物流产业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上,各方专家分析了新形势下危化品物流的新要求、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船舶工业整体布局中,长三角船舶工业具有主导地位.产业集聚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长三角船舶工业的集聚发展离不开配套业的集聚,文章分析了长三角船舶配套业的现状和不足,以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长三角船舶配套业集聚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 P.Haggett 建立的产业集聚区位熵长江经济带六类高耗能产业 2006~2017 年的集聚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 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高耗能产业发展效率, 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探究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整体集聚程度均衡, 区位熵指数总体维持在 0.85; 六类细分行业集聚水平差异明显, 石油加工业在长江经济带集聚水平表现最弱, 化工业集聚水平最强; 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在长江区域间呈现下游向上游梯度转移, 下游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中游呈现上升趋势, 上游变化不明显; 高耗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且主要依靠促进技术进步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从作用途径来看, 高耗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和政府干预途径传递, 高耗能产业依赖起到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探索,因此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上主要使用的几种方法,如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各方法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其次在测度地区行业产业集聚水平时,对合理选择相应指标给出一定的建议,以期更为精确地测度我国及各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关联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相互存在着联系和影响,而关于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日益重要.本文基于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动态竞争力的概念并测算了江苏、上海、广东和浙江的竞争力,然后利用产业集聚的概念测算了江苏、上海、广东和浙江四省的综合产业集聚度.运用灰色关联的理论,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度,并对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四省市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力关联度进行测算,得到江苏的产业集聚度变化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变化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江苏产业集聚与竞争力的关联度为0.827,大于广东、上海和浙江.  相似文献   

19.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集聚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集群化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对其形成机理及集聚效应的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一般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以及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在对比一般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集聚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其内在联系及区别,旨在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物流产业的作用日益突出, 物流产业依托技术进步的调节效应, 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并且更能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本文截取我国 2005~2015 年的空间面板数据, 借助Durbin 模型, 将技术进步作为调节因素, 考察物流产业专业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区域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不均衡, 在其作用下全国以及东、 中、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 除了东部地区外, 物流产业专业化对本省和临近省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呈现鲜明的杠杆效应, 尤其是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较显著; 技术进步具备了明显的调节作用, 其对东、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 中、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正向辐射效应明显大于其本地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