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交流、扩散、传播的过程。它的传播途径受到时代的物质文明建设的条件所制约。中国古代文化曾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巨大影响,它的传播途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今天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仍处于重要的精神主导地位,在我国篮球队伍建设中体现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念是对中国篮球文化传承和处理好教练员与运动员,运动员之间以及运动员、教练员与裁判员等冲突的保证,对于构建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加强世界人民的友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交流,扩散,传播的过程,它的传播途径受到时代的物质文明建设的条件所制约。中国古代文化普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巨大影响,它的传播途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今天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孝在中国古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虽然孝道的根基在中国传统社会,但是孝道很多内容对于今天还是有借鉴意义的。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重构传统孝道使之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发挥孝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分析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主流: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方面的关系说明古代和谐思想一些主要观点;接着分析古代和谐思想中一些偏见,出现悖论。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强调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象有些人那样,连精华也抛弃掉,全盘否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后提出如何充分发掘并弘扬中国古代的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
和谐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代化形式。“和谐哲学”的提出,适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适应了建设和谐世界的需要。和谐哲学体现的和谐精神,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谐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成果,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珠联璧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现是一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和谐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当代中国阶层分化形成了多元的利益格局和价值取向,阶层分化所引发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挑战。阶层的分化、利益格局的调整.使各阶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界限逐渐产生,阶层文化也随之产生。传统和谐观为追求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和谐提供智慧,对构建和谐的阶层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理想,蕴含着公平仁义、稳定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世界和平的大同梦想。这一宝贵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谋略,其中的"仁义"、"无为"、"兼爱"、"法治"等思想对我国保险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与保险业的关系,古为今用,学习运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并为构建和谐保险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结构以及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加快普通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步伐,对大力推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处于主体地位,代代中华儿女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承着儒家文化。天人合一、人与人和谐构成几千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思想观念,和谐思维成为中国儒家文化的显著特色。当今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等诸方面的和谐内容。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和谐之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既可以丰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容,还在价值取向上具有模范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道德精髓,具有其道德价值。可从传统节日的概念、特征出发,讨论实现传统节日道德价值的原则和可行性举措,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传统节日道德价值,为有中国特色道德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甚至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太极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智慧资源。以太极思维为指导,探究和谐班级的整体性、系统性、相容性等特征,在构建和谐班级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构成班级的各种要素,做到学生与环境的和谐;要注意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要提高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学会与人主动的沟通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从产业区域走向和谐区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区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经阶段.由于传统效率观的影响、社会资本缺乏、地方博弈和文化冲突,使我国和谐区域建设步履艰难.只有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注重均衡和创新,同时强化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社会资本,培育区域文化,我国和谐区域建设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的社会风尚;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广泛开展和谐文化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资源性作用,继承和弘扬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容与精华。作者认为,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和方克立先生所倡导的“综合创新”文化观对于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即一方面要系统总结和认真阐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充分发掘传统和谐文化所蕴含的现代价值,同时汲取西方“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赋予传统“和谐”思想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创造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7.
编辑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认知是编辑文化应对时事的应有之意。建设和谐文化中,弘扬民族精神是编辑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认知所求;体现时代精神是编辑认知能力的核心要求;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编辑认知能力的哲学思维;认识和明辨先进文化是编辑文化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文化,为建设和谐大学指明了方向。大学应担当起引领社会和谐文化的责任。和谐大学建设应该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塑造大学精神,建设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在几千年的不断创造、发展、选择和淘汰的大浪淘沙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是建设和构成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