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能源供应紧张的背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玮 《环境经济》2005,(5):26-29
北京2004年夏冬季同时出现的能源供应紧张,在给人们带去各种不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系列思考:中国必须坚持加强以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加大能源领域的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才能保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法国政府制定了面向对世纪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目标,内容包括7个多学科优先研究领域和4个大型技术开发计划,以及为了鼓励技术创新功0速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工业竞争能力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多学科优先研究领域多学科优先研究领域是根据国内科研水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三者兼顾的原则选择的。由政府确定的7个优先研究领域都是技术含量高、具有竞争优势、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领域。农业食品工业。食品加工技术和质量,营养与毒理学,消费者与市场。地面运输和航空运输。节能、低噪音新…  相似文献   

3.
丹麦解决能源问题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惊人的成就 20世纪70年代爆发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一直依赖能源进口的丹麦,一方面增加北海石油开采、加大节能立法力度,大力推广各种节能措施;另一方面,审时度势,抓紧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1974年以来,尽管丹麦国民收入增长了50%,国内生产总值(GDP)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能源需求和供给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现阶段能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完善政府节能管理体制、实施调整和优化能源政策、推行全球化能源战略、推进能源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措施,着重强调了发展与节约并重,加快能源发展、提高节能管理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也是我国范围内的重大战略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长远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指出能源消费面临严峻形势;确立了未来5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目标,其总目标是由化石能源为主转向可持续能源为主;为了实现这一日标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了一些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做法,进而提出了适合我国特点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应立足科学发展观,注重能源资源的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芬兰是个只有500余万人口,3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其中1/4在寒冷的北极圈内),资源十分贫乏的小国。但芬兰现已成为在诸多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经济、科技强国,其奇迹般崛起已愈来愈为世人瞩目。芬瞄准世界科技发展最新方向,致力于发展高科技战略的成功经验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确立科技兴国战略 不断调整完善科技政策 80年代初,芬提出了以科技开发为核心的科技兴国战略,并制订了新的科技政策。主要内容是:将科技开发定为产业政策的首要内容,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以科技开发带动产业发展,增加芬工业整体竞争能力。为…  相似文献   

7.
提高我国能源技术水平的战略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纳入能源科技发展问题是遵循能源发展受技术进步驱动规律、贯彻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能源宏观管理面临的崭新课题。在制定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时,应把提高能源科技水平问题提到重要位置上来。  相似文献   

8.
虽然美国遭受经济危机重创,经济实力有所下滑,但目前仍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科技实力依然雄厚,整体创新能力世界上最强..随着其金融业的复苏,美国的竞争力也重回世界排名第一.2011年2月,美国政府发布了新的国家创新战略,期望通过加强对教育、基础研究等创新基础要素的投入,推动基于市场的创新,推动清洁能源等国家优先领域的突破,以确保美国经济的增长与繁荣.本文对美国的科技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一年来美国落实创新战略的举措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节能与科学用能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科学用能是能源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高耗能产业,要针对行业的不同特点,具体研究其科学用能问题。  相似文献   

10.
虽然美国遭受经济危机重创,经济实力有所下滑,但目前仍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科技实力依然雄厚,整体创新能力世界上最强..随着其金融业的复苏,美国的竞争力也重回世界排名第一.2011年2月,美国政府发布了新的国家创新战略,期望通过加强对教育、基础研究等创新基础要素的投入,推动基于市场的创新,推动清洁能源等国家优先领域的突破,以确保美国经济的增长与繁荣.本文对美国的科技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一年来美国落实创新战略的举措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能源既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又是现实的重要污染来源。通过长期坚持节能优先战略、转变能源结构和协调环境发展等保证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好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日本科技发展综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日本进入经济恢复增长的第5个年头,全年GDP增长预计将超过日本政府预期目标(2.1%),达到2.5%。2006年是日本科技政策“大年”,4月份日本开始实施第3期科技基本计划、发布《技术战略图2006》,5月份发布《新国家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13.
特别关注     
《环境经济》2007,(12):68-69
前三季度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双双下降;中科院能源报告提出2050年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我国启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邀请的102位科技专家就《中国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的问卷调查分析,针对事关发展全局的三大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对策性建议,即:如何确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知识经济潮流的科技发展战略;如何协调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两者间的关系;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资本的功能,使其成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引擎.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消费不断增加。当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能耗偏高、环境代价大等突出问题,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实现中国能源战略转型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在坚持节能优先前提下,加快风电、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减少对煤炭的过度需求。同时,要注重海外能源平台建设,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推进能源战略整体转型。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泰国政府通过加强对科技发展的宏观管理,制订并推出了新的科技政策和战略发展规划,继续在加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信息产业、创建软件园区、强化环境建设、加强生物技术研究、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促进原始性创新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领域的原始性创新,实现科技发展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是我国新世纪科技发展的战略新思想.胡锦涛书记最近又明确指出,要加快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因此,探求促进原始性创新的有效途径,快速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现实而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欧盟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表了《欧洲安全、竞争、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亦称《绿皮书》.2006年3月23-24日,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春季高峰会上重点讨论了该项战略.虽然各国在开放本国能源市场的速度和建立欧洲统一能源监督机制方面仍存在分歧,但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就加强能源合作与协调,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进一步改善能源内外市场,加强能源研发,发展可持续能源,确保能源供给安全等重大政策方面达成了共识,一致同意建立欧洲共同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19.
《环境经济》2006,(B10):1-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科技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突破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改善生态环境,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禀赋条件,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发,力争在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胡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从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加强环境科技研发的重大意义,为环境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强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已经把环境保护相关技术列入优先领域。要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结合起来,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力争在环保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切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和建设适合乡村特点的低碳能源系统在实现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面对农村地区人口减少、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挑战,欧盟主动调整政策导向,不断完善其绿色转型战略布局,大力支持乡村低碳技术研发,从绿色供能、多元储能、科技节能、高效用能等方面加速乡村低碳能源系统建设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关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完善相关领域研发布局、探索科技支撑乡村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