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国翔 《当代经济》2016,(17):36-39
循环经济倡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是符合传统道德伦理文化及基本生态规律的资源利用和发展模式.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发展条件的最佳组合,而循环经济是以先进的技术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最佳方式,是解决环境与资源压力的新技术经济范式.因此,循环经济实质上也是一种技术经济,它在体现出技术经济最大意义的同时,也拓展了技术经济学研究领域范围.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制约的问题,传统的资源消耗方式难以支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经典经济学流派的资源观点和主流经济学理论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然资源的作用,本文提出以资源节约为目标导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制约矛盾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研究重点,但目前对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生态工业理论以及主流经济学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尚未厘清.本文选择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理论作为讨论内容.在许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两方面归纳出循环经济虽然与生态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等多个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类也面临着诸如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物种多样性丧失以及温室效应恶化等生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界定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回顾了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的研究历程,对自然资源经济学的起源、发展进行了评述;论证了自然资源经济学和可持续经济学的关系,指出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融合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必然性,以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为重要元素的可持续经济学是可持续问题经济研究的高级阶段,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可持续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困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循环经济的实践正在世界各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流经济学几乎还没有介入。本文主要从传统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在预设条件、追求目标、主体特征和思维逻辑等几个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传统经济学一时难以接受循环经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类也面临着诸如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物种多样性丧失以及温室效应恶化等生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界定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回顾了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的研究历程,对自然资源经济学的起源、发展进行了评述;论证了自然资源经济学和可持续经济学的关系,指出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融合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必然性,以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为重要元素的可持续经济学是可持续问题经济研究的高级阶段,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可持续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研究重点,但目前对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生态工业理论以及主流经济学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尚未厘清。本文选择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理论作为讨论内容。在许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两方面归纳出:循环经济虽然与生态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等多个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论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具有协同共进的关系.两者都遵循基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成本与效益原则.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促进市场经济规范有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体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是社会经济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将循环经济的理论应用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中,分析了循环经济与环境成本控制的关系,论证了循环经济能促进环境成本内生化,是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基础.论文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成本收益不匹配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提高自然资源初始价格和污染物排放成本、开征环境保护税等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概念和基本特征;从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定理论、市场规律、产权理论、环境政策、思维和理念五个方面分析、论明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并提出应当树立新观念,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发展有山区特色的市场经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有山区特色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用市场的导向作用,调整产业结构,配置优势资源,重组生产要素,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形式,把市场经济的共性与山区资源优势的个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作为自然科学来研究,强调经济学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因如此,国内经济学也开始兴起了一股经济学国际接轨的浪潮,主张国内经济学要向欧美经济学看齐.但实际上,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非常不同的特点:它关注本土现象,具有强烈的人文性,理论发展也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轨迹.所以,当前这种经济学国际化的浪潮和路径必须引起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倡导并践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并影响着全球经济,更加凸显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及其危机予以剖析的重要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体现于"现象经济学"倾向、方法论的形式化、环境假定的绝对化、"价值中立"的先天不足,以及均衡分析和静态分析的有限性等方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预示着其进一步演化的转换方向。  相似文献   

15.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Schumpeterian economic dynamic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is paper seeks to offer a theoretical platform where the modern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might meet with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the stud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with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t does so by proposing the concept of the “resource economy” within which productive resources are produced and exchanged between firms. This is presented as the dual of the mainstream goods and services economy – where the “resource economy” captures the dynamic capital structure of the economy. The paper is concerned to bring out the distinctive principles governing resource dynamics in the resource economy, capturing competitive dynamics in such categories as resource creation, replication, propagation, exchange and leverage; evolutionary dynamics in terms of resource variation, selection and retention;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in terms of resource recombination and resource imitation, transfer and substitution;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in terms of resource configuration, resource complementarities and resource trajectories.  相似文献   

16.
After briefly presenting the concepts of orthodox, mainstream and heterodox economics, and applying them to the contemporary perio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ost Keynesian school and its relation to contemporary orthodox and mainstream economics. While opposed to the neoclassical orthodoxy, the Post Keynesian school has some positive unifying ideas, although some internal tensions remain. There are also some overlaps between Post Keynesianism and other approaches, and a careful combination of contributions from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different disciplines is not only possible, but also necessary. Post Keynesianism is located outside current mainstream economics, although this argument partly depends on a more precise spec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uncertainty. The non-mainstream character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has at least two types of important implications. The first involves the approach's ability to influence the economy and the danger of ‘the scholastic fallacy’; the second refers to a reproductive difficulty inside academia.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学研究范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与高度集权计划体制相适应,流行的是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放权让利改革的推进与市场机制的引入,东欧经济学研究范式在我国产生广泛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随着市场取向改革不断深化而在我国逐步流行。“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道路”的本质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都难以回答我们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因此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成为历史的必然。我们应该认识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化与中国化;第二,以全方位开放的学术态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第三,倡导直面现实的研究方法;第四,推进研究方法的现代化;第五,充分认识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18.
产业生态: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第四个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活动与环境的冲突成为现代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产业生态作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为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了破解,也丰富了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对产业经济学的创新性研究。论文将产业生态作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第四个研究领域,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区域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对产业生态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