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煤矿管理者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静  任一鑫  张岩 《经济师》2009,(7):197-198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组织中工作压力源的增多和增强,致使煤矿管理人员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反应,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煤矿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源是造成煤矿管理者身心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源和身心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压力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角色压力作为工作压力的重要压力源,对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发现角色压力与工作绩效主要存在负相关、正相关和不相关3种关系,然而关于二者之间正相关关系以及不相关关系的研究并不多.通过对二者关系的分析,本文指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对于角色压力的类型需要更具体的划分,以区别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更多的关注角色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正面的影响作用,研究积极压力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可以引入一些调节或中介变量,以更好诠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大学生的创业压力源、控制感和倦怠的构思结构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来自长三角地区、服务行业和IT行业的10名不同背景的初创企业的创业大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其次对访谈记录进行了内容分析,在文献研究和访谈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创业大学生初创企业压力源问卷,对获取的192份预测数据和229份正式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压力源存在五因素结构模型,包括创业卷入、知识储备、竞争强度、资源需求和管理责任;这5个因素构成了创业大学生创业压力源的概念模型。创业压力源对倦怠各维度有显著性预测作用;控制感在创业压力源与倦怠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同时,对大学生创业压力源与倦怠不同水平的感知差异在两种不同创业教育模式下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围绕“挑战性压力源如何对创新行为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假设任务重塑是连接挑战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进一步剖析政治技能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析两时点收集的244名大学生数据,研究发现:挑战性压力源正向影响个体创新行为,任务重塑在此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政治技能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正向调节任务重塑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压力是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文科学领域的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工作压力方面的研究。在当今讲求人本主义管理的时代,管理者更注重工作压力与员工绩效的关系。饭店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服务的提供者和享受者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导致压力的产生。文章旨在通过对星级饭店员工压力源的分析,寻求合理解决工作压力的途径.对于服务行业员工压力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利用问卷调查法,研究IT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对工作压力是否存在影响。分析表明,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的两个子维度(事务心理资本和人际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显著负相关,其中事务心理资本的相关性更强。事务心理资本的四个子维度中,自信勇敢、坚韧顽强、乐观希望与工作压力显著负相关,乐观希望的相关性最强,奋发进取与工作压力无显著相关关系。人际心理资本的三个子维度谦虚感恩、包容宽恕、尊敬礼让均与工作压力显著负相关,谦虚感恩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员工工作压力的形成员工工作压力的形成是员工个体特征与客观外部环境之间动态匹配与调整的过程.研究表明,员工工作压力的形成与作用包括工作压力诱因刺激、员工工作压力反应和工作压力症状形成等三个阶段.企业在进行工作压力管理时,要科学把握员工工作压力形成不同阶段的特征,采取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一是要全面降低员工工作压力诱因;二是要有效提升员工工作压力调节与控制能力;三是要积极引入员工援助计划环节员工工作压力症状.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作压力源视角,以234名“90”后新生代员工为调查对象,分析挑战性压力源对新生代员工主动性-被动性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组织支持感和工作资源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源对新生代员工主动性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对其被动性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在挑战性压力源与新生代员工主动性-被动性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资源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源与新生代员工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同时工作资源能够调节挑战性压力源通过组织支持感对新生代员工主动性-被动性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工作特征模型,着重研究了工作本身与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积极压力之间的关系。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特征5个因子即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反馈都与工作积极压力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技能多样性对工作积极压力的影响效果最强;工作自主和工作反馈也表现出了较重要的影响作用。最后,对如何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压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个体控制点、工作压力及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莹 《经济管理》2006,(21):43-48
本文从工作压力模型出发,建立了个体控制点、工作压力及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模型。用实证方法验证了三个变量彼此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验证了工作压力对个体控制点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以华南地区40个制造型企业的529名员工为样本,通过构建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心理所有权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该影响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心理所有权对创新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义务感知在心理所有权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工作压力在义务感知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工作压力对整个中介模型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构建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双刃剑”影响理论模型,探讨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的中介作用、促进型焦点和防御型焦点的调节作用。选取12家高新技术企业60个团队414份领导和员工的两时间点配对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方面,工作不安全感会通过挑战性压力认知和促进型焦点的调节导向对个体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成为个体创新行为的“动力”和“助推力”;另一方面,工作不安全感会通过阻碍性压力认知和防御型焦点的调节导向对个体创新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成为个体创新行为的“负担”和“绊脚石”。  相似文献   

13.
结合资源保存理论、积极情绪扩展构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工作应激为中介变量、感知组织支持为调节变量,构建员工幸福感影响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使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技术对249份IT企业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员工幸福感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幸福感显著负向影响工作应激,同时,工作应激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并且在员工幸福感与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感知组织支持可以减弱工作应激对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对工作应激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We apply probit and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to 1667 respondents from the 2008 National Survey of the Changing Workforce to quantify how workers’ self-reported stress levels vary under two different workplace flexibilities and varying degrees of job control. The first workplace flexibility considered is the ability to easily take time off for personal and family matters; the second is the option of a compressed work week.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first flexibility correlates with lower stress reports regardless of job control level. The second flexibility, however, correlates with lower stress levels only for workers with low levels of job control. This suggests that a compressed work week does not reduce stress for workers that already have high levels of job control. The more general conclusion is that some flexibilities are substitutes for job control whereas other are not, assuming the larger goal is the reduction of workplace stress and the various maladies exacerbated by stress.  相似文献   

15.
一线员工的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石。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行为水平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压力-情绪理论的企业安全行为,探讨安全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分析工作压力在安全氛围影响安全行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依据309份来自我国煤矿企业的有效问卷,运用层次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氛围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压力、操作压力和管理压力在安全氛围影响安全遵守行为的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发展压力在安全氛围影响安全参与行为的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安全行为理论的内容,而且打开了将工作压力作为调节变量研究既定问题的思路,为工作压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启发,同时对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积极情绪理论,研究师徒关系对徒弟工作活力这种积极情绪的作用机制及情绪智力的调节机制。结果显示,师徒关系与徒弟的创新绩效、工作活力显著正相关;工作活力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工作活力在师徒关系影响徒弟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情绪智力在工作活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不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ory predicts that workers in cities are more likely to engage in job search, ceteris paribus, due to market efficiencie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job density. However, if job search is more efficient in urban markets, then the quality of a given job match should also tend to be higher in cities, ceteris paribus. Employed workers living in cities might then be expected to search less than their nonurban counterparts. In this latter instance, it is not city residency itself that makes search less likely, but rather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ity residency and job match quality.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 1979, this prediction is confirmed: The estimated coefficient on an indicator of urban residency is found to be near zero and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in models of employed search that omit proxies for job match quality. When job match proxies are included in the models, the estimated coefficient on urban residency becomes positive and highly significant.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workers are not only more likely to engage in employed search in urban labor markets, but also tend to find more productive job matches in cities over time.
Jeffrey J. YankowEmail:
  相似文献   

18.
黄俊  贾煜  秦颖  陈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2):116-121
随着知识经济和创造力时代的到来,基于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国内关于社会责任与员工创新的研究仍付之阙如。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利用国内4家大型食品企业员工与主管的匹配数据,探究了企业员工责任(Corporate Employee Responsibility)对员工创新行为(Employee Innovation Behavior)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员工感知的企业员工责任不仅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而且能够通过提升员工工作满足和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员工工作满足和工作投入在员工感知的企业员工责任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中的职位晋升有两个基本功能,它们是职位分配和提供激励,但企业中的职位晋升往往无法实现职位配置的效率,职位晋升不足和职位晋升过度是职位配置无效率的两种形式。企业中的职位晋升的激励功能包括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和激励员工进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企业中的职位晋升可能无法同时实现这两个基本功能,这时就会产生职位晋升决策的动态不一致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途径的研究相对缺乏而且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强制退休计划能否成为职位晋升决策动态不一致问题的解决途径是未来值得深入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on labor and capital gross flows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Uruguayan Manufacturing Sector. Higher international exposure implied a slightly higher job creation, an important increase in job and capital destruction, and an increase in productivity. Unions dampened these effects. Although not associated with higher creation rates, unions we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job and capital destruction but they also reduced productivity growth. Industry concentration mitigated the destruction of jobs but had no effects on job creation or in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 dyna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