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固定资产保值折旧的会计核算固定资产保值折旧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物价持续上涨或通货膨胀的特有经济时期,针对原折旧方法下“折旧总额小于现实更新价格”的不平衡条件下提出的。其基本公式为:固定资产现实购买价=折旧总额+保值资产贴补额。式中的保值资产贴补...  相似文献   

2.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它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形成折旧费用,计入各期成本.企业如果不提折旧或不正确计提折旧,都将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终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2001年11月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重点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会计处理进行了系统规范,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变化.  相似文献   

3.
合作社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提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规定,合作社必须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按年或按季、按月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4.
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的那部分价值。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折旧,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的次月起,根据适用的折旧方法,按月计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停止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办法一经选用,不能随意变更。但是,有不少企业未按规定执行,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某些部门在评价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经济效益好坏或给企业领导人晋升和奖惩兑现时往往以实现的报表利润作为唯一依据。因此,某些企业经营者在利润指标难以完成的情况下,不是在经营业务上下功夫,而是在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5.
第六讲 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 三、固定资产折旧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提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合作社必须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按年或按季、按月提取固定资产折旧.一般来说,经济业务少的,可按年提取折旧;经济业务较多的,可按季或按月提取折旧.不论怎么计算,其所提折旧费应保证对固定资产损耗价值的补偿.  相似文献   

6.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计算折旧主要涉及三个问题:1.确定折旧的基础;2.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3.折旧费用的计算方法。本文将结合我国多数企业计算折旧的实际,对折旧费用计算方法进行探讨。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直线折旧法存在的弊端目前,我国多数国营企业计提折旧的方法普遍采用直线法,或工作量法。这两种方法简便易行,但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无通货膨胀,二是无技术进步。只有在此条件下,才能在使用期满时收回固定资产投资价值,并购置新的设备。然而,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满足这样的条件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方法有其不合理性。首先,从通货膨胀角度看,统计资料表明,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的物价指数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较之十几年前已上升几倍、甚至几十倍。用直线法或工作量法计提的折旧额已远远不能补偿固定资产的损耗。  相似文献   

7.
几种常用的折旧方法比较崔言礼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不仅是正确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成本的前提,也是保证固定资产再生产正常进行的需要。目前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有:1.直线折旧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或预计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  相似文献   

8.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在实际运算中,要计算每期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然后根据余额计算本期折旧额。若固定资产购入在年末,按年计算较容易,若发生在年度期间购入或在建工程转入,则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若干年后的折旧率,计算过程繁杂,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事业单位也应计提折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规章制度中,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均做出了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本文具体剖析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存在的弊端,提出对事业单位计提折旧及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一、正态分布法计提折旧的引入 折旧是固定资产成本在其使用年限内的系统和合理分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专门委员会将折旧定义为:"折旧是以系统的、合理的方式将有形固定资产的成本或其他计价基础减去残值后的净额,按估计使用年限分配的会计处理方法.折旧是一个分配过程,而不是一个计价过程."我国基本上沿用了国外的观点,将折旧视作一种费用,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基于这种折旧的成本分配观或价值转移观,在实践中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计提折旧,最常用的有直线分配法(平均年限法)、递减折旧法(主要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这些折旧方法都有其运用的假设条件及其优缺点,不一而论.折旧是对成本或价值的合理分摊或转移,而折旧方法决定着分摊或转移的数额,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分摊和转移的合理性,所以折旧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我国企业的固定资产是采用历史成本法进行计价的。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较长,加上通货膨胀、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固定资产帐面价值与现实价值偏离严重。目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产的帐面价值普遍低于现值或重置价值,由此带来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按固定资产原值提取的折旧远远不能补偿固定资产的损耗,同时造成企业成本虚假、利润虚增,不能确切地反映经营者的真实成绩;二是在试行企业股份制和兼并、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是预算会计,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客观存在的,理应对其进行会计核算。 固定资产的特点是可以连续多次参加生产过程,保持其原来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则由于有形或无形损耗而部分地、逐渐地减少。这种因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在会计上称为“固定资产折旧”。而“折旧费”则是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按期记入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条件下,客观上存在着供求关系变化、劳动生产率变动、币值变动、计划价格调整等因素,必然引起物价波动。离现时越近的价格,与现时价值越接近。固定资产折旧是对固定资产磨损和损耗价值的补偿,而固定资产的价值磨损与实物更新的时间差距一般都在10年以上,这就客观上要求在固定资产发生磨损而计提折旧时,应考虑未来时期更新固定资产时的物价变动因素,以保证所提取折旧形成的折旧基金能满足设备重置更新的需要,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进行。但现行固定资产折旧是在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上一直采用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等直线法作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但这些方法由于折旧年限较长,每月折旧额相对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快速收回投资,从而阻碍了企业的技术革新.为了提高固定资产折旧水平,我国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对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可采用加速折旧计算方法.加速折旧的特点是在资产使用前期提取的折旧较多,有利于企业及时、快速收回投资.但是,现行财务制度对加速折旧具体计算方法的规定,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同性质的问题,这给企业的财务人员操作与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5.
运用正态分布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正态分布法计提折旧的引入折旧是固定资产成本在其使用年限内的系统和合理分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专门委员会将折旧定义为:“折旧是以系统的、合理的方式将有形固定资产的成本或其他计价基础减去残值后的净额,按估计使用年限分配的会计处理方法。折旧是一个分配过程,而  相似文献   

16.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一般以税前或税后利润(Pt)加折旧(Dt)所形成的现金净流量(NCFt)为依据,采用投资回收期(PP)、净现值(NPV)和内含报酬率(IRR)等评价指标进行优选评估.在计算时,固定资产可以用平均年限法(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折旧方法计算折旧额.折旧方法的不同并不能改变该项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期限内应计提的折旧总额,但从投资决策各期间看,不同折旧方法确定的年折旧额并不相同.那么,折旧方法对决策指标有无影响?是什么性质的影响?实践中应注意什么?笔者就此略述管见.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按年、按季或按月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当前,许多地方的农村财务人员因习惯或图省事,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种做法存在很多弊端:一是违背了现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二是虚增前期收益,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三是无法保证  相似文献   

18.
则:第1年应提折旧额=180000×=60000(元)515 第2年应提折旧额=180000×=48000(元)415 第3年应提折旧额=180000×=36000(元)315 第4年应提折旧额=180000×=24000(元)215 第5年应提折旧额=180000×=12000(元)115 加速折旧法是一种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由于它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早期折旧提得多,后期折旧提得少,从而相对加快了折旧速度,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补偿,因此在一些企业中得以应用。加速折…  相似文献   

19.
会计业务中,企业在取得固定资产后,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提取折旧.企业在取得无形资产后,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处置无形资产的当月不再摊销,也就是说无形资产摊销的起始日和停止日为: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相似文献   

20.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随着其磨损而逐渐转移的价值,这部分转移的价值以折旧费的形式计入成本费用,并从企业收入中得到补偿,转化为企业的货币资金。从费用的角度而言,固定资产购建费的支出,是一种跨期费用的预付,而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计提的折旧,即是对这种预付费用的逐期分配,进而计入各产品成本中。从费用的角度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会计学的持续经营假设。企业购建的固定资产,目的是为了在生产经营中使用,而且在其规定的使用年限内都用于且只用于基本生产或辅助生产。换句话说,即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