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人是形成社会和发展社会的主体问题研究入手,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接着认真反思了高等学校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弊端问题,最后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茜 《湖北经济管理》2009,(13):158-159
本文按现行的一般标准将现代主要西方经济学流派划分为两大类.通过对各主要西方经济学流派历史渊源、主要特点进行简单阐述.进而详细比较了其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的分歧。通过对现代主要西方经济学流派两大类别中各流派和两大类别间各流派的比较、归纳.为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FDI)发展很快,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国际贸易。本文通过对传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FDI理论的回顾,阐述这些理论提出的意义。并分析这些理论的局限性。在对FDI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当前FDI理论领域的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金融在农村的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从而使农村金融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服务.  相似文献   

5.
朱文 《乡镇经济》2006,(6):41-44
国外农村金融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国外不同国家农村金融结构的分析,对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建设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调查研究报告》2006,(277):1-19
由于农村生产和经济组织方式不同,农村金融需求有不同于城市和工商金融需求的特点。我国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结构转型和文化传统特征等因素,农村金融需求表现出更为明显的特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设计的基本前提是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本文以三个有关我国农村金融的调查为依据,对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特殊性质、结构层次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三份农村金融调查范围各异,侧重有别,互相补充,互相印证,有助于我们形成一个相对全面客观的对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8.
施薇薇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2):139-142
随着企业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中介理论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通过综述、评价不同的金融中介理论,提出作者的一些思考,认为现有金融中介理论提到的诸如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管理等功能只不过是金融中介机构服务功能的延伸.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我国历届政府必须关注与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增收必须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现状的分析,阐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外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特色(一)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较为成熟.各金融机构间有着严格的职能分工,既有较好的商业性农村金融.也比较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服务.在监管和政府参与的程度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费萍 《理论观察》2006,(2):9-10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课题的形势下,这一理论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凸显出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新形势下,灌输理论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这对当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覃合 《改革与战略》2010,26(11):95-9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过程。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政策和金融支持。新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新时期支农战略重点,不断拓展农业政策性金融边界,推进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建设,积极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才云 《改革与战略》2011,27(7):185-187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逐步处于核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文章分别从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双重层面对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进行梳理,最后总结几点启示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1978年以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演变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8年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以农业银行为主体、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和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分工、非正规金融受到压制、正规金融体系得以深化的两个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沿袭正规金融体系及机构,压制非正规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忽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应结合两种变迁方式,逐渐转变到以诱致性变迁为主的路径。农村金融改革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多层次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者行为研究方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回顾了国内外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行为研究成果,并按不同的研究方法分别对相关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最后针对各种研究方法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何树红  李俊功  梁朋 《乡镇经济》2009,25(8):118-121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文章分析了健全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现状,提出了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基于2014—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空间影响,并进行门槛效应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依赖性,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在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之后结果仍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不是纯粹的线性关系,而是具有双重门槛的特征;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也对农村产业融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促进作用都具有双门槛特征。因此,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数字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还很不成熟,存在一种畸形的弱势博弈关系:而在政策与实践之间,主要表现为国家在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建设上存在不完善性甚至是误导.本文从博弈论的观点出发,立足中国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发展的基本国情,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