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次陪妻子上街.妻子总是把所有的钱都塞进我的口袋里。一开始.我还当她外衣没口袋,后来发现,有口袋时也是如此。我好生奇怪.问她.她就笑着说:“你就当我的‘皮夹子’好了。”  相似文献   

2.
刘希 《理财》2012,(10)
婆婆出门,没两分钟又折转回来,我问她忘什么了,她呵呵一笑:“哎.明明想着带纸带笔.一出门又忘了”。“带这些东西干吗呢?”我很奇怪。婆婆告诉我.家里的豆浆机坏了,今天打算去电器城看看,抄好自己喜欢的款式和价格回来。婆婆腼腆地笑着,我明白了,婆婆是想在实体店抄好价格后,回家后在网上“淘”回来。  相似文献   

3.
幸福的味道     
王辉俊 《金融博览》2011,(19):73-73
烦不烦她对他说我很讨厌你,他却很幸福。他知道她其实是对他说我很喜欢你。她对他说我见到你就烦,他就更幸福。因为他知道她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就是见不到你我更烦。离不离她十卧艮地说,我们离了吧。他也十艮恨地说,好,离就离。她瞪着眼说.好哇.什么时候办手续?  相似文献   

4.
相濡以沫     
在我家往的小区里总能看到这样一对老夫妻,妻子坐在轮椅上,丈夫认真地推着轮椅,两人的脸上总是带着笑意,丈夫时不时地俯下身来和老伴儿说些什么,整理一下盖在老伴儿腿上的毯子,每每从他们身边经过,我都会感觉到一股暖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携子之手,相偕到老”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我为他们这份相濡以沫的默契而感动。  相似文献   

5.
嘉兴南湖游记周斌小时候,父亲常向我讲起他十六岁投笔从戎,参加抗战,跟着中国共产党干革命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父亲总忘不了告诫一句:"孩子,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可千万不要忘啊!"后来,我渐渐长大了,老师和课本使我了解了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然而,...  相似文献   

6.
独爱好雨     
杜刚 《金融博览》2013,(17):83-83
我喜欢下雨。 当初儿子没出生之前,我对太太说,不管生儿子生女儿,如果下大雨孩子就叫大雨,如果下小雨就叫小雨,太太同意,她知道我喜欢下雨天。  相似文献   

7.
爱似浓荫     
周日,还没起床,就接到了老妈的电话,说她要到我家来。大热的天,过来干嘛?心里虽然这样想,但没敢多问,十白老妈多心,误解成我不愿意让她来。  相似文献   

8.
《上海保险》2012,(3):57-57
1996年的春天,张玉敏踏进了太平洋寿险上海分公司,怀着对这份职业的憧憬,开始了漫长的寿险之路。16年的光阴,张玉敏付出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她永远也忘不了一位客户拿到理赔款时,对她说的感激话。1999年的9月27日,她接到了同事的电话。  相似文献   

9.
妻子嫁给我时,似乎并不看重我的工作。我是个工人,但妻子却在我面前嘻嘻哈哈满不在乎。   婚后的几天里,她领着我到比较亲近的同事家走访,每到一家,她都有意无意间往“文韬武略”上扯,最终指着我向同事抱怨说:“他也是一天到晚有看不够的书,写不完的文章,有几篇还登在报纸上了呢。”于是,引得她的同事们一片称赞声,妻子也就精气神十足。   回家后,我免不了责备她:“你瞎吹什么 ?这多让我难堪 !我只是爱看看小说,写东西却偶尔为之,更无文章见报哇。”   妻子诡秘地一笑,说:“我可没瞎说,你不是整天又看又写的吗 ?只…  相似文献   

10.
那个我叫四阿母的老人,住在老院子西北角的一间厢房里。我没听谁说过她的名字,也许她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是我见过的唯一裹脚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上了年纪的母亲总是絮絮叨叨地说:岁数大了,再没机会回山西了,母亲说这话时脸上带着无尽的伤感,我知道她又在怀念山西府城的岁月了。  相似文献   

12.
巧妙地批评     
这是两个聪明人的小故事。其一:有位妇人请人帮忙盖房子。开工第一天,她发现满院子都是木屑,却什么也没说,而是等工人走了之后把碎木头捡起来,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屋角。次日早晨,她把工头叫到旁边说:“我很高兴昨天晚上草地上这么干净。”从那天起,工人每天都把木屑捡起来堆好,工头也每天都来检查草地的状况。聪明的妇人巧妙地使建筑工人按她的意愿做好了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这几天,我接连听到几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一个女孩从大二开始到毕业后参加工作,她整整11年没回老家看过父母,其理由是因为当年离家时抛下的豪言——不混出个人样绝不回家。她所理解的"人样",是包括有车有房有如意郎君有好工作,说白了就是让父母有向亲戚朋友炫耀的资本。  相似文献   

14.
【案例故事】
  在2013年的政府性债务审计中,审计人员对土地部门进行了延伸审计,一开始就遇到了该单位财务人员不愿配合审计工作的情况。会计杜某把有关资料送到审计组说:“资料都在这儿,你们自己查收吧,我家中有急事!”说完就离开了。后来再让她过来了解情况,她不是说单位有事,就是说家中孩子有病,没人照顾,一直不愿到审计组来。  相似文献   

15.
又到周末了,住校的媛媛明天中午会回来,七十多岁的母亲又去了一次菜市,买了些新鲜的青菜和肉准备给她包饺子吃。媛媛是我和丈夫资助的孤儿,她十岁的时候来到我家,今年已经十八岁了,正在读高三。虽然平时她上学的费用都是我们负担,但日常生活却是母亲照顾得更多。母亲一个人住,同我在一幢楼,媛媛每次回来都住到母亲那儿。母亲每个周末都会变着花样地给她准备好吃的,她总是说学校的伙食再好也没家里的好,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我的女儿     
我的女儿出生在中原的一个小县城里,她从小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是我们的掌上明珠。小时候,她尤其爱听故事,当妈妈做饭时,乖巧的她就搬个小凳子坐在走廊边。虽然不认字,她却能一边翻阅小人书,一边对照上面的图画说:“爸爸回来了,我给他拿黑色的拖鞋;妈妈回来了,我给她拿红色的拖鞋。”  相似文献   

17.
存款     
<正>我将一叠钱连同存款单和存折一起递给那位年轻的女储蓄员。她飞快地清点着……忽见她皱了皱眉,接着重新清点了一遍。 “你存多少钱?”她问我。 “八百元。”我答道。 “这里只有790元。”她笑笑说。 “少十元?不可能!上午我在家已清点过三遍,后来又锁在抽屉里,我可以发誓:绝对没有人动过。”我说道。 “真的错了。”她说。 真的?这年头,人心隔肚皮,谁相信谁?十元钱顶我两天的工资,它八成是被你贪污走的呢。不久前,我上个体摊位买衣服,稀里糊涂地将工资贷忘在那儿,等记起来再去追要,对方也是讲没有,磨了许久仍无济于来,后来多亏工商所的同学帮忙,才物归原主。想到这些,我脾气火爆的毛病又犯了,沉下脸:“胡说。” “不信你自己再点点。”她将钱和存单、存折退还我。  相似文献   

18.
婚后的一天,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说:"华子,你知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想,没觉得有什么特别."说你没心没肺吧,你还不承认."  相似文献   

19.
幸运之疤     
那是多年以前的一个小故事了。那时,我上初二,同桌叫芦青。一天晚自习放学回家的路上,芦青的脸被路边电线杆上的铁丝挂了一道很长的口子。第二天上早自习时,她脸上缠着纱布,平静地向我诉说昨晚发生的一切。当时,我以劝慰的口气说:“没关系,这只是一次小小的不幸。”“不,我很幸运!”她依旧平静地说:“你看,伤口离我的眼睛只剩下半厘米,没伤到眼睛我已十分感激上帝了。”后来,她脸上留了一道疤,我俩便叫它“幸运之疤”。时光如梭,流年似水。日子一天天变换了内容,而人生中的许多苦难来临时,总让人猝不及防而心力交瘁。我抱…  相似文献   

20.
继父的心愿     
继父的心愿中原一夫知道她有个女儿后,我很高兴。我有个儿子,没有女儿,所以我十分的喜欢女儿。我对她说,把女儿带过来吧,让她和我们一起生活,别让她离开妈妈。说到这里我的眼睛有些湿了,我动了感情。我在尽量地减轻大人们的离婚给孩子们的心灵造成的伤害。特别是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