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围绕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采取怎样一种对策,我国经济学界在运用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上展开了一场相持不下的论战,形成了所谓“需求不足论”和“需求膨胀论”两种对立的观点。他们主要依据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韵总量关系去寻求理解和对策。争论双方虽然都是依据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判断经济形势,但使用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却迥然不同。一方认为,“对于经济分析者来说,可以用各年度的社会总产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测度已实现的总供给的增长,用各项贷款总额的增长率测度总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甚至超高速发展,出现了持续的超出“温和”范围的通货膨胀。这种情况把许多经济学家的注意力吸引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问题上。不少人的判断是社会总需求已经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因而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以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从1985年开始,国家实行财政和货币的双紧政策,以约束总需求增长。但是,实际执行中的“一刀切”不可避免地迫使经济增长速度骤然下降;到1986年第二季度,几乎跌到零增长水平。于是国家不得不重新调整政策,防止“滑  相似文献   

3.
肖钦 《经济纵横》1990,(8):20-24
<正> 一、我国经济失衡是供给短缺型失衡从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的相对性质来说,总需求过度是相对于总供给短缺而存在的,但当我们判断经济失衡性质时无论是总需求过度,还是总供给短缺,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意义。把我国经济失衡的性质归结为供给短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我国社会总需求明显超过总供给,以当年价格计算的投资规模增长很快,名义积累率也明显偏高。有人认为投资膨胀是导致社会总需求膨胀的重要原因,为此应该压缩投资规模,降低积累率。这种似乎可以视为常识的看法并不一定正确,关键在于现在统计的积  相似文献   

5.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反映在货币上就是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平衡。因此,每当国民经济失衡出现,往往首先考虑采取货币的紧缩或扩张。但是,笔者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因为货币的供需失衡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货币失衡只会加剧国民经济的失衡,如果单纯从货币量上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不仅不能抑止总需求的膨胀,反而会导致生产萎缩。我国多次的货币紧缩政策已经证明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6.
[一] 货币供给决策问题就是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问题。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和国民经济的效率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主要调节目标。国民经济的效率增长,是在相当一段调节考虑期间内,由结构平衡所允许的尽可能快的国民收入增长。这种效率增长的含义自然也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即一定时期存在的、可供挖掘的资源潜力得到充分利用状态下达到的大体均衡。显然,不同的经济成长目标下会产生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从而会形成不同均衡水平的供求关系。一个较低均衡水平的社会总供求关系肯定无法保证国民经济效率增长目标的实现。而一旦社会总供求关系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实现了均衡状态,国民经济效率增长的目标也就自然地得到了实现。然而问题在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态的矛盾运动的总体反映,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及失衡是由千差万别的个量  相似文献   

7.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体均衡和国民经济的效率增长,是宏观济经政策的两个主要调节目标。国民经济的效率增长是在相当一段调节考虑期间内,由结构平衡所允许的尽可能快的总收入增长。这种效率增长的含义自然也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即一定时期内存在的、可以利用的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下达到大体均衡。  相似文献   

8.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三个模型,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文章从总需求和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出发,分别就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变动影响,结合实际事例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陶为群 《经济师》2011,(1):80-81,85
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将这个部分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与模型连通,能够对沟通两个不同的理论和分析体系产生重要作用。以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之视角剖析,遵循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中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可以分解成投资品供给与需求平衡、消费品供给与需求平衡两个部分。两部类扩大再生产与两部门经济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具有相合性,并且体现了比通常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经济。文章引用《资本论》中的举例,对所论析做了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10.
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刘青刘美清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否平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国家只能通过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国民经济进行间接地调节...  相似文献   

11.
略谈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状况的分析与核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 近几年来,分析和判断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状况,已引起经济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广泛关注。但因概念的内涵不一和某些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对分析和判断我国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究竟应采取什么方法,意见分歧。总的看,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通过测算来分析和判断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况;另一种则认为只能通过一些相关指标的变动来分析和判断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况。分析和判断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这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是极为不利的。通过对供求理论和现行测算方案及其结果的分析,我们赞成第二种意见。  相似文献   

12.
当代宏观经济学把总供给看成是物价水平的函数,而经济增长理论又以社会总生产函数为基础。那麽总供给与总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总供给与总生产函数的微观基础是否牢靠?本文从各个企业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出发研究这些问题,找到了社会总生产函数和社会总成本函数的构成形式,并证明了社会的产品总供给和要素总需求正好是在社会总生产函数下,实现社会利润最大化的产品供给与要素需求,从而为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供给和总生产函数建立了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3.
财政赤字与积极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其评价,关键是看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财政赤字就是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不能搞财政赤字。因此,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及其进度,需要认真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工资制度改革的宏观分析模式 国民收入通过分配与再分配形成消费资金与积累基金,国民收入若在货币形态上发生“超额分配”,会引起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当前存在的社会总需求膨胀,除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以外,还有消费需求增长过快的原因。因此,在认真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的规模使之同财力物力相适应的同时,还需要从宏观上控制消费需求的增长。这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开放宏观经济的平衡关系中引入产品的可贸易性差异,探讨我国贸易顺差的根源以及外需的可替代性。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国内总供给结构偏向于贸易品,国内总需求结构偏向于非贸易品,两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是贸易顺差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2)非贸易品供给不足所导致的"强制储蓄"现象,制约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使其无法有效替代外需;(3)给定国内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特征,外需增加是国内投资增加的必要条件,投资需求无法替代外需;(4)为了实现总需求构成的重新平衡,特别是提升国内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不能简单地依赖总需求管理政策或收入分配政策,必须配合以促进供给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赵总理最近讲话指出:今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注意解决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问题,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按照这一指示精神,解决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问题,仍是今年整个经济工作的基本任务。从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认为要使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一)它是调节总供求的有力手段。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在三大规律的作用下,社会总需求不足,因此导致生产下降和失业增加。为此,政府——公众利益的代表者,就必然要承担起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影响总需求、实现国民收人均衡的目标。而政府购买支出则是其常用的一种工具。在通货膨胀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政府就可以减少政府购买,压缩消费和投资需求,进而遏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人们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政府就可以…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总需求调节于刃刚,戴宏伟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国传统的对社会总供给的调控;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实践证明,把调节总需求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更适合于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已经作...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总需求不足的财富分配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在市场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总是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尽管古典经济学家们利用利率来解释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认为利率的调节终究能使储蓄等于投资从而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但是1929-1933年发生的全球性的大萧条引起了对古典经济学均衡理论的怀疑,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凯恩斯理论。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启示赵雪恒围绕着经济增长总量的增减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施中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扩张性政策或称膨胀性政策,简称松的政策,通常是在社会总供给过剩而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时采用的政策。财政政策表现为减税计利,扩大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