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灰色关联的北京市商品房空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商品房空置面积的居高不下,严重地困绕着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本文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影响北京地区商品房空置面积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各个因素的影响次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房屋空置问题已经成为了业内人士和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焦点,从空置现象和空置率的定义入手,分析我国商品房空置现象是由房地产市场的不完全开放性、区域性、信息的不充分性、供给的滞后性造成的。包括自然空置现象、由于设计质量问题而存在的空置现象、商品房供需结构数量上不合理造成的空置现象和投机行为造成的空置现象。通过合肥市房屋空置面积分析,用房价收入比分析空置现象,发现特别是2009年房价收入比达到10.02,从这一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合肥市居民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市场上的商品房空置面积却在逐年增加,加剧了人们对于房地产泡沫存在的直观反映。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的购房需求缓慢下降,导致了人为的房屋空置现象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受宏观调控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多因素影响,去年以来,湖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市场观望气氛浓厚、销售低迷,房价涨幅逐月回落。尤其是开发商资金缺口大,商品房空置面积大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探讨商品房空置,对现行的商品房空置指标进行修改、补充,使其真正反映商品房空置情况,有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踏上稳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房地产行业周期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先导作用,对其发展规律的研究不但具有理论价值,更具备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选取了商品房开发完成投资、商品房施工面积、商品房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空置面积、新开工面积、销售平均价格和房地产企业数量等8项房地产经济波动指标,经过相关性分析,确定房地产经济综合指标体系,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房地产经济波动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房地产周期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国家统计局 6月 2 0日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 ,1至5月份 ,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2 0 98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 36 .7% ,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 1 0 .2个百分点。其中 ,中部地区投资增幅达到 4 9.8% ,成为房地产开发增长最快的地区。从资金来源的构成情况看 ,企业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是拉动资金来源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 ,国内贷款 790亿元 ,同比增长35 .9%。5月份 ,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值为 95 .70点 ,比去年同期增加 2 .90点 ,比 4月份增加 1 .4 8点。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的增加 ,表明商品房空置面积的增长幅度出现反弹。1至 5月份…  相似文献   

7.
商品房空置率是房地产业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本文避开对尚未确定衡量标准的空置率的讨论,单纯从空置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商品房空置经历了从高房价与高空置并存到房价下跌空置高涨这种过渡。本文从我国商品房空置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及其对各利益主体的不同效应,得出正确看待及处理商品房空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品住宅空置中的人口因素孙嘉丰雷宇一、商品住宅空置的现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商品可以有一定的库存,来保持其供需的平衡。因此,商品房有一定量的空置面积①应是很正常的经济现象。但目前商品房空置率高②却几乎成了房地产业的头号问题。据国家建设部公布的全国房地产...  相似文献   

9.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城镇商品房价格过高,商品房价格有限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导致不正当竞争,同时抑制了居民的购房消费;加上房地产盲目投资、住房布局不合理等因素,造成了商品房大量空置。另外,在商品房开发的管理过程中,“婆婆”多,环节多,  相似文献   

10.
张望 《上海商业》2003,(11):12-14
当前,上海房地产投资和买卖两旺,总体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商品房供需总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空置总量降至“九五”以来最低。1至6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17.43亿元,同比增长175%。商品房竣工面积637.23万平方米,销售面积746.75万平方米,销大于供109.52万平方米。6月末,空置一年以上商品房面积下降至285.95万平  相似文献   

11.
一、住房消费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 盘活存量。消化空置与增量,加强管理与服务,促进房地产二、三级市场联动,刺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纪之交规范活跃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1998年初,中央政府为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行房改新政策,使得房地产开发投资迅速增长。1999年1—9月。全国共投资222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8. 5%,投资猛增,但销售却不尽如人意。1—9月份商品房竣工面积的增速是同期销售增速的两倍半,导致到1999年9月末,全国房地产开发空置面积高达7141万平方米,其中仅商品房就…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SPSS工具,主要研究了总人口数量、商品房平均售价、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商品房市场需求的影响,建立了西安市商品房市场需求因素分析模型,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房地产影响因素中总人口数量、商品房平均售价与房地产需求量呈负相关,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房地产需求量呈正相关。目前西安市房地产市场在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市场形势良好。另外,通过对房地产市场分析,预测了西安市商品房的需求前景,提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采用2000-2014年全国18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因变量,以住宅商品房销售额、房地产住宅开发投资额、住宅商品房施工房屋面积、住宅商品房竣工面积、住宅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总人口数、年份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豪斯曼等检验,得出结论:影响全国主要城市住房价格最重要的因素是住宅商品房销售额和房地产住宅开发投资额。政策建议:政府应促进房地产开发商加大开发住宅投资额;政策调控应符合当地地产结构和当年市场情形;货币政策调控房价要注重实际变量。  相似文献   

14.
住房制度的改革,为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但目前我国住宅产业供需矛盾仍很严重,市场走势偏低,使房地产的销售不景气,造成大量商品房闲置、建设资金积压。因此,加大空置商品房的销售力度,尽早实现住宅产业市场的运转,从而促进住宅市场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刘佳 《江苏商论》2011,(10):150-152
本文从供求关系分析入手,筛选出决定广州商品房空置的九个影响因素,建立了灰色关联的超效率DEA改进模型,确定了目前影响广州商品房空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目前国家调控措施,对这些因素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福秀 《中国市场》2008,(52):186-187
本文根据对广西今年1-9月房地产运行态势的分析,得出了广西房地产增速减缓,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降,房屋价格持续走低的结论,并且从土地供应的角度对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搞活广西房地产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01—2013年中国商品房市场数据,实证检验分析房地产税、商品房供需对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税对房价具有抑制作用,交易环节和持有环节房地产税对房价同样具有抑制作用,且交易环节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大于持有环节房地产税的影响;代表商品房需求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对房价有显著正向影响;代表商品房供应的房屋竣工面积对房价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单纯依靠调节房地产税来影响房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综合考虑商品房的供需以及供需对房价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央行房贷新政策将促进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房地产金融业务快速发展,促进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增长,对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居民住房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自 2002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业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地区出现房地产投资增幅过高、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房价上涨过快以及低价位住房供不应求和高档住宅空置较多等结构性问题;部分地区的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违反有关规定,放松信贷条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的过热倾向等金融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不利于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不利于防范银行的信贷风险,保持金融的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房地产市场自2001年起持续火热,其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土地供应量增加,商品房全面热销,销售价格亦呈现较大幅度增长,空置面积也出现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泡沫态势也一发不可收拾。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将其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导致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本文以此为背景简论之。  相似文献   

20.
强大的市场需求是推动本轮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商品房的投资属性决定了投资者随着价格变化对未来房价的预期。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相互交织,在银行信贷的支持下,透支了消费,也透支了房价。房价的上涨与空置面积的增加之间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正是由于房价的持续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和包容了商品房空置面积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