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概括起来说,主要是明确一个方向,做好两篇文章。明确一个方向,就是市场取向,要坚定不移地走向市场。做好两篇文章:一是做好改革“营”字的文章,改“国营”为企业自主经营;二是做好改革“有”字的文章,改“国有”为多种实现形式。改革到现在,第一篇文章还没有做完;党的十五大开始了做第二篇文章。本文主要讲国有企业如何走向市场的问题。一、企业的生死观——币场观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取向,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成也在市场,败也在市场。成,是因为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并且创造了市场;败,是因为经过市…  相似文献   

2.
俞滨局 《经济师》2000,(2):54-56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称它为一场攻坚战。一方面,政府要从政策上、制度上创造一些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自身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三改一加强”,理顺内在关系,实现制度创新。本文试就国有企业自身运行中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的十大关系,作一些理性的分析。一、规模与效益的关系规模诚可贵,效益价更高;不仅追求大,更要追求强。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是每一个企业首先要处理好的一对关系。一般而言,生产和经营规模扩大,其成本会随之下降,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也会相应增强,经济…  相似文献   

3.
姜作培 《经济师》1994,(4):20-21
产权制度改革应实现“六化”姜作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现在的问题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应该怎么改,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笔者认为。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实现“六化”。-、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结构与经...  相似文献   

4.
张智  常克诚  韩喆 《经济师》2001,(3):98-98
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就全国形势而言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然而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 ,部分亏损国有企业所表现出来的“以改代管”现象十分严重 ,在一定意义上掩盖了企业自身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对此应当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以改代管”现象掩盖了其深层次的矛盾不可否认 ,国有企业陷入困境是由体制、产品、经营方式、地域、投资环境等因素造成 ,但从企业内部分析这种现象时 ,有很大因素决定于企业自身 ,“邯钢”现象就是最明显的事例。目前亏损的国有企业领导人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 ,希望借助改革使企业早日实现扭亏脱困的目…  相似文献   

5.
<正>一、国有企业有没有搞好和能不能搞好的问题自1984年将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以来,中央一直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然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10多年了,从其他方面的改革来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就国有企业改革来说.收效不大,不少国有企业仍缺乏活力,困难重重.从一定角度来看,问题更多、困难更大了.于是出现了国有企业能不能搞好的问题.如果注定搞不好,无论怎么改,国有企业都不行.只能是包袱,那就只好甩包袱,搞非国有化.但是一些国有企业没有搞好,不等于一定不能搞好.有没有搞好和能不能搞好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正如在20多年“左”的错误下,我国社会主义没有搞好,但不能由此断定社会主义一定不能搞好,对搞好国  相似文献   

6.
张扶直 《现代财经》2000,20(4):48-50
在国有企业民面临的多重困难中,有两个难题显得十分突出。一个是“人”的问题,主要是在职职工的下岗失业问题;另一个是“债”的问题。主要是指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解决“人”的问题,要创造就业岗位,分流安置与再就业,加强救 济方面的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债”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实验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以及化解银行不良债权所形成贩风险,发展资本市场即是一个可行的方  相似文献   

7.
“入世”与国有企业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的 1999年 11月 15日 ,中美两国终于就中国“入世”问题达成了协议 ,使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这对国有企业而言 ,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对此 ,我们要审时度势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做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大文章。“入世”以后 ,国有企业将会产生连锁反应 ,出现一系列嬗变 ,呈现若干发展趋势 ,本文试就这些方面作如下探索。一、企业要素国际化生产要素的国际化 ,是指企业的生产要素能够按照国际惯例 ,遵循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进行合理的流动 ,真正形成企业所必须的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  相似文献   

8.
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业,我认为突出的问题是要真正建立“四制”。 一、在企业内部真正建立起“我要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迸发是企业活力的真正源泉。 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是与人的追求分不开的。人的追求与企业利益高度一致,就真正形成了职工与企业唇齿相依,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受社会主义教育,现代人的追求为理想为事业是主流。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人们的追求通过直接的强有力的纽带真正与企业的利益高度一致起来,从而真正在企业内部建立永不衰竭的我要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企业,关键在领导班子,在经营者”。“要高度重视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要选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对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的要求,把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人员的管理工作做好。 一、认真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建设和根本建设。在企业面临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  相似文献   

10.
吴赛 《大陆桥视野》2023,(3):108-109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质量,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在国有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起到“聚合剂”“健身器”之效果,不但可以优化国有企业的文化生态、政治生态,而且还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软实力,为国有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其次,分析了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质量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不少企业打响了“攻坚战”,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关键,抓住明晰产权这个“龙头”,成效不凡。而有的企业改革则开展“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改一下又退回原地,完全用“实用主义”的办法搞改革,结果,“大锅饭”改成“中锅饭”,平均主义的本质没有变,效果自然不好。 诚然,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在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国有企业为什么要改革?表面看是效率问题,实质是公有制、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如何结合的问题。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中国企业改革大体可以分作两个阶段。1978-1992年,改革的思路是,通过“简政放权”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陷入困境。时日久长,有关人士纷纷对其进行“诊断”,并想方设法加以“医治”,然而,困难局面尚未明显扭转。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所患顽疾并不是一种,而是多种并发症,只靠或只等一刑或几剂良药即可“起死回升”是不现实的。必须有针对性地逐渐加以抑制或解决。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并不能解决所有国有企业的所有问题,何况这剂“良药”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尚需时日,因此。国有企业自身当务之急要做的,应该是增强企业自身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相适应。也就是说,国…  相似文献   

14.
梁凤滨 《技术经济》2003,22(10):32-33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怎样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核心在于产权分配制度 ,本质是增强国有企业素质和活力 ,目的是壮大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根据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 ,结合实际研究国有企业 ,特别是国有“老企业”资产多元化改革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六大报告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重点论述 ,明确指出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形式 ,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  相似文献   

15.
公司制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问题一进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采取的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一系列企业改革措施,并未使国有企业从困境中走出。公司制是近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逻辑归结。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目前依然步骤艰难,主要原因是我们忽视了现代公司制度的两大精髓:一是明晰的产权主体制度,二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内在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练好“内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戴宏伟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的改革,包括明确产权关系、完善市场体系、规范竞争机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内容;二是企业内部的改革,即练好“内功”,依靠企业的内生力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笔者以为,二者...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目前到了什么时候了?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到了不能“再等”的时候了!97年国有企业到底怎么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要“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搞。概括说是要抓好“一二三四”:①一个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②两个要加——一是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二是要加快改革的步伐;③三个标准——一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二是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三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四项工作——一是全面搞好“三改一加强”,二是切实加强企业管理,三是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四是尽量缓解企业困难。下面,…  相似文献   

18.
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五化”弊端(静态)和四大问题(动态)是我国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深层次具体化原因。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需明确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的两大功能及七个要求,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理顺国有企业各层次的产权关系,明确各个权利主体,并相应界定产权规则,以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要解决好国有企业产权独立化和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等经济主体的重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探讨和构筑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首先必须明确变革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表面上看,市场经济的提出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改革以来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界定不很明确,一方面强调要维护国家的所有者地位和所有者利益,另一方面却采取了诸如“全员承包”、“无上级企业”等刺激企业追求人均收入最大化的改革措施。理论界,也有一些关于“企业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的构想,这实际上是南斯拉夫模式在我国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与改革逻辑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正>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同时起步的。十几年来,“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一直是反复强调的改革主题。但是从结果看,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最为缓慢。对此,人们可以有许多理由提出批评或抱怨。然而,经济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提出“要改革”的问题,而且应对为什么“改不动”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可能“改得动”的问题作出解释。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方面的问题更为深刻,因而更具有挑战性。其实,国有企业改革中“努力”与“结果”的不对称现象本身具有很高的分析价值,这种分析不仅对真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可缺少,而且将有助于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方式有更为切合实际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