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霞 《经济师》2011,(12):157-158
根据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夯实资产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文章以新会计准则为基础,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一、新旧准则资产减值的差异 1.改变了资产减值测试的频率。原准则要求企业对各项资产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新准则规定企业只有存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但是对于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以及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相似文献   

3.
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在资产负债表中对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4.
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地进行期末计价,在资产负债表目对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5.
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地进行期末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商誉减值会计准则(一)商誉减值测试时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资产是否有迹象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  相似文献   

7.
企业在取得各项资产时,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的帐面价值进行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的新准则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孔瑞兰  季增国 《时代经贸》2010,(12):197-197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的进行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合理的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本文对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归纳,以期为资产减值的学习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资产减值测试通常被理解为对单项资产所进行的测试,那么资产组减值测试就是对单项资产减值测试的延伸。《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企业的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而企业又难以对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10.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及重要意义 1.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利益的资源”。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把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11.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以便会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计提减值准备。由此看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要环节有两个:识别减值的迹象和准确计提减值准备。下面就如何在资产负债表日合理判断资产已经减值,以及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何确定进行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按其预计损失金额预先确认损失并计提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8项,涵盖了企业除货币资金以外的几乎所有资产。  相似文献   

15.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的进行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合理的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本文对赉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归纳,以期为资产减值的学习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根据我国有关会计制度和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可以计提减值准备。但在实际工作中,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提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势必极大地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降低了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避免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简称"资产减值准则")的制约因素对如今社会中出现的会计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决策,促使资产减值会计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首先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合理地确定其入账价值;其次,应按照谨慎性原则以及资产的确认标准,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现在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灵活性、不完善性来操纵会计利润的行为时有发生,现就此问题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裴虹  谢剑 《经济论坛》2004,(22):128-129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此规定一方面使我国的公司挤出了资产包含的水分。夯实了资产基础,为下一步的经营环境的改善及来年扭亏创造了良好的资产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同时看到,在现实条件下,规定计提的八项  相似文献   

20.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有控制的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