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对经济产出的贡献与收益分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充分考虑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上的差异,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1991~2010年农民工群体对中国非农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及其收入水平,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农民工对我国非农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平均为16.37%,其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应地,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相对于其对非农经济产出的贡献比城镇职工偏低。城镇职工对非农经济产出的贡献是农民工的1.63倍,然而城镇职工收入平均是农民工收入的3.43倍。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十二五"期间新一轮扩大内需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吕炜  杨沫 《财经问题研究》2016,(10):101-109
本文基于职业流动和职业内工资同化的双重视角动态研究了迁移时间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利用CHIPS2007城镇住户和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扩展的明瑟方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显示:从职业间来看,农民工无法通过延长迁移时间来实现从低收入职业向高收入职业的流动;从职业内来看,在高收入职业内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不存在显著的工资差距,在低收入职业内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存在显著的初始工资差距且无法通过延长迁移时间实现工资同化。培训和社会关系对职业流动没有影响,但能显著加快职业内工资同化速度。本文的研究表明,由于95%的农民工从事低收入职业且其职业固化现象严重,因而绝大多数农民工无法融入城镇地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民工弱信息能力初探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农民工能力弱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信息能力弱势。当下农民工在劳动力价格,社会保障,公共产品享用,文化娱乐消费上表现出来的弱势很大程度上与其弱信息能力有关。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民工的弱信息能力的涵义,特征和表现,探讨了农民工运用信息内容,信息方法和信息条件解决问题的信息能力。中国农民工的弱信息能力表现在劳动力市场,文化生活,新技术接受等不同的层面上。弱信息能力的成因可从不对称理论得到解释。文章最后提出了增强农民工信息能力的长短战略结合的理论思考,特别是准产业工人地位和市场结构交换能力。  相似文献   

4.
胡务 《经济管理》2005,(21):78-82
综合社会社会保险是为农民工(外来工)“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兴的社会保险。职工医疗互助险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分支机构管理,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农民工既然逐步成为工会发展的对象,就应赋予其该项医疗保障的权益。本文选择在农民工社会保险方面走在全国最前列的上海和成都,分析其综合社会保险与职工医疗互助险衔接的现状、制度障碍及工作方向,对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动态同化(assimilation)的新视角,研究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文章针对该问题特有的数据结构,构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工具变量回归方法,对移民工资同化研究中固有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纠正。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在城镇每多待一年,其相对工资将增加1.4%。这表明不同初始工资的农民工需要经过10—58年后才能达到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工资水平。高学历不会显著增加农民工的工资同化速度,只是增加了其初始工资水平,培训和社会关系对农民工的工资同化速度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农民工不仅初始相对工资低,而且工资同化速度慢,因而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将长期处于劣势地位。这反映出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消除工资歧视的迫切性。同时,本文也揭示了增加社会培训在农民工中的覆盖范围和加强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将对"农民市民化"的进程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任宗花 《时代经贸》2011,(10):225-225
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断分化的、不稳定的特殊社会群体,由于他们以“农民”的身份在城市从事“工人”的职业,这种职业与身份的不一致使他们在工作及工作以外的生活、消费、从事的工种等诸多方面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因此,社会亟需在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同时给予农民工足够的重视,立足农民工的现实特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城市农民工群体.关于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问题,国内众多学者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农民工与城镇职工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演变趋势、收入差距的成因以及如何缩小这种收入差距等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社会地位不平等。农民工的基本权益虽然得到了保障,但从农民工的称谓,到农民工实际享有的权利待遇,都存在着诸多政策性、观念性的歧视成分,与城镇职工相比存在着较大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的户籍歧视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厘清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歧视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并将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机会的户籍不平等现象界定为以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利受侵害为本质的经济歧视.其次,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02年和2007年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考察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机会的户籍歧视状况和变化趋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在职业获得、行业进入和所有制部门进入三个维度上都遭受了明显的户籍歧视;(2)与2002年相比,2007年就业机会的户籍歧视呈现恶化趋势,显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机会分配的“负滴漏效应”;(3)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就业机会回报显著低于城镇职工,这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可能会产生负向激励并导致“前市场歧视”的发生.最后,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缓解就业机会户籍歧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年的数据,采用Fairlie分解方法确定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稳定性差距的成因,在校正了就业选择所产生的偏误之后,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析了不同就业稳定性下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结果表明:市场分割、人力资本差异和行业差异对就业稳定性差距给出了显著性解释,其中人力资本差异解释了近50%的就业稳定性差距;人力资本差异也是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市场分割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很小;市场分割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稳定就业中,在非稳定就业中不存在.本文的结论表明,对城镇劳动市场就业分割的关注应转向更为隐性的分割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叶思含 《经济视角》2013,(12):24-27
随着中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已经成为城镇劳动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优胜劣汰,农民工将面临严峻的失业问题以及失业带来的社会保障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农民工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做一个简单地分析,阐释了农民工对失业保险制度的需求,通过分析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目前,我国对农民工失业保险实行"一刀切"的制度,势必会造成农民工社会福利损失,所以应该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选择制度,笔者认为建立梯度缴费率和有差别的失业保险支付待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农民工选择的范围,提高农民工的失业保险待遇,有利于促进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缴费与待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Multinomiallogit模型对第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建立就业选择模型,研究了农民工的职业变迁。研究结果表明,新老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上发生了较大差异,教育程度越高,越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去体力化职业;地域差异也对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去体力化职业有显著影响。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植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并促进人力资源在不同地域间合理分布每流动,从而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态.  相似文献   

13.
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可以改善农民工的福利,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政策层面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排斥正规就业的农民工,但农民工参保率仍然不高且退保现象普遍.政府的政策导向或干预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试图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与农民工特点的相客性这一角度.探析现有政策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大病医疗险与城镇基本医疗险的衔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务 《经济管理》2007,(9):11-16
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只保当期,不计参保年限”的政策忽略了农民工身份转换和农民工老年医疗保障的问题,其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的转移和衔接问题亟待解决。少数城市已经探索的三种转移和衔接模式各有特点,可以相互补充,灵活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的转移和衔接问题。折算和补缴的计算依据至关重要。单纯按照单位所缴费率的差异来计算对农民工是极其不合理的,单位所缴费用应扣除划入个人账户部分,还应考虑到农民工大都年轻、发病率低,为统筹基金贡献很大且统筹基金理应由用人单位而非职工缴纳等多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5年深圳市农民工调查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实证分析了流动后农民工生育观念的影响因素。生育讨论网的弱关系和网络成员的生育行为,以及个体在城镇的滞留时间、初次流动时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流动后农民工的生育观念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珠三角地区实地调查数据,文章分析了农民工社会关系网以及朋友圈对其工资的影响。在研究农民工社会关系网对其工资影响的基础上,文章探讨朋友圈中的教育网差效应和职业网差效应对其工资的影响机理和程度。研究发现:整体上看,农民工个人社会网络对其工资有正向影响;农民工最好朋友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对农民工工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更进一步,朋友圈内教育网差效应的表现跟农民工与该朋友的社会距离有关,社会距离越近,此种效应相对越大;而职业网差效应的表现跟农民工与朋友的社会距离关系不大。在排除自选择因素以及考虑教育的内生性问题、工资与教育网差及职业网差的联立关系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17.
动态预算约束下农民工弹性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工非农群体,本文认为目前把农民工纳入全社会统筹养老保障体系是不现实的,在过渡时期必须把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区别对待。政府在确定农民工养老保障的政策变量时,应当从以下方面综合考虑。第一,农民工的缴费率与农民工收入预算约束之间的关系;第二,农民工的流动性与社会统筹之间的关系,为此,本文提出了在动态约束下的农民工弹性养老保障制度的构想,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简单的模拟分析说明该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在改革的大潮中渐渐被赋予了"城市建设者"的光荣称号,其在频繁的流动中养老保险权益普遍减损甚至落空的情况,在国家发布新政策之后逐渐得以修正。然而,农民工是否能最终在城市养老,农民工养老的最佳选择是什么?文章通过构建收入消费配比模型,根据养老保险政策中关于缴费和领取的规定,与城镇职工对比,测算了养老金总供给、总需求及其缺口,利用无忧生存年龄图剖析农民工在现有社会制度下养老选择的最优策略,并提出把农民工彻底转变为城市工人,并最终在城市养老所要采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可以改善农民工的福利,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政策层面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排斥正规就业的农民工.但农民工参保率仍然不高且退保现象普遍.政府的政策导向或干预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试图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与农民工特点的相容性这一角度,探析现有政策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炜 《经济师》2006,(3):280-281
我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事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险事业正逐步推进,由于城镇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关注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探索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是促进城镇工业化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