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必不可少的路径,它们互为依存、互为制约、互为条件,共同致力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
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市场取向改革的产物,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我国农业产业化,已经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还处在初级阶段,其对农业、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为了弥补这个欠缺,就必须重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它不仅能够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无法发挥的作用,也有利于降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发生联系的交易成本,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还有利于保护农户在市场交易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户的谈判实力.我国城市化的目标,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农业产业化以及与之相辅相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则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堪称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我国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心,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二元"的经济与社会结构下,四川省表现为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长期对立,派生出系列阻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要实现科学统筹城乡,应从财政政策、体制机制、农业现代化、经济区域规划等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土地产权缺乏保护及流转机制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柳州作为广西最大的生态工业城市,既要迅速推进城镇化,使大批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又要通过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让农民放心成为城镇居民和促进增收,是解决柳州农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诟病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城乡壁垒,导致了落后乡村、落后农业和先进城市、先进工业的城乡分割现状。城乡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而经济的增长离不开金融这根大动脉。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开展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对全面认识城乡一体化内涵与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考察了我国城乡关系发展三阶段中效率与公平状况的变迁,分析了计划体制下的城市偏向战略与效率公平的双重损失、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城乡关系的调整,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失衡等问题,探讨了在统筹城乡发展新阶段中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对策措施;提出要继续推进城乡市场化改革,实现城乡要素市场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转移支付的力度,逐步过渡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阶段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集中于城市的现代工业和分散于农村的传统农业并存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城市化地区与农业地区的分离乃至对立,并由此产生了以“三农问题”为代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即:城市和农村这两个不同的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实现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魏杰  张彩坋  宁静  李富忠 《经济师》2014,(12):16-1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差距。为尽快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我们党和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而农民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农民素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析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民收入、农业竞争力、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生产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相关指标的具体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快城乡一体化实现发展大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以城市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农计为基础,把城镇和农甘连结在一起,实现产业配套发展、城乡共同繁荣。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二是资源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必然要求。三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四是农民奔小康、走向富裕的必然选择。总之,实现由单一发展农村经济向综合发展城乡经济大跨越,是农村形势新发展的呼唤,也见一种势在必行的观实选择。一、按城乡一体化要求,加快实现全县工业化工业经济是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脊梁”,是城市经济向广大农村辐射的源…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成就显著,虽说城乡差别日趋减小,但城乡二元体制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如果山东省的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不仅会增加实现现代化的难度,而且会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阻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要解决山东省目前面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着重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产业化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产业化发展现状,找出目前山东省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对龙头企业的建设、建立资源分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等方法,促进山东省的城乡一体化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传甫 《经济师》1999,(9):54-55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有了完善的市场体系作为载体和依托,才能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和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农业经济要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关键就是要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一、发展农产品市场必须加强农村中介组织建设近几年,一种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这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其独特的性质、目标、功能和优势,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带领农民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把加工流通企业比作产业化经营的龙头,那么合作经济组织则…  相似文献   

12.
三农现代化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三农现代化,需要直接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为发展对象.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在农业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是科技要素,二是人力资本要素.鼓励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的关键是提高农业投入收益率.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城镇城市化和村庄集中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克服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证.农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农民不进城就市民化.其内容是农民享受平等的城市人的市民权利,城乡居民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城乡生活方式的趋同,公共物品的享受权利平等.  相似文献   

13.
农村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和基础、重点和难点,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虽然城乡差距可通过市场的配置在漫长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自动予以克服,但仅靠市场来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往往能取得赶超的效果。应当把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优质要素流入农村作为下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以工业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推进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础设施等的一体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14.
郭宁  吴振磊 《生产力研究》2012,(10):254-256
城乡关系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围绕呈现关系问题,大体形成了强调"城市(工业)偏向"和"农村(农业)偏向"的非均衡发展强调"城市与农村(工农业)全面发展"的均衡发展理论以及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凤  韩进锋 《现代财经》2004,24(4):62-64
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速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进程,是因为它孕育着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新的变革。加速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必须在具体分析产业化经营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加强农村集体组织的力量,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旨在揭示发展中国家通过工业发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规律,但该理论对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不能完全沿着刘易斯模型提供的路径,应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理顺农业发展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推进新型村镇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革和消除现行的歧农政策,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乡间产业的迁移与分工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后,我国城乡产业需要重新进行发展定位,并在城乡间进行产业的迁移和布局调整,以突破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旧格局,引导城市非农产业和资本进入农村地区,使农民和农村地区能够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收益。这种城乡产业的迁移与调整应顺应产业组织演进和产业分工的新趋势,进行产业链层面的分工与重新布局,在城乡之间建立起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并最终形成我国产业体系与产业组织体系、城镇等级体系三者协调发展的局面。为此,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城乡间产业分工发展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在微观层面则需要企业加快组织转型与创新,形成城乡间新型的产业网络组织。  相似文献   

18.
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顾朝林  李阿琳 《经济地理》2013,33(1):138-141,148
自2002年提出“城乡统筹”以来,城乡关系的调整进入新的时期.然而,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主导作用,往往表现为“以城统乡”的特征,在本质上都是建立在对农村土地、水资源、空间资源等的索取之上,其结果是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形成了半城市化形态,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问题.从“以城统乡”转向解决“三农问题”为先的角度,论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应注重“减少农民、建设农村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就是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方式使大部分农民城市化,同时提高留在农村的农民的素质,让农民在社会、文化与空间等多方面建设美丽乡村,并推动农业现代化、文化产业创新、第六产业经营等地方经济发展.在与城市资源互补的经济发展中提高农民收入,在均等的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中提高农村生活品质,达到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19.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在不同城乡关系框架下,对工农关系的调整成效也存在巨大差异。城乡二元结构、过去城乡不平等关系、以及旧制度路径依赖,都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有阻碍作用和制约性。解决"三农"问题,要立足于城乡关系演进框架,既要破除长期"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制度路径依赖,又要逐步改变和破除二元分割的城乡关系,使城市资源可以流动到农村,真正支持农村农业发展。解决"三农"融资难的问题,除了正面考虑要求商业银行给"三农"提供更多融资机会,更要考虑如何遏制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非农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首先发展商品农业,走产业化经营道路,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随后进入农村工业化阶段,重点是以农业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乡镇企业的空间分布模式的发展,使许多城市、小城镇和村庄的界限变的模糊,呈现一种城市和乡村景观相融合,农业与非农业景观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