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前的那三十年间,中国不需要经济英雄。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不能没有经济英雄,我们不能想像,没有经济英雄,中国经济又如何雄起?这就像一个没有巨星的球队,能成为“梦之队”吗?我们期盼中国经济的星空星光灿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聚焦“十二五”中国经济战略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已成定势。就中国经济形势而论,虽然经济率先恢复增长,然而却面临深层次经济结构调整的考验,改革突破尚需探索。"十二五"规划正紧锣密鼓,未来五年中国能否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能否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科技创新应当如何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带动转型,促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引擎?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向内需、出口、投资均衡发展的模式转型?如何深化经济转型的各项配套改革?让我们看看专家学者们是如何分析判断这些与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紧密相连的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季红 《经济导刊》2008,(1):14-17
2007年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日益突出的一年。世界与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强劲。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态表明,“不确定”因素是我们当前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不确定”也就是变化无常,在变化无常中把握趋势是比较难的事情,需要对经济大势给出适时的宏观把握。 市场变化非常之快,同时面临很多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例如全球金融市场都在关注美国的衰退,由此衰退的风险是否会在全球上升?使全球经济放缓?贸易的增长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的驱动因素,而全球贸易的水平是不可能持续的吗?美元下跌将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趋势?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是可持续的吗?目前通货膨胀的可容忍度是多少?对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应该采取什幺样的干预政策?中国汇率升值的空间还有多大等等问题,在不确定中把握趋势较为困难。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前景到底如何,我们面临的风险是怎样的,本文聚集了一批著名的中外经济学家对2008年全球经济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2):F0002-F0002
从欧洲债务危机纵深演变,到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趋缓,从出口贸易商压力倍增,到金融资本市场冷风频吹,世界经济正陷入新一轮复杂形势。这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经济又该怎样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商周刊》2014,(6):79-81
2014年被视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元年,这一年将迎来全方位转型和改革,经济结构调整,财富大迁移大洗牌.在改革元年,中国经济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应采取什么改革措施,来维持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经历过了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短缺之后,中国经济过剩的苗头已经浮现。过剩与短缺,为何中国经济的总是如同摇摆的千秋?如何寻找平衡?[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杨文杰 《经济师》1999,(9):15-16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经过了20年的持续调整增长。但是,随着中国告别短缺,步入买方市场,中国经济走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谷底。东亚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深入,这给中国的经济复苏罩上了一层阴影。中国能否在一定时期(10到20年)内继续保持高增长?目前,这一问题在经济学界和政府决策部门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1)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调整期,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维持在8%~9%,而会降低到4%~5%。(2)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还在,在今后1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较高的…  相似文献   

8.
《经贸实践》2009,(9):6-7
中国股市回暖领先于世界股市近三个月时间,股市、楼市全面上涨,奢侈品消费逆势上涨,中国经济真的回暖了吗?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面对种种变化,悲观者满心担忧:增长速度下来了,是不是意味着滑坡和退步?潜藏的风险会不会爆发,能应对得了吗?已经高速发展30多年了,中国经济未来还有机会吗?  相似文献   

10.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10):F0003-F0003
3月CPI同比反弹至3.6%,但PPI同比却呈负数。通胀反弹了,经济景气下降了,难道中国经济已进入令人难熬的滞涨周期?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加深,油价逼近100美元大关,经济陷入明显衰退周期。在迈向2008年的关键时刻,人们关心的是,东亚经济将何去何从?中国能否独善其身?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发布报告认为,东亚近年来的增长模式,有望在2008年得到持续。“2008年,这一地区会有更强的增长动力”。花旗银行发布研究报告,对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保持乐观,并对目前中国增长过分依赖投资的问题提出警告:“中国政府过于依赖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问题将越发严重。”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平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复苏举步维艰。为应对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提振经济的刺激计划,推动了经济快速企稳回升。如果说2009年的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那么2010年中国经济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近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协办的“首届中国经济年会”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对2009年的中国经济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3.
沈刚  刘佳 《经济月刊》2012,(7):80-81
《经济》:您从经济安全研究的角度,如何看待中美经济关系? 江涌:中美经济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不对称的单向依附关系,即美国对中国的依赖远远小于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在国家关系上,依赖小的一方就能获得一种特权来敲打依赖大的一方。中国在经济、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都先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性在性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应地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总体而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具有非对称、不平衡的性质。中国经济在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对世界经济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增多。规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风险,确保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提到中国经济减速,更多的人在议论内需不足,但为什么内需不足?盲目地增加内需是否可行?本人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一些问题。环境污染每年使中国经济损失巨大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在今后20年间,至少有这4种因素在驱动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但制约因素也不可视而不见。举例来讲,大城市严重的空气污染和交通拥挤已严重地制约了汽车的产出。三大汽车厂为何生产能力过剩,与环境和空间的制约密不可分。概括地说,中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资源消耗为代价换来的。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正在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年终将至,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速放缓趋势已定,而即将到来的2012年,中国经济又将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这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近日,摩根大通、野村证券(亚洲)等机构发布了对于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前景的展望,普遍担忧中国经济在2012年将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对于银行、企业、广大投资者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经济工作的稳中求进,我们必须面对两大问题:如何加快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如何理解和把握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8.
自二战以后,夏季奥运会主办国的经济增长,通常在会后第二年受到影响。特别是现在,美国经济可能陷入长期低迷,国内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都已开始影响中国经济。中国能否打破这50年来的奥运魔咒呢?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1):F0003-F0003
欧债危机未来走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何?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解决和面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澳大利亚总理Julia、新西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BillErlglish、普华永道总裁全球主席戴瑞礼(Dennis—Na1ly)、中国远洋公司董事长魏家福、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等一批世界各地的政要、专家。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正面临出口增长放缓、汇率被施压以及热钱回流境外等三大挑战,整体经济增长或将放缓。但面对危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要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谢长艳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2,(10):114-116
QE3(第三次量化宽松)已成定局,市场目光再次转向欧债局势。在近日召开的欧元区财长会议上,有关建立欧元区银行业统一监管机制的提案遭到了德国的反对。欧元区每次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似乎都在迈入一个新的困局。“债务危机打的死结会把欧元引向何方?这对全球经济、乃至中国经济又有何影响?欧债危机又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呢?”带着这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