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联想出现了过去11个财季以来的首次亏损,此时柳传志重回联想担任CEO,"杨柳配"能否重振联想?  相似文献   

2.
2009年,联想出现了过去11个财季以来的首次亏损.此时柳传志重回联想担任CEO,"杨柳配"能否重振联想?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位65岁的老人而言,他的退休生活远没有其他人来得安逸。作为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也是外界公认的联想头号人物,面对联想在2008年底出现的巨额亏损,柳传志决定在2009年重新出山执掌联想大局。9个月后,联想公司在11月份公布的2009年公司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在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亏损后,联想终于扭亏为盈。这不禁让人们提出新的疑问:联想陷入巨亏是因为之前的海外并购错了吗?柳传志一回来联想就复苏的现象,是否说明联想仍然无法切断与这位创始人的精神联系?柳传志颇为坦诚地剖析了联想在这几年的艰难历程。他认为,尽管全球金融危机是让联想在2008年陷入低谷的直接导火索,但根本原因却是联想在2005年并购了IBM公司PC业务之后企业管理方面所埋下的隐患,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职业经理人的短期行为。但如果当初就执意由中国人来执掌联想,联想可能会由于不了解国际市场和沟通障碍在当时就发生更大的危机。因此,在这样的两难之间,柳传志和他的联想被迫选择了那些方向正确但绕了一个大弯的策略,犯下了事前就心知肚明但仍然不得不去犯的"错误",这是联想为了成为一家国际化公司而必须要做出的妥协,必须要缴纳的学费。而在几经辗转任命杨元庆担任CEO之后,联想终于回到了当初所制定的轨迹上,重新找到了一个具有"联想魂"的企业领导人。  相似文献   

4.
西北书城     
《联想风云》本书对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联想2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揭密。诸多备受瞩目的人物和事件的真相终于大白。"柳倪之争"等一系列人事争端实情如何?先后有数位中层管理者被送交司法机关,联想是怎样克服了"派系斗争",在国有企业改制纷纷折戟的情况下,联想改制成功了,秘笈何在?企业转轨时期,柳传志等人如何把握联想的命运?用12.5亿美金并购IBM的PC业务,联想要的是什幺?如此种种,这本书都给予了真实、大胆的呈现。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季,你被"收"了吗?如果还没企业要你,那就别再难为HR了,扔掉简历让我们一起创业吧!谁说创业难,难于上青天?联想的柳传志、阿里巴巴的马云、新东方的俞敏洪不都过来了吗?谁说就业看学校,创业拼爹娘?一大批创业族不是正在借钱凑钱、租地攒人"自立门户"吗?而且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大器"早成。"好险啊"网上搜保险  相似文献   

6.
柳传志最近在忙什么? 当人们习惯把目光聚焦于联想集团的海外市场时,柳传志已经把联想控股带入新的投资领域。作为董事长,柳传志现在掌控着包括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三大子公司,涉及IT、风险投资、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在联想实现变革之时,柳传志也完成了一次从企业家到风险投资家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1997年联想与盈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盈动还不叫盈动,但其想做机顶盒由来已久。盈动当时看中的是联想的全国服务网络,想让联想负责其未来遍布全国的机项盒维护工作。此刻,柳传志一方面想机顶盒还远着呢,另一方面想盈动还早着呢,没特别将这件事当回事。与盈动的互动互涨到1999年底,Imternmet劲风中,柳传志与正春风得意的李泽楷在香港吃了两次饭,李泽楷到北京参观了联想一次。此时,李泽楷在柳传志心中的地位提高了,联  相似文献   

8.
《沪港经济》2007,(9):35-36
当美国人办公桌上的电脑出现"联想"的字样,当欧洲、非洲、大洋洲的家庭中出现了"联想"这一标识时,这无疑证明了柳传志正以一种中国式的智慧,让全世界慢慢地接受联想,接受这个来自中国的民族计算机品牌。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中,感受到单一经营IT业务风险过于集中的柳传志,以敏锐和前瞻的目光投向了投资领域,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相继成立。而柳传志,则从联想集团董事长"退身"为联想控股董事长。  相似文献   

9.
进入2009牛年,中国企业界第一个重磅新闻莫过于“柳传志重新出任联想董事长”。 柳传志之高调,从其获得的“中国IT教父”、“企业家教父”、“商界领袖”诸多称号中可窥见一斑。经过多年的经营,柳传志不仅建立了卓越的个人品牌,也通过树立个体的领袖形象为“联想”品牌提升了价值。柳传志重新出山的消息公布当日,联想集团股价上涨13%。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09牛年,中国企业界第一个重磅新闻莫过于“柳传志重新出任联想董事长”。 柳传志之高调,从其获得的“中国IT教父”、“企业家教父”、“商界领袖”诸多称号中可窥见一斑。经过多年的经营,柳传志不仅建立了卓越的个人品牌,也通过树立个体的领袖形象为“联想”品牌提升了价值。柳传志重新出山的消息公布当日,联想集团股价上涨13%。  相似文献   

11.
2014—2016年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2013年4月4日,央视《对话》栏目演播厅里吵闹喧嚣,一位长者的出现,迅速"HOLD住"了全场,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这就是柳传志的魅力。然而,这样的魅力并非因为他独具威严,相反,他对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很和蔼,脸上微微挂着笑容。柳传志喜欢把自己和同时代的任正非作比较,他说自己不像任正非,他缺乏硬汉风格,联想也不像华为在技术投入上可以不计成本、一往无前。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2012,(1):61
《再联想:联想国际化十年》张小平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2月版大约从2000年开始,"屋顶图"成为柳传志谈论联想管理经验的必提词汇,这个理论后来还出现在世界管理大会和哈佛商学院的课堂上。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是柳传志演讲的独特风格,他喜欢用浅显的比喻来解释深刻的道理,"屋顶图"就是其中典型。在他看来,企业管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屋顶层面,联想称之为运作层面的管理,它与企业所在的行业直接相关。比如制造业,包括采购、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这些主要环节,一家企业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屋顶层面;第二个层次为基础层面,它是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3.
荐书     
《中国高新区》2012,(5):137
管理《联想你看不懂》在多年的业界质疑与担忧声中,联想从收购蓝色巨人IBM到柳传志复出又复退,在成为行业巨头的道路上快步前行。联想的成长和发展,本身就像一个谜题。本书通过对联想发展历史的回顾和管理体系的剖析,帮你考察联想的发展历史,研究其持续发展的秘密,了解其成功之道。作者:姜美芝著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年1月定价:45.00元  相似文献   

14.
王雨佳 《新财经》2009,(11):64-66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的“蜜月”期未过,业绩就开始步步下滑,出现巨额亏损。2009年3月,柳传志重出江湖;9月,联想的股权结构变更。柳传志再次出山,将带领联想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5.
柳传志重出江湖,杨元庆退回原位——这恐怕是近期最富戏剧色彩、最引人遐想的公司人事变动。背后还有一个吸引眼球的数据——联想第三财季亏损9700万美元。有人称赞柳传志在65岁重新披挂上阵非常了不起,他是出于对联想的感情和责任感。“为了联想更好的未来,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承担更大的风险,柳传志确实是中国企业家的榜样。”类似的言辞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16.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老帅柳传志在完成这一"创举"之后将彻底退居幕后,IBM高级副总裁史蒂芬·沃德出任联想集团新CEO,杨元庆则改任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17.
柳传志重出江湖,杨元庆退回原位——这恐怕是近期最富戏剧色彩、最引人遐想的公司人事变动。背后还有一个吸引眼球的数据——联想第三财季亏损9700万美元。有人称赞柳传志在65岁重新披挂上阵非常了不起,他是出于对联想的感情和责任感。“为了联想更好的未来,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承担更大的风险,柳传志确实是中国企业家的榜样。”类似的言辞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18.
李杨 《发展》2002,(8):50-51
中关村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是鼓励创新,是容忍失败,是标新立异,是求异思维,它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气,挟硅谷进取之锐意……总之是很难界定的,还是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成长在这里的人与发生在这里的事吧。到底是我需要联想,还是联想需要我面对意气风发、年富力强的年轻一代,时任联想总裁的柳传志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当柳传志得知,手下杨元庆每晚10时、11时忙完事务性工作之后,开始阅读资料和信息时,柳传志觉得自己老了。他说:“也许前十几年付出太多,所以现在在精力上远不如年轻人了。”这个时候,柳传志想到了,“到底是我…  相似文献   

19.
没有仪式、没有发布会、没有媒体采访,主角甚至都没有露面,一封公告,75岁的柳传志完成了35年传奇生涯的最后谢幕。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控股(3396.HK)宣布,柳传志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朱立南也同时卸任公司总裁,宁旻接任董事长,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CEO)。“联想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使我们未曾虚度光阴,有机会成为创业者,有机会把联想从十几个‘书呆子’发展成人才辈出的现代企业,并通过实践为社会切实做一点事情。”柳传志在公告中说。  相似文献   

20.
以计算机信息产业起家的联想集团,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的标杆.这家以大胆创新、勇闯国际市场的大型企业,在发展转型的每一步,都受到国内外企业界的高度关注.这些年来,聚焦联想以及联想高层管理者的书籍并不在少数,但是多集中在柳传志时代 "中国本土的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