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利用实证方法研究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的文献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外国学者会计准则实务协调化的研究方法进行回顾,并对我国学者财务报表数据可比性的研究进行总结,希望外国学者对研究方法的探索能对我国目前的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加速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会计准则的每一次修订,国内外学者都十分关注修订后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会计协调程度的度量与评价,但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都着重于研究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协调的度量与评价。而对于形式协调,特别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准则内容方面协调程度的度量与评价的研究则比较少。因此,本文拟介绍会计协调的含义与分类,会计协调的度量方法,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在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点作出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准则形式协调程度进行度量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樊琦 《财会月刊》2008,(4):75-78
本文对美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历程进行了分析,以此作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借鉴对象,并提出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建设完成的情况下,我国应遵循的国际协调原则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AB股和AH股上市公司的双重报告制度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市场反应研究提供了观察视角,双重报告制度下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评价的研究文献提供了新的素材。本文从会计信息的相对价值相关性研究和增量价值相关性研究两个方面,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的市场反应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AB股和AH股上市公司的双重报告制度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市场反应研究提供了观察视角,双重报告制度下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评价的研究文献提供了新的素材。本文从会计信息的相对价值相关性研究和增量价值相关性研究两个方面,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的市场反应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周霞 《财会通讯》2008,(9):67-69
会计实务的国际协调乃至全球趋同,近年来在国内外会计界讨论较多,其中通过会计方法的可比性研究来了解和评价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程度,是当前会计理论界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对会计实务协调中会计方法协调程度的衡量方法进行梳理,并对我国会计方法国际协调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美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历程进行了分析,以此作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借鉴对象,并提出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建设完成的情况下,我国应遵循的国际协调原则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加速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会计准则的每一次修订,国内外学者都十分关注修订后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会计协调程度的度量与评价,但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都着重于研究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协调的度量与评价。而对于形式协调,特别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  相似文献   

9.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会计准则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会计,其国际协调首先在会计准则的协调。本文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的概念、目标及方式入手,讨论国际协调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前景,并对我国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提出一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1997~2004年间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及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协调有关的研究文献,并对此类文献的研究发现及局限作了初步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意义 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按照该组织协议,作为履行成员国义务的一部分,我国的市场将更加开放,外国企业和外国资本将会以更快的步伐进入我国,来自不同国家、包括银行在内的跨国公司将更多地在我国设厂或建分、子公司,这使这些公司所属母国的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冲突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比较我国与国外近年来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指出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利益争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会计准则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后果出发,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过程中利益争夺的动因,论证了各相关利益集团为谋求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博弈,得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实质是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如何面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B股公司1992—2006年境内外报告净利润差异的考察,发现境内外净利润额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我国会计实务未实现国际协调,进而对造成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造成境内外净利润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仅仅依靠会计准则的协调并不能导致会计实务的协调,会计实务的不协调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会计准则的差异,说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更应该考虑我国的现实背景和制度环境,如经济环境、法律体系、审计师的独立性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我国B股公司1997-2006年境内外报告净利润差异的考察,发现境内外净利润额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我国会计实务未实现国际协调,进而对造成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造成境内外净利润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仅仅依靠会计准则的协调并不能导致会计实务的协调,会计实务的不协调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会计准则的差异,说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更应该考虑我国的现实背景和制度环境,如经济环境、法律体系、审计师的独立性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比较我国与国外近年来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指出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经历了比较、协调阶段,已经进入了趋同阶段,正在向等效阶段发展。本文对我国近十年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认为近十年来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可靠性和相关性都有了提高,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与会计准则国际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会计准则在反倾销应对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要求我国出口企业对会计准则和反倾销应对进行新的协调。本文拟从会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以及其他具体事项方面对二者的协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茜 《乡镇企业科技》2011,(16):80-80,83
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众多学者采用实证或规范的研究方法对盈余管理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涉及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手段、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等方面。本文以近些年我国会计类理论刊物上所发表有关盈余管理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公司治理和会计准则是制约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经历了比较、协调阶段,已经进入了趋同阶段,正在向等效阶段发展.本文对我国近十年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认为近十年来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可靠性和相关性都有了提高,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与会计准则国际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