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和墨西哥都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比较中国和墨西哥各自对美国商品贸易结构,对中国优化对美商品贸易结构和加强中墨产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墨两国对美国商品贸易结构,并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及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墨两国对美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发现,中墨对美商品出口结构相似度较高,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据绝对竞争优势,但在资源密集型产品上竞争优势远弱于墨西哥。中国需要持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力,促进中墨两国产业链合作。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GL指数、贸易特化系数和FF份额指数及其扩展,对2002—2011年中美高技术产品九大技术领域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模式以产业间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大部分高技术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竞争优势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多角度入手解决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问题;鼓励我国高技术企业向产业链上游攀升,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政府应为高技术产业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我国农产品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中日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在推进之中,研究日本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中日农产品贸易状况是制订贸易政策的关键.本文结合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基于1988~2010年中日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出口市场特化指数等指标,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以及中日农产品贸易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识别出其中的关键产品.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并提出提升中日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数据,对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表明,尽管中国是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但文化贸易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总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发展不平衡;中国文化贸易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手工艺品、设计、视觉艺术品和新媒体这些外围的文化产品中,具有核心内容的影视媒介、音乐媒介、出版物及版权、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文化出口比重低、竞争力弱。  相似文献   

5.
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贸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商场现代化》2007,(28):34-236
近年来,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不断上升,并且出现了对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巨额顺差,这是否说明中国在高新技术上已经赶上美国?中美在高技术产品领域的贸易互补的结构是否发生实质改变?本文借助合理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并分析中美高科技产品双边贸易的分工性质,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存在巨额顺差,但是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还较低,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分工正向产业间分工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分析中国猪肉产品出口贸易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三个指标对中国猪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定,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猪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整体处于弱势状态,三类产品中,生猪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国内产量、出口对象国人口数量、出口价格对中国猪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正影响,中国的人口、地理距离则对其具有负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创意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5年中国已经成为创意产品的净出口国,中国创意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很强,但出口结构严重失衡;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主要以低附加值的设计和工艺品获得比较优势,若将进口因素予以考虑,RTA指数结果表明除设计和工艺品外,视觉艺术类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强,新媒体和表演艺术类国际竞争力逐渐变弱,出版、视听等高附加值创意产品比较劣势更加明显,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出口产品及市场相似度指数测算浙江与主要出口省份的出口产品及市场结构,基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Index)和贸易专业化指数(TC Index)评估浙江与广东、山东、江苏、福建的国际竞争力。实证结果表明浙江与其他4省份出口产品结构相似度较低,但出口市场相似程度较高;从产品类别看,浙江绝大多数出口产品尤其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从横向看,浙江相对其他四个出口强省保持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多数产品的RCA指数值位列前三,但要警惕"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量较少,RCA指数较低,总体竞争力不强。  相似文献   

9.
TD-SCDMA终端系统384 kbps Turbo 码译码解决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与印度工业制品出口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与印度产品出口结构较为相似,但出口相似度有所减弱。中国和印度显性比较优势产品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总体来看,中印之间双边贸易具有一定潜力,但两国在工业制品上的贸易互补性较低。最后本文给出了中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1—2022年UN Comtrade数据库HS2分位数据,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分析中国出口日本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和互补性。研究表明:我国出口日本农产品结构多元化,出口的农产品由初级产品向加工制品转变;中国出口日本农产品贸易中,水产制品、蔬菜制品、其他动物产品以及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汁等几大类农产品具有综合优势,编织用植物具有很大的贸易潜力;在中日农产品贸易中,以产品的竞争性为基础,互补性为导向,才更贴合现实的双边贸易。因此,为实现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提升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瞄准日本市场需求,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紧抓国际机遇,深化中日农产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11.
孔炯炯 《商业时代》2007,(20):36-36,40
本文运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工业制成品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进行实证分析,详细考察了近10年来出口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变化趋势及特点。同时采用劳伦斯指数和收益性指数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和优化状况,以期有助于贸易结构的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日本是世界上木质林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且地理位置毗邻,近年来两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稳定增长,但在国际市场上共同面临的贸易竞争也愈加激烈。从中日木质林产品的出口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市场分布等方面比较分析中日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的特征,再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两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较日本而言,中国木质林产品的出口规模大、出口市场分布广泛且较为稳定,但贸易竞争力并不强,出口结构不够合理。对此,在当前的贸易保护背景下,中国应努力提高林业现代化程度,积极拓宽国际市场,提高木质林产品的出口效率,加快中国林产品出口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印度农机产品的出口贸易及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了进出口相似度、进出口价格比、RCA指数等指标,对中印农机产品的出口状况、进出口价格及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国出口的农机产品结构相似,主要出口市场有较大重叠,存在较强的竞争性关系;中印农机产品的出口价格均低于进口价格,两国的贸易条件都较差,中国的进出口价格比低于印度,在贸易条件和出口盈利上处于劣势;中印农机产品的竞争力都很弱,中国只在出口规模上具有优势,竞争力水平不及印度。要改变中国农机产品的竞争力普遍较弱的现状,一方面应该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重点培育部分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应该借鉴印度经验培植国际知名的大企业,从而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的梯队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科技兴贸战略”实施以来,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高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增速放缓,出口竞争力不断改善,出口贡献度逐步提高,三资企业成为出口主体,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以及出口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尽管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能力有所增强,但是出口过于依赖三资企业,出口方式过分单一和出口区域过于集中。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应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化被动为主动,加大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优化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方式和拓展高技术产品的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互补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利用联合国统计司的贸易统计数据,首先运用狭义和广义的贸易结合度从进口和出口两个角度测度了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互补程度,然后运用贸易特化指数和附加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互补类型和互补动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总体互补程度和各类产品的互补程度均较高,但呈现下降趋势;中美高新技术贸易的总体互补类型属于产业内互补,但不同产品差异明显;"入世"对中美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互补程度及互补类型的影响较为明显;较高的进出口贸易结合度和国际竞争力的相对变化为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未来的发展则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优势指数对广东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已经完成了以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转变,但与其他主要出口省市相比,广东工业制成品总体上竞争力并不显著,而且广东具有优势的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较低。广东应加大对出口产业的投入以及政策支持,大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分工的位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出口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日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均有所提高;出口结构逐渐向中等和高技术含量的制成品转化,但目前还是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等中国传统的比较优势产品最具国际竞争力,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也最多;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因此,中国应该一方面加强对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内资企业的整合与合作,并尽快创建大型跨国公司,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RCA、TC等指标,对中印纺织品的出口状况及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国出口的纺织产品结构相似,主要出口市场相似,存在较强的竞争性关系。中国在出口规模上具有优势,但出口单价较低,附加值较少。因此,中国应提高纺织产品的技术含量,调整产品结构,采取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国际竞争力结果的角度,通过计算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增长率、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NTB),比较了后ATC时期世界主要纺织品出口国家的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并对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做出了相应的评价,为指导其出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钧 《价格月刊》2013,(2):46-48
入世十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迅猛发展.通过对国际竞争力主要测量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化,分析入世十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证明,中国纺织品出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入世十年期间多次下跌.在探讨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