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导报》2004,(11):i022-i022
“2004年,王老吉罐装饮料销售额将增长到2002年的5倍以上。从海南岛到青藏高原,到处都能看到王老吉的产品,仅仅一年多时间,王老吉凉茶已经从个广东地方传统品牌,实现进军全国市场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进入浙江省境内,映入眼帘的除了江南的山清水秀之外,就是那片惹眼的红色:“怕上火,喝王老吉”的醒目POP户外广告随处可见。浙江是王老吉的红色根据地,从2003年开始.王老吉全国市场扩张的第一站就选在了温州和台州。由于这两个地区靠海比较近,历来有饮用凉茶的习惯,红色罐装王老吉在这两个地区迅速走红进而开始向浙江内部地区渗透。为了满足浙江这一战略市场的迅猛发展。2005年8月,王老吉在绍兴建立的分厂正式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整个浙江省的销量能达到13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李明声 《大经贸》2008,(7):54-56
近来,有关王老吉的报道甚嚣尘上。一个在短短五年就将营业额从一亿多元迅速扩张到近90亿元的企业,一个在一年之内就红遍大江南北的区域品牌,一个为地震灾区捐款一亿元的民企。综观王老吉的成功营销,其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连陀生 《中国市场》2007,(33):62-63
<正>王老吉在凉茶市场上一枝独秀,但行业第二品牌的可能出现,仍将是王老吉的心腹大患。"怕上火,喝王老吉"疾风骤雨般在我们耳边响起,从中央台到各省级卫视。在各渠道终端也给了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随之"王老吉"的销量从1亿到10亿,再到25亿,"王老吉"以火箭般的速度飘红全国。"降火"这个功能饮料的细分市场被点燃了。  相似文献   

5.
加多宝方在"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被裁决无效后,在媒体上开展大规模广告攻势,欲将消费者群体从原来的"王老吉"转移到现在的"加多宝",也是将加多宝在17年的"王老吉"商标被许可使用期间全力打造的巨大商誉移植到加多宝。此举引起知识产权界关于商誉问题的大讨论。这种对"后发商誉"的转移行为并没有侵犯王老吉方的注册商标权,也没有构成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6.
李莉 《广告导报》2005,(1):27-30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祛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7.
“怕上火”让王老吉获得了什么? “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曾经红遍大江南北。销售额从区区1个亿,一路飙升到100多个亿。这似乎是一个神话,一句话有这么大的威力吗?这句话的威力在于:它让“王老吉”这个品牌,代表了“怕上火”这个概念,并把这个概念植入了消费者的心智里。当人们一想起“怕上火”时,马上想可以喝一罐“王老吉”。  相似文献   

8.
一鸣 《广告大观》2005,(1):80-83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9.
吕萍 《大经贸》2004,(10):48-53
王老吉药业的前身是始创于1828年的“王老吉药厂”。王老吉凉茶有“药茶王”的美誉,是凉茶极品,畅销海内外市场。王老吉是“中华老字号”之一,近年来,王老吉药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销售额连年递增,年增长速度超过25%,是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强之一,成为资产优质的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0.
冯利芳 《成功营销》2010,(11):96-99
从2009年王老吉成为亚运会赞助商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内,王老吉通过完备的亚运体育营销,将品牌和消费者的沟通提升至新的层面,同时在营销模式上成为国内体育营销的创新范本。  相似文献   

11.
2003年,红色王老吉开始旋风席卷国内饮料市场.走在北方各地的商超。随处可见红色的身影,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统称红色王老吉)以“喝了不上火”为推广口号,从南方市场突围而出。大举北上。迅速占据了北方市场.销售火爆.被业界称为“红色奇迹”。人们在感叹红色王老吉迅速飙红的同时,也在暗暗思索:王老吉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它的飙红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能持续下去并最终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王老吉销量从2002年的一亿到2008年的突破百亿,仅用了短短的6年时间,这个突破在饮料行业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但王老吉却做到了。王老吉的成功归结为定位的成功、营销的成功。商业竞争规律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品类营销策划纵横品牌发展趋势。在这个商业竞争风云变幻的时代,品类像雨后春笋在商业竞争中发生分化,各个品牌都企图引导一个新分化出来的品类。介于王老吉的成品,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存推广之道。  相似文献   

13.
近期,加多宝(加多宝集团)与王老吉(广药集团)商标之争落败后,加多宝作出决定,放弃“王老吉”商标使用,用“加多宝”替代“王老吉”.强化“加多宝”品牌。目前其营销策略核心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从王老吉到加多宝的品牌转换。  相似文献   

14.
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已有175年历史,被公认为凉茶始祖,20世纪50年代初,王老吉药分成两支,一支发展为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羊城药业),主要生产王老吉颗粒产品(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后人建立香港王老吉国际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以前王老吉在全国的销售表现不温不火,而2006年的饮料货架上,却异军突起了一个“王老吉”凉茶,并在全国呈现出一片火热的销售场面。为什么一个地域性很强的产品,默默无闻的销售了7年,却在短短1年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强势饮料品牌?导致王老吉成功的原因很多,但经调查发现,至关重要的,是王老吉凉荼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6.
助推机遇:SARS、汶川地震 2003年非典期间,王老吉把握住了钟南山的一句“喝凉茶对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的免费广告,顺势确定了“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推广策略,一举打开全国市场;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加多宝作为首家捐款过亿元的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消费者的空前追捧,而加多宝顺势而为的经典网络营销,也从某种层面推波助澜,将王老吉的品牌与销售推上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7.
何慕 《销售与管理》2009,(12):21-24
从斥巨资摘得央视广告标王,到汶川大地震后豪掷亿元大秀慈善营销,到妙笔策划“封杀王老吉”、“买光王老吉”等风靡网络的软性营销,再到大手笔签约赞助2010年广州亚运会,近年来,“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中国人都知道的广告语,伴随着其外包装经典的中国红,“红”遍了大江南北。加多宝,这个靠租赁品牌大市场的港资企业,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位与大手笔的品牌营销,  相似文献   

18.
夏枯草事件的爆发让王老吉站到舆沦的风口浪尖,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饮料新品类,王老吉如何转危为安,广东凉茶内部又有着怎样的派系之争?  相似文献   

19.
王友海 《商界》2009,(7):78-81
助推机遇:SARS、汶川地震 2003年非典期间,王老吉把握住了钟南山的一句“喝凉茶对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的免费广告,顺势确定了“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推广策略。一举打开全国市场;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加多宝作为首家捐款过亿元的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消费者的空前追捧,而加多宝顺势而为的经典网络营销,也从某种层面推波助澜,将王老吉的品牌与销售推上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20.
蒋子燕 《商》2013,(13):89-89
从默默无闻到享有盛名,王老吉的品牌发展之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其品牌之争又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本文就是从这两个部分来浅析王老吉的品牌之路给中国品牌发展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