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声音     
《现代商业银行》2014,(2):10-10
存贷比 “存贷比的约束,使‘存款立行’成为普遍经营战略,揽储文化催生了一系列资金掮客‘买存款’的现象,鼓励了银行客户经理的机会丰义行为。存贷比还催生了银行在关键时点‘冲存款、绕贷款’的现象。‘冲存款’的行为,导致了M2的波动,同时增加了央行货币调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从去年开始,由于流动性趋紧,银行间存款竞争异常激烈,部分银行存贷比已经突破75%的监管红线,有人开始担心存贷比监管将制约银行的放贷能力。2012年1月,银行存款下降,新增贷款低于预期,市场上对取消存贷比监管指标的呼声又起。为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存贷比指标的存在背景,总结了该指标在我国流动性监管体系中存在的原因及其发展情况,指出了存贷比指标所引发的问题并对该指标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围绕存贷比监管的存废问题,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在对160家银行机构进行专题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针对当前存贷比监管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存贷比指标在我国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监管实践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存贷比作为流动性监管指标的缺陷以及对金融运行的不利影响也日益显现。短期内取消存贷比监管的条件还不成熟,可采取相应措施适当缓解存贷比监管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丁宁  吴晓 《金融研究》2023,(2):96-114
2015年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监管规定取消后,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比持续攀升现象引发了存贷比监管改革如何影响银行风险的思考.本文选取2013-2018年124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结合连续型DID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存贷比监管改革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说明此项改革与"防范系统性风险"目标一致;第二,存款竞争和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转移以及资产收益的风险吸收是三个重要的传导渠道;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存贷比监管改革主要降低了资产规模不小于2000亿元的非国有银行风险承担;第四,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当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能力较差时,存贷比监管改革对银行风险承担施加了负向影响,表明存贷比监管改革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本文为不断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改革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监管环境下,商业银行如何依托各类业务创新优化自身的存贷比指标已成为各家银行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对存贷比监管指标的演进历程、部分上市银行存贷比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各家银行主要业务动向,分别从存款、贷款和投行业务三个角度梳理归纳出同业存贷比优化的三个方面十种优化途径,并针对商业银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银行家》2014,(8)
正最近银监会发布通知调整了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但似乎并未给激烈讨论的存贷比问题划上句号。口径调整的靴子已然落地,但指标存废的问题又摆上了桌面。存贷比演进与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存在内在联系,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决定着银行业整体存贷比的走向。未来存贷比超过75%将是大趋势,继续实行存贷比监管指标的负面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因此,短期看存贷比指标简单易用,口径调整后仍可继续发挥调控银行信贷规模和管理银行流动性等作用,但从中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中国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数据,从存贷比约束视角考察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监管和演变问题。研究发现:其一,存贷比考核压力与商业银行利用同业业务实施信贷功能负相关;其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同业业务监管模式导致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现象,即银监会监管商业银行票据"买断+回购"业务导致同业代付业务兴起,进一步监管同业代付业务又催生了针对票据和非标准债权资产的买入返售;其三,商业银行运用同业业务实施信贷功能不仅推高了流动性风险,还加剧了经营风险。本文为银行同业业务"穿透式"监管提供了经验支撑,还对进一步完善银行监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贷款与客户存款之间形成一定的存贷比例,过小的存贷比或过大的存差往往说明了银行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客户存款的当地融资功能。据历年福州金融机构统计资料显示,从1997年以来,全辖金融存贷款始终体现为存差,且存贷比有逐渐下降势头,其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县级行存差情况  相似文献   

9.
只要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要商业银行依然存在贷款冲动,监管层就不会轻易取消存贷比管理从去年以来,一些专家和部分商业银行人士强烈呼吁监管部门取消银行存贷比管理,媒体上也不断有类似的报道或观点出现,其诉求基本上集中在是否要彻底取消银行存贷比管理,或是放松存贷比指标,尤其是改变75%存贷比指标值上。我认为,短期内取消存贷比管理几无可能,适当放宽存贷比指标是一个可能选择,但何时放宽、放宽到什么程度,仍取决于监管者甚至高层决策者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6月末,银行体系存贷比进一步下降至67.61%,其中四大商业银行存贷比为60.52%,低于75%存贷比上限标准近15个百分点。对收入80%以上来自存贷利差的商业银行来说,存贷比不断下降、存差规模快速扩大显然不利于收益增长.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趋势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逐步放开,银行监管和宏观调控不断强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按照法定利率吸存放贷、不顾风险资本约束,仅靠规模扩张的粗放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如何将风险量化为价格,用溢价抵补风险,实现银行稳步增值,目前已成为国内银行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徐翔 《时代金融》2013,(29):165-166
各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存贷比考核,银行员工为了应对绩效考核以及监管力度的不够,导致出现了严重破坏金融秩序的违规吸储现象。对此,各银行应合理分配任务,改变考核方式,以优质服务吸引存款,监管当局也应进行宣传教育并加大处罚力度,彻底封查违规吸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1995年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即将迎来其诞生20周年的首次大面积修订。在中国金融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口,《商业银行法》的修订备受瞩目,其中存贷比松绑、混业牌照发放等话题更是业界的关注焦点。曾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经营自主权,并启动了国有专业银行(四大国有银行的前身)自主经营商业化进程的存贷比,在如今银行资产负债愈加多元化的形势下,其作为考察贷款审慎与否的代表性实际上很有限,更应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而非刚性的监管指标。此次修订的《商业银行法》也将对存贷比由监管指标下降为参考指标有明确体现。  相似文献   

14.
大量资金在进入银行体系后就沉淀下来,没有得到有效利用。2005年年末,整个银行系统人民币存贷比仅为67.7%,净存差达9.25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一半以上。这么多的资金闲置,不是因为中国经济缺乏好的投资机会,而是因为银行体系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银行家》2014,(8)
中国银监会6月30日宣布,自7月1日起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的监管口径,增加分子端的贷款扣减项,扩大分母端的存款计入项,且仅对人民币业务实施存贷比监管考核,本外币合计和外币业务存贷比将作为监测指标。这是中国银行业75%存贷比监管红线在实施近20年后终于由银监会做出调整。缩分子、扩分母的口径调整,不单着眼于释放信贷以支持经济的当下需要,亦将推动中国迈出加速推进金融系统市场化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6.
新政策     
<正>国务院正式取消存贷比执行20年后,存贷比将被正式从《商业银行法》中删除,这意味着,存贷比将由法定监管指标弱化为流动性监测指标。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西藏是全国集中连片的最贫困地区之一,经济健康发展和小康社会全面建设需要银行信贷资金持续大力支持.近年来,西藏银行业存贷比越来越低,存差越来越大,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对河北银行业存贷比进行纵横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存贷比较低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从纵向看,2008年以前河北存贷比逐年降低,2009年开始强劲回升;从横向看,河北存贷比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以前差距还在拉大;从结构看,地方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存贷比高于大型银行;从可比性看,有关存贷比的4项不可比因素(剥离不良贷款、统借统还贷款、异地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确实存在,但不影响河北存贷比的纵横比较。河北银行业存贷比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信用环境不优,银行机构较少,激励约束不够,存款分流不多。提高河北存贷比的7项对策是:用发展引贷款,靠机构增贷款,以存款换贷款,出政策奖贷款,助清收扩贷款,造舆论促贷款,促创业分存款。  相似文献   

19.
存贷比是银行中经常谈到的一个敏感词汇,存贷比可以看出一个银行的业绩。可以看出一个银行的兴衰。存贷比就是银行向外贷款的总额占银行存款总额的百分比。存贷比过高,资金就会不足,就会影响日常现金支取,就有可能导致银行的支付危机,如果过低,银行就会出现效益低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性,我们要时刻准备,存贷比走低,仍然可以有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误导销售、异化为银行吸存和放贷工具等阶段性问题。针对理财产品推销过程中片面夸大收益、忽视风险提示、诱导消费者盲目购买金融产品、银行与客户之间责任不清等问题。有必要加快推进监管转型,监管者要淡出行业管理,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把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银行业重要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