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当前创业板退市制度尚未真正发挥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作用,仍存在退市标准操作性较为宽松、缺乏责任追偿机制等一系列问题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基本体现我国创业板退市新政的特点退市制度作为证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成熟、完整的资本市场中重要的制度安排,退市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改善资本市场生态,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  相似文献   

2.
中国证监会《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退市制度的正式建立。但是同国外成熟的证券法规相,比可以发现其间存在很多不足;由于我国在破产和退市层次界定上的偏差,出现了应该破产的上市公司可以因为不满足退市条件而继续留在证券市场上的奇怪现象;与国外相比,我国证券交易所在处理上市公司退市时拥有较小的自主权;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无辜的中小股东承担了过多的责任;退市不等于上市公司的消失,现在退市制度没有能够明确退市公司的股票出路问题,不利于中小股东的保护和激励退市公司改善经营。我国退市制度要真正发挥功效,还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功仁  杨益 《中国金融》2004,(12):55-57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采取有效措施,结合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是今后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完善的证券市场退市制度是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保障,也是证券市场迈向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特征。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显示,构建差异化退市标准、考察证券价值、全面测定上市公司质量、渐进式退出和实施投资者保护等,是完善退市标准、退市流程和配套制度的基本路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实施率低、流程缓慢,存在上市公司反复"戴帽摘帽"现象。退出渠道不畅的原因主要是:量化指标容易被规避,非量化指标存在操作弹性;退市程序中缺少市场化判断;投资者保护和损害赔偿尚缺少充分的法律制度保障。下一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退市制度:完善退市指标,加强重大违法行为认定;构建市场化考查机制,完善退市风险预警,提高ST"摘帽"门槛;加强监管执法力量,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强化投资者保护。  相似文献   

5.
建立完善有效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市制度是保证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对于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从正式建立至今已走过了18年的历程,从主板到中小板再到创业板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但毕竟发展时间较短,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针对我国退市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希望对优化上市公司的整体结构,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整体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赵静妍 《时代金融》2013,(14):177-178
当前股市"僵尸"公司横行,投机肆虐,借壳上市更是藏污纳垢,亟待一个更加完善的退市制度对证券市场进行清理。目前,监管当局正加大力度,致力于退市制度的改革。本文致力于研究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被看作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简要阐述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针对其问题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给出相应退市制度改进完善的建议,使得创业板的退市制度真正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证券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证券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建立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重要性,并对当前我国主板退市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证券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的稳健运行对资本市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退市制度执行的不彻底,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只上市不退市"的怪象,一个运营困难的公司长期占据着宝贵的上市地位对社会稀缺资源造成浪费。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进行研究,以期找到解决退市制度在实践中执行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喻海 《理财》2012,(12):33
在中国股市中,有一个怪事儿,只要企业一上市,就很难从证券市场上退下来,投资者便认为业绩再差的上市公司也不会退出市场,以致ST、PT之类的个股常常出现连续涨停的现象。我国在退市制度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有些本应该被摘牌的公司却能够通过所谓的"资产重组"生存下来。再差的公司也会有人炒作,因为投资者坚信,在最后时刻",救星"就会出现。尽管我国已正式建立退市制度,但很不完善,如同虚设。  相似文献   

11.
刘存绪  刘衍 《财政监督》2013,(11):14-17
资本市场具有较之于其他市场所独具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健康发展要受制于环境等诸多要素。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需要在实践中循序渐进,逐一破解难题。退市制度便是其中难题之一。建立退市机制是为了净化市场.但如今却有相当一部分劣质公司迟迟未能退市.导致退市制度几乎形同虚设。2012年6月28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主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案。新的退市制度较之前有了较大的突破.开始逐渐向国际惯例接轨。新退市政策能否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形成有进有退的良性循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简述了我国退市制度的发展情况及重要性.通过研究新退市制度下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退市制度是证券市场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退市制度能有效保证证券市场的高效有序运行。我国已建立了退市制度,但该制度还很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功能的发挥。依据我国现有退市制度的相关规定和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健全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对策,有利于我国早日健全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让欺诈发行的海联讯逃脱强制退市制度的制裁是不应该的。尤其是这种逃脱有着制度作弊的嫌疑,这就更加不应该了。这实际上是对新版退市制度的玷污。从11月16日开始,新版退市制度《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就正式实施了。新版退市制度的最大亮点是引入了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  相似文献   

14.
退市制度不完善,是A股市场最致命弱点,为此要排除一切阻力,坚定推进刚性化退市制度改革。笔者认为,一是要从维护市场整体利益的高度推进退市改革。二是上市公司可以主动退市。三是建立重大违规即退市制度。五是彻底禁止借壳上市。六是加强对公司退市中的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5.
刘英团 《金融博览》2014,(13):57-57
近日,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对欺诈发行的上市公司实行强制退市。明确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的标准和程序.逐步形成公司进退有序、市场转板顺畅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6.
就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来说,一方面不能从严执行,另一方面又不能不执行,如何把握好退市的"度",这就是中国股市监管者的艺术。今年无疑是中国股市的改革之年,而退市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又是其中的重头戏之一。其实就在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后不久,深交所即于去年11月28日推出了《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17.
祝和国  王毅 《金融纵横》2012,(11):42-46
退市制度对于成熟的资本市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有效的退市制度可以保障上市公司的质量。与境外相比,我国目前退市公司数量很少,这既危害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2012年,我国对退市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成果显著。本文试图通过将我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退市制度进行比较,找出我国退市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改进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不容轻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的简单评价 2008年3月21日证监会发出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创业板的推出可以为我国各类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会为未来中国制造培育更多的明星企业,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就先前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来看,我国整个创业板管理制度构建还是凸显了"重上市,轻退市"的老思路.  相似文献   

19.
袁元 《投资与理财》2014,(21):46-46
“只进不出”是中国股市沉疴已久的老病,控股股东们把从股民手中圈到的钱挥霍一空后,还可借助上市公司的“壳”价值再把上市公司控股权高价卖给接盘者,接盘者利用定增并购等借口再大捞一把后再把控股权转给第三者,这种循环往复的游戏在股市屡见不鲜,但愿四中全会通过的依法治国的决策能在股市首先是从退市中开始。  相似文献   

20.
郗盼 《投资有道》2021,(2):25-26
随着2021年到来,A股“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正式落地,在全面推进注册制的关键当口,港股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我们能从其退市制度中获得哪些启发和参考?“主动”和“被动”的港股退市制度港股退市可分为主动退市与被动退市两种。主动退市为私有化及转板(香港创业板转香港主板);被动退市为上市公司触发了香港联交所的强制性退市机制,主要为长期停牌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