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通过综述学者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分析,认为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足、国际标准制定能力有待提升、上海航运高端服务资源整合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出支持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活动;加快航运高端服务集群的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今全球制造业和贸易向亚洲转移的背景下,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出了挑战。尽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硬件建设的空间和格局已经明朗化,但上海在软环境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这一点不仅限制了其自身的纵深发展,还削弱了其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因此,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方面的建设是现实的需要。通过与伦敦国际航运中心软硬环境的对比,借鉴伦敦国际航运中心的成功建设经验,能够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带来实际的指导意义。从而,促进上海向第三代综合资源配置型航运中心的转型,牢牢抓住航运服务业东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两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至此,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路线图初定。然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却面临着部分难题。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要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构思和设想,这其中包括港口与航运业发展战略,口岸产业发展战略,临港大工业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北亚地区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增长潜力和竞争实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将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是加快实现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也是赋予大连的重要发展使命。针对大连港口规划与功能不尽合理、腹地经济支持力度不够的实际问题,应加快港口布局规划,优化港口资源配置,把握港口与腹地关系,制订港口运输体系战略,加强区港联动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相似文献   

6.
当前,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协作、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新一轮产业布局。新兴经济体主动把握服务全球化机遇,力争在融入新一轮全球分工体系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应充分认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采取相应的战略举措,加快推动服务外包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姚晋兰 《现代商业》2012,(12):182-184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基本面,随后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代航运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最后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上海要实现"四个中心"的国家战略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中央和国务院从全局出发提出上海要大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是上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机遇。上海应紧跟国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通过国际比较,认识自身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总部经济建设促发展、以生产型服务业建设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产业转移为机遇,以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为关键,多渠道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速、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世界上的不少产业已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转移,亚洲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我国将是其中的主要生产国。本文提出了地方经济如何着眼于全球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优势,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建设“国际性轻工城”的思路,使世界轻工行业有更多的先进技术,优质产品、优势企业汇聚我国各地,把更多的地方轻工产品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2009干,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上海在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的具体政策措施,如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等。《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国家层面建立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协调机制,来研究、解决、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会议决定,至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11.
全球经济与世界海运密切相关,相互依存.伴随着国际海运业的繁荣发展和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我国海上交通运输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海运量不断增长,中国海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繁荣全球海运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海运惯例接轨的海运政策法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相继实施也将加快使我国海运业向着更加积极、规范的方向发展.中国海运从业者须时刻了解、研究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才能审时度势,掌握航向,在不断遇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2.
未来5年,世界经济将进入又一个最快增长周期。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势必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之中坎坷前行。中国经济如果在未来5年内能够继续维持年均10%的增长,将显著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会,从战略高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培育新优势。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要素全球范围的广泛流动,也催生出了一些发展速度快、对全球影响较大的新兴经济体。研究发现: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这些新兴经济体的人均GDP在时间上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各个新兴经济体间的人均GDP也存在显著性差别。近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保持了平稳状态,GDP的增长率波动不大,巴西、俄罗斯、印度以及南非经济增长波动均较大;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货物与服务进出口、国外直接投资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彼此间影响也不明显。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制度环境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加快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建成开放型经济体;促进机会平等,走包容性经济增长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燕生  逯新红  刘向东 《全球化》2021,(2):43-55,133,134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东升西降趋势显著。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东亚经济率先复苏,已成为世界经济重心。亚洲始终是中国经略周边外交的重点地区,如何经略好这一地区,积极营造繁荣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发展机遇期,对中国塑造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和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发挥中国作为大国领导力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探讨分析亚洲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动向,探索亚洲经贸合作的新思路新路径,对赢得中美战略博弈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也有利于推动区域各国加强互信互利合作和维护亚洲稳定繁荣。自贸区战略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提高自由贸易区标准和质量是大势所趋。分析各区域经贸协定、亚洲产业链转移趋势及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有助于未雨绸缪,早有预案,争取主动。在分析这些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亚洲经贸合作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合作的新思路,给出中国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外开放与我国特殊经济区的发展——以保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税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对于发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保税区长期固定的出口导向,使得区内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限制了保税区内产业升级与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应加快保税区产业结构升级,逐步减少区内加工行业;立足保税区的政策优势,打造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保税区内高新产业集群形成。  相似文献   

16.
金蕊 《中国市场》2007,(19):25-2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随着国际贸易中货物所带来的国际物流量的上升,低效率的物流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分析WTO后过渡期我国物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求新形势下我国现代物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的回升,全球的不平衡格局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就中国而言,通过强力刺激政策实现率先复苏之后,一方面,以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再杠杆”政策正在进行灵敏主动的动态微调,从而避免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同时也预警性地调控可能的通货膨胀预期和资产泡沫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经济持续复苏的内在动力,实现平衡的、可持续的复苏,中国也在根据全球化的新趋势积极调整对外经济金融政策,以促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从国际范困观察,全球“再平衡”进程也在前进之中,世界总需求中的消费正在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同时国际资本也开始从复苏较慢的西方发达市场流向复苏较快的东亚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全球化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文章通过对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发展动因的分析,探讨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全球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新趋势。结合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实践,文章提出加强其跨国采购中心和国际研发中心建设,使整个上海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供应链中心,从而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A.P. Moller‐Maersk Group (A.P. Moller‐Mærsk AS in Danish), commonly known as Maersk, is the world's largest global shipping conglomerate from Denmark and carries a rich history and corporate heritage in the industry. The company operates large container ships which are mostly known as “big box boats” in the industry. By using interdisciplinary literature and the shipping industry's operational routes and corporate developments, this case‐based research analyzes and discusses Maersk'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ts global strategies. Although Maersk aggressively sought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ompany‐specific expansion, its global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areas have encountered problems because of the slowdown of the global economy, de‐globalization, and the U.S.–China trade tussle. The case‐based research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se issues within the area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he company's global strategies and industry‐specific competition. Analysts and industry observers believe that Maersk will continue to be a major shipping and logistics firm and will thrive in global marke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any will be impacted by the changing competition, regulatory forces, and new technologies in logistics and global shipping. This case study also provides future developments and growth prospects of Maersk and the shipping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