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滥用优势地位的后果类似,都限制了市场中的竞争,都应该受反垄断法规制.我国反垄断法中没有区分两者,实际上是把两者混淆在了一起.滥用市场地位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针对同业竞争者所实施的滥用行为,另一类则是针对交易相对人所实施的滥用行为.本文认为反垄断法在以后修订时或者在制定相应指南和实施细则时应明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滥用优势地位的关系,将二者一同纳入反垄断法管辖.  相似文献   

2.
一、贯彻执行《办法》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零售商滥用优势地位的不公平交易行为与商业贿赂行为的关系《办法》规定的零售商滥用优势地位的不公平交易行为大致可归纳为8种。其中,对于《办法》第十三条(四)、(五)、(六)项规定的零售商以店铺改造、节庆等名义未提供服务而向供应商收取费用的不公平交易行为,是否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商业贿赂行为有不同的认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取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应该说《,反不正当竞争法》从行贿的角度对商业贿赂行为的规定,体现了商业贿赂行为…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从反垄断法的基本制度框架来看,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行为属于垄断行为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简称“滥用行为”)。从我国市场上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情况来看,其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类型:(一)掠夺性定价掠夺性定价,在我国有不少人甚至官方往往称之为低价倾销,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它是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和典型的表现形式。在我国,它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所明确规定的经营者不得从事的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之一,是指经营者…  相似文献   

4.
美国和欧盟作为反垄断立法发达的国家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制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对支配地位的界定、对滥用行为构成要素的分析和对超高定价、掠夺定价、价格歧视、搭售、拒绝交易等行为的具体认定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特有国情,对我国反垄断立法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监督检查零售商供应商滥用优势地位不公平交易行为是工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为研究解决《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执法工作中遇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8月1-2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召集北京、上海、黑龙江等  相似文献   

6.
(二)滥用交易关系说滥用交易关系说认为优势地位源于经营者与交易相对方之间特殊的交易关系。假设交易关系中的双方分别为甲和乙,如果甲乙之间的交易难以进行将会使得甲的经营面临很大地障碍,以至于乙方提出了明显不合理的要求,甲也不得不接受,那么在这种特殊的交易关系中乙就对甲方具有优势地位。这类观点原则上同意"在市场中和谁以什么样的条件进行交易,是交易当事人根据其自由且自主  相似文献   

7.
从近期各地调查来看,公用企业滥用优势地位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仍有发生,有些行为甚至具有普发性,但限定交易的行为方式不断翻新。各地执法部门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领域中的零售商和供应商双方在交易中的地位也在不断转换,零售商逐渐在交易中占据优势地位,一些大型零售商滥用这种优势地位激化了其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零售商的优势地位容易导致拖欠、占用供应商贷款,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要挟供应商等问题.从法律关系看,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应体现意思自治与平等、合同自由的原则,但在现实中,由于一些零售商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二者的关系与这种原则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应建立和完善制止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法律,并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建立多种协调和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文卓 《江苏商论》2022,(10):29-31+40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实施“限定交易”进行行政处罚事件是一次标志性事件。对互联网平台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应考虑市场份额、市场控制能力、在关联市场中的优势、本身的技术财力、平台内的经营者对其的依赖程度等。在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时,需要细分隐蔽不公平价格、掠夺市场、数据封锁、限定交易、数据捆绑搭售、基于算法的差别定价等类型。在损害后果认定时,需考虑对平台内经营者、平台所在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影响。在正当理由认定时,效率、公平和客观必要性需要纳入考虑。基于这些认定标准,文章根据现行反垄断领域立法,对大数据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从立法、企业和消费者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一、案情概况根据企业举报,吉林省通化市工商局于2000年9月16日对通化铁路分局所属通化站货场涉嫌滥用优势地位强制交易行为进行了检查。经查,通化铁路分局所属通化站货场在办理货物运输业务时,限定企业和个人在发运集装箱时必须由铁路货场出车,即使企业和个人自带车发运货物,通化站货场也以修箱费为借口强制收取企业和个人自带车的短途运费(即修箱费)。据统计,通化站货场自去年2月21日至9月30日,共计收取发运单位和个人自带车送货到货场短途运费(修箱费)31235元。另外,通化站货场自1992年与通化市邮政局…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的消费者已经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进行网上交易.电子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以其加速交易过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和特点,成为电子合同中的重要工具和常见的合同订立形式.由于格式条款是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常常伴有减轻或免除拟约者已方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者限制,剥夺对方权利之行为,不合理分配合同风险等不公平的内容,应对其加以立法规制和行政规制,使其在发挥经济效率的同时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2.
陆凯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3):115-119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的金融霸权未被金融危机动摇,突出表现在美国仍然掌控货币霸权、金融机构霸权、国际金融话语霸权等,且美国继续滥用其金融霸权地位。而欧洲则深陷欧债危机,其主要原因包括欧洲国家自身经济失调、欧元区内部的不平等地位和国际评级机构的不公正评级等。我国应根据美欧金融形势和经验教训,坚持稳中求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结构,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稳健发展虚拟经济,合理制定与调整我国金融业发展战略,加强我国金融业实力和地位,注意对国内金融创新的监督,构建我国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反倾销的滥用及其贸易保护主义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德恩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1(3):114-118
近年来,反倾销这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补救措施出现了滥用的趋势。对反倾销措施的不正当使用使实施国的某些企业除受到保护之外,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利益,而反倾销的目标国的企业则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种滥用反倾销的行为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这种滥用行为可以通过政府间的斡旋,诉诸争端解决机制,或谈判修订有关规则而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是一面双刃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知识产权也存在滥用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上的垄断行为都同知识产权的滥用分不开,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有蔓延的可能。为防止跨国公司滥用其正当获得的知识产权,从反垄断法的视角对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以期对知识产权行使中有效竞争秩序的建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王波 《江苏商论》2021,(2):26-28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催生了新一轮的商业革命,使商贸流通这一古老的行业在经过百货公司、连锁超市的变革后,不到30年左右的时间迅速走上现代化,产生了革命化的变动.电子商务式的商业贸易与以前的商业贸易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一种无店铺式的商业业态,完全依赖现代信息技术,采用非现金式的交易方式,与消费者基本上没有接触.这种商业...  相似文献   

16.
从规制俘获视角看,规制俘获理论包括公共利益规制理论、传统规制俘获理论、新规制经济学俘获理论几个主要理论阶段。规制具有外部性,主动猎获规制导致社会生产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造成社会分配的不公平,引发社会道德危机。人性恶的假设、"国家掠夺论"的政府本质说以及制度的缺陷和权力的滥用都是主动猎获规制外部性产生的原因。本文首次从规制者"主动猎获"的新视角研究规制外部性,揭示了规制外部性可能导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危害,拓宽了规制外部性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7.
As drug test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used to maximize corporate profits by minimiz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employee substance abuse, numerous arguments have been advanced which draw the ethical justification for such testing into question, including the position that testing amounts to a violation of employee privacy by attempting to regulate an employee's behavior in her own home, outside the employer's legitimate sphere of control. This article first proposes that an employee's right to privacy is violated when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collected or used by the employer in a way which is irrelevant to the terms of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then argues that drug testing is relevant and therefore ethically justified within the terms of the employment agreement, and therefore does not amount to a violation of an employee's right to privacy. Arguments to the contrary, including the aforementioned appeal to the employer's limited sphere of control, do not account for reasonable constraints on employee privacy which are intrinsic to the demands of the workplace and implicit in the terms of the employment contract.  相似文献   

18.
“腾讯QQ”和“360”之争已广受国人关注,“腾讯QQ”的强制卸载行为更是将此风波推向极致。深层次分析“腾讯QQ”之行为,网络型产品自身的外部性特点使其具备市场支配地位的条件,数字的不可携带性是其滥用支配地位的根源,其强制绑架消费者利益,远超出了自力救济的范畴,违背了《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取向,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这足以认定其实质上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针对“腾讯QQ”等新兴的网络型产业,适用《反垄断法》予以规制时面临相关市场理论缺失、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种类受限、市场份额并非界定市场支配地位的唯一标准等难题。因此,应完善相关反垄断法律制度,进一步明确网络型产业市场支配地位的特殊界定标准,进一步细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种类,引入网络强制接入机制,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实现反垄断法保护竞争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