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2005年我国零售业特别是大型零售企业发展的环境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是我国消费品市场稳定中加快增长的势能在进一步增强,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 2%,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增长幅度,都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二是自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零售业已对外全面开放,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扩张的速度明显加快;三是国家培育扶持大型流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入实施;四是“千村万乡“工程为一些大型零售企业进军或扩大农村市场创造了新的机遇五是规范和促进零售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或制定工作进入我国建国以来的最“热“期.这些关系到我国零售业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推动我国大型零售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情况,反映出在新的发展阶段一些新的发展特点和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行各业不断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将扩张的步伐迈向中国。特别是自从中国零售业对外开放之后,各个大型跨国零售公司迅速进军中国市场,开启了新一轮的竞争。跨国零售业进军中国市场,不仅加剧了国内零售业的竞争,而且给中国零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本文通过介绍跨国零售业在中国运用的营销战略以及其特征和类别,对跨国零售业在中国的营销战略的演变及其具体形式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指出了跨国零售业在中国运用的营销战略给中国零售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未来经营的启示。最后对跨国零售业在中国的营销战略进行了总结,以使中国零售企业能从中得到借鉴,并积极改进,从容应对跨国零售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零售企业战略扩张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有40多家在中国”抢滩登陆”,对我国传统零售业初步形成了渗透和吞并之势。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将于2004年12月11日前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这意味着中国零售业将全面对外资开放,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零售企业将面临着全面的生死挑战。我国大型零售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根本出路就在于通过战略扩张来实施规模化经营。从当前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零售企业战略扩张模式可有以下几种。1.直营式战略扩张。零售企业利用自有资金,通过构建新的零售业分公…  相似文献   

4.
论大型零售业自有品牌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零售业自有品牌是零售企业为了突出自身形象 ,维护竞争地位 ,充分利用无形资产而采取的一种竞争战略。它是零售商一制造商关系变化的产物。大型零售企业发展自有品牌拥有众多优势 ,可以获得巨大的战略利益。随着我国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层次化、多样化 ,特别在外商进入我国商业零售业使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 ,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 ,利用“后发性”优势 ,实施自有品牌战略 ,谋求自身在新的商业零售业体系中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5.
纵观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大型零售企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型零售商业的盲目建设及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大型零售业超常发展。调整结构,加强对商业网点的宏观管理,增强资本扩张实力,积极发展连锁经营,找准市场定位,使零售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已经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外资零售企业对中国市场全面扩张,本土零售业压力巨大,形势严峻。本文在分析零售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国内零售业战略突破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7.
国际零售业巨头在我国已经呈现立体化多纬度战略布局态势,将企业在华布局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我国零售企业与国际零售业巨头的差距综合表现在规模、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其原因在于我国零售企业产权效率低下和企业家战略能力短缺。建立竞争性的产权结构、提高产权效率,改善社会环境、提升企业家战略能力,是我国零售企业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年的适应、磨合,多数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已经进入战略扩张期,并且扩张开店速度也明显加快。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咄咄逼人的态势。外资零售企业目前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中国大型零售商,因此大型零售商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未来零售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国际零售业巨头在华战略布局与中国零售企业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零售业巨头在我国已经呈现立体化多纬度战略布局态势 ,将企业在华布局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我国零售企业与国际零售业巨头的差距综合表现在规模、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 ,其原因在于我国零售企业产权效率低下和企业家战略能力短缺。建立竞争性的产权结构、提高产权效率 ,改善社会环境、提升企业家战略能力 ,是我国零售企业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零售企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零售业的一大潮流。国际化是零售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跨国经营是零售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国际市场商机无限,入世为我国零售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契机;国内零售市场的对外开放迫使我国零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促进我国零售企业的跨国发展,政府应从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指导,打破内外贸行业分工,简化“走出去”的审批手续;建立健全各种配套服务措施,加强宏观管理;给予政策扶持,鼓励零售企业向海外发展。而作为零售企业则应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加强联合,扩大规模,培育大型商团;选择适销对路的经营商品范围,突出中国商品特色;正确选择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由近及远、由点及面地向外扩展;加速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入世”十年:零售业对外开放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对我国零售业取得的巨大成绩的认识中,存在着对外资作用一边倒的赞美之辞现象,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外资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正面效应,更应该深刻理解外资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负面效应,取消外资在税收、市场准入、外贸经营权等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地方政府要避免因追求政绩而导致的盲目引资,各界人士要摆脱根深蒂固的轻商情结,并且必须认识到零售业开放虽然最先影响的是零售业,但最终必然会影响到制造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应该抓住机遇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商贸物流渠道体系网点,实施国外抢滩、国内整合的"两头扩网"战略,摆脱传统的"制造业思维"模式,树立"渠道是稀缺资源"、"渠道是经济命脉"的新理念、新思维,充分发挥商贸物流业影响力,推动流程变革和业态创新,将培育、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自主品牌、自主渠道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12.
涂奉军 《中国市场》2008,(2):134-135
随着零售业微利时代的到来,跨国零售巨头纷纷抢摊我国零售市场,我国零售业面对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零售业的对外开放,不仅关系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资零售业在经营理念、技术手段、经营规模、商品价格和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正确地面对现实,采取相应的对策去迎接挑战,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我国零售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Retailers dynamically expand abroad and strategically seek local performance because their business is local. However, knowledg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retail firms’ international strategies to subsidiaries’ local performance is limited. Based on the prominent I/R strategy framework, the authors conceptualize integration/responsiveness as the transfer/local generation of firm-specific advantages and analyze (direct and indirect) paths of varying degrees of I/R via local implementation decisions to performance. Because retailers’ firm-specific advantages have a limited geographic reach, different successful paths are expected in close and distant countries. Empirically, a survey based on face-to-face-interviews with 126 retail CEOs and expansion managers,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nd bootstrapping-based mediation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reveal only indirect paths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y to local performance through local standardization/centralization. Unique insights into the paths of firm? strategy to subsidiary performance emerge, such as important tradeoffs between superior paths in clos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零售企业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呈现出从技术应用向数字赋能转变、从渠道线上化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变、从业务数据化向数据业务化转变、从营销数字化向全面数字化转变以及从大企业主导向大中小企业协同转变的特征,整体上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全面数字化战略规划缺失、数字化基础和能力较弱、需求驱动型供应链支撑不足和企业组织架构改革相对滞后等问题。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理是数字化技术驱动的以消费需求为核心的生产供给体系和流通供给体系的变革,即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线上线下多维立体场景打造、供应链逆向整合、数据资源积累和数据分析能力构建、业务流程再造与组织架构变革构建数字化商业生态系统,打破商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时间与空间限制,重构人货场的关系,提升生产与流通体系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5.
首先界定第四方物流、引领战略和客户旅程地图等概念的内涵,进而针对第四方物流模式、物流企业发展战略及相关的工具模型予以理论溯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全供应链)、物流行业及企业的总体发展概况,并对中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进行扫描;然后从供应链(纵向)发展与管理效能、物流行业(横向)发展与服务效能、物流企业(自身)发展与运营效能三个维度设计了第四方物流企业引领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揭示了当前中国第四方物流企业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客户旅程地图,从"一纵"(供应链发展引领战略)、"一横"(物流业发展引领战略)、"一点"(自身运营发展战略)3个层面构建了中国第四方物流企业"三位一体"引领发展战略,同时提出了加强信息管理、提供品牌服务、提升运营能力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沃尔玛连续50年超常规发展,每隔10年上一级台阶,稳坐零售业第一把交椅,其低价策略、供应链策略、会员制策略等市场竞争战略和效率非常值得借鉴。沃尔玛市场竞争战略的核心是成本领先。  相似文献   

17.
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成长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纲  杨倩 《商业研究》2011,(12):35-39
与国际知名零售企业相比,国内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有效实施自有品牌战略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基于对自有品牌战略实施条件的分析,从零售企业的品牌运营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和管理协同能力三个维度,构建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成长路径分析模型,并提出品牌运营能力主导型和产品研发能力主导型成长路径及其实施战略,并以超市业态为例探讨零售企业对生鲜蔬果类、粮油类和服装类产品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成长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李蕊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9):97-103
2008年以来,外商在我国零售业的投资在规模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动向,引发了业界关于外资迅速扩张是否会造成零售业被外资控制、外资企业是否会抢占内资零售业优势资源等争议性话题,文章分别使用省际面板数据、地区面板数据、业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外资扩张对内资零售企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而言,外商在我国零售业投资的加速扩张,并没有挤占内资零售企业的优势资源,外资零售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并没有对内资零售企业构成明显的就业挤出效应。内资零售企业在面对外资零售企业迅速扩张以及由此带来的竞争压力时,应着力通过跨地区并购、跨行业并购、自愿连锁、内资并购外资等方式壮大自身规模,实现优势资源的重组,发挥规模效应,同时需要反思内资零售业目前联营模式过多、自营模式过少的弊端,通过提高自采比例、培育自有品牌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海啸给汽车行业带来了较大影响。本文讨论了我国综合性汽车流通企业应对危机的发展战略,对于进一步促进汽车流通行业商业模式优化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侯健 《中国市场》2008,(49):63-64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资零售企业大规模地进入,我国零售业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竞争变得日趋激烈。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我国零售市场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国内零售业服务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