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镇江新区为例,借鉴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原理及方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入手,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量化各评价指标,得出该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工程综合效益较好,但经济效益远高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在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促进工程实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镇江新区为例,借鉴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原理及方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入手,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量化各评价指标,得出该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工程综合效益较好,但经济效益远高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在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促进工程实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态农业的本质特征,将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分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子系统;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个3层次、18个具体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科学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计算由各指标权重和无量纲化值构成的线性加权和函数来表示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效益指数,并给出了综合效益的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如何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降低城乡用地矛盾显得非常有现实意义。以山东省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角度选取16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多因素线性加权法对山东省2000~2013年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2006年以来趋势更加明显;(2)从各效益增长幅度和对综合效益的贡献率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3)综合效益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经济效益的提升,且经济效益贡献率与生态效益贡献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山东省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湖南省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对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提出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总目标层为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准则层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指标层为26项;对工程综合效益中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生态效益占65.9%,社会效益占18.5%,经济效益占15.6%;生态效益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湖北省的五个增减挂钩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农户数据,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政府主导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下各项目在挂钩实施前后效益的隶属度。结果显示,政府主导模式下,综合效益隶属度增长幅度一般,社会效益增长最大,生态效益有所下降;市场主导模式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隶属度增长幅度较大,但有较大波动和风险。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市场主导模式下,要建立完善一套规范系统,加强政府在宏观上对项目的关键环节的监督、控制和约束;政府主导模式下,要引入市场机制,弥补政府主导模式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并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提高效率;从项目区的视角,应使政府与市场结合,取长补短,平稳推进。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市农地资源调查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文章分析了2007—2016年10年来鄂尔多斯市农地数量变化情况,同时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入手,对此期间内鄂尔多斯市农地资源利用效益进行测度。[方法]建立鄂尔多斯市农地利用效益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法、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测算。[结果]鄂尔多斯市农地主要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牧草地4种类型,占比分别为2.97%、16.23%、43.81%和31.86%;2007—2016年鄂尔多斯市农地数量逐年上升,以园地增长面积最大,耕地增长面积最小,形成以草地、园地为主,林地、耕地为辅的分布特征;10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呈上升趋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升幅度大于生态效益,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优于生态效益;除社会效益外,鄂尔多斯市农地利用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于2012年皆处于"低谷期",但综合效益整体处于上升态势,4种效益上升斜率逐渐趋于一致,农地利用效益步入稳定上升阶段。[结论]鄂尔多斯市农地利用效率逐渐趋于协调稳定上升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种养分离的农业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为重构种养一体化农业循环链条,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中国生猪养殖场种养一体化现状,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确定了14项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从实证角度对种养一体化农业系统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方法 文章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测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求和的方法对生猪养殖场种养一体化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发现:在评价指标的权重方面,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权重已经高于经济效益权重,说明当下社会更加注重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展;种养一体化农业系统的综合效益值明显高于非种养一体化,小、中、大规模的生猪养殖场种养一体化综合效益值分别是非种养一体化的1.16、1.20和1.17倍;综合效益值随养殖规模扩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养殖规模为1 300头左右时综合效益值最高。结论 虽然种养一体化农业系统的综合效益高于专业化农业生产,但在生猪养殖场种养一体化中仍然存在种养失衡、种养协作微弱等问题,尚未达到系统最优化,因此从种养平衡、养分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沼气工程利用率和优化种植结构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构建毕节市2008-2017年的耕地资源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具体包括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和11个可用指标层。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标准化数据的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每一年的耕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指标得分线性加权求和,得出每一年耕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评价值。对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种效益的协调度进行分析,进行等级划分对照,分析2008-2017年毕节市耕地利用的综合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状况,根据效益评价结果对毕节市的耕地利用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当前农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及应用需要,结合河南省汝州市庙下乡农地整理项目,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农地整理综合效益的层次结构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了农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农地整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景观效益有较大提高,生态效益提高不明显;综合效益提高了34%.该研究对于量化农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和实践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