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006年。茅台货源持续紧缺,带来价格持续上升。茅台出厂价每瓶308元。但53度飞天茅台在各地的市场批发价基本达到了360元-370元,有的地方价格更高,茅台价格出现巨大顺差。从2004到2006年,茅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连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
千年古镇,百年品牌,世代酒乡。位于贵州省仁怀市赤水河畔的茅台镇,群山环峙,地势险要,历来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地带,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自古一派"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景象。当地酿造的"茅台酒",历史悠久,18世纪中叶便有酒坊20家。清道光二十年即公元1840年的产量,高达170吨,文献记载的"茅台春"与"茅台烧春",于20世纪初跻身世界名酒之林。那时的茅台村,酒肆密布,商贾穿行,可谓"风来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香"。  相似文献   

3.
尽管高档酒越来越多,不可否认的是,茅台与五粮液仍然是当今中国高档白酒市场上最具号召力的两大品牌,而两家一直也是白酒行业最吸引眼球的“欢喜冤家”。这里先看一段关于五粮液、茅台在团购领域竞争的文字材料。最近一段时间,在军队系统团购业务占据主导地位的茅台公司,在很多地方开展了一系列“献礼建军八十周年”慰问活动。  相似文献   

4.
《糖烟酒周刊》2006,(16):58-58
对于急功近利的白酒业来说,茅台的步伐似乎有些怠慢。但真正洞悉中国白酒发展进程的人都知道,其实茅台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潜心修炼。2006年,茅台厚积薄发,乘成功涨价的东风,3月.一款针对中高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百年盛世”横空面市,标志着茅台百年品牌文化将续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15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自2011年1月1日起上调茅台出厂价20%。这是茅台在2009年12月发布提高茅台出厂价13%之后再次更大幅度的提价。伴随着白酒行业(尤其是高端白酒)新一轮涨价潮的来临,也出现了人们对“国酒茅台”这一称呼在商标使用上的质疑。“国酒茅台”是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驳回的无效商标,  相似文献   

6.
以茅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贵州茅台)近五年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并与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山西汾酒)进行横向对比,依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找出该企业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6年以来,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价格的不断跳高,标志着中国白酒进入了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朱浪 《糖烟酒周刊》2007,(19):48-49
2006年~2007年,茅台在广东白酒市场上无疑是最为高歌猛进的高档名酒。据来自茅台2006年度经销商大会的数据,2006年1~11月,茅台在广东市场销售488吨,同比增长33.62%.其增长幅度仅次于上海,排名全国第二。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重镇中,上海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是2006年1~11月年销量只有258吨,仅为广东的60%。  相似文献   

9.
郝志杰 《糖烟酒周刊》2007,(30):100-101
古越龙山董事长傅建伟曾经表示,古越龙山要成为黄酒中的茅台。的确,古越龙山目前是黄酒业内公认的第一品牌,但不可否认,与白酒产业中的茅台相比,古越龙山在品牌价值与产业地位上与之还有相当的差距。但通过古越龙山近来一系列“动作”,我们似乎能清晰地勾勒出古越龙山的“高端之路”.也让业内完全有理由为古越龙山的“国酒之路”进行一番畅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丁保祥 《商界》2014,(3):34-39
亏损1.41亿元!水井坊2013年业绩预亏,这是十年来水井坊首次亏损。曾经,水井坊是白酒行业潮头的明星,它用人文与时尚元素打造了一个“超高端”品牌,产品单价远远超过茅台、五粮液,洋河、郎酒、泸州老窖都在它的背影里追赶。  相似文献   

11.
每年元旦和春节的"双节"档期,像茅台、五粮液这样的传统白酒一线品牌都少不了要涨价一回。然而今年"双节"前的白酒市场却显得很不寻常:茅台和五粮液都没有上调价格的计划,而"老大"茅台在厦门的售价更是半年来几乎没有动过。反观二线品牌,泸州老窖、郎酒、水井坊等却纷纷在节前掀起涨价潮。分析人士指出,二线品牌欲跻身一线阵营,是这些品牌掀起涨价潮的主因。  相似文献   

12.
《糖烟酒周刊》2006,(35):10-10
茅台出了年份酒、五粮液出了年份酒、酒鬼出了年份酒……还有更多的知名或不知名的白酒企业也在争着推年份酒。有5年特贡、8年精品、10年陈酿,甚至15年、30年陈酿酒。有人说年份酒纯属概念炒作,因为从产品酿造工艺上极少有企业能把酒贮藏几十年以上的。更别说不成规模的小企业,这样盲目跟风,不属于正常现象。然而,知名企业的年份酒却在白酒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尤其是茅台的30年陈酿,在有的地方卖到3000元以上,依然是需求严重过剩。  相似文献   

13.
川弘 《糖烟酒周刊》2007,(26):98-98
长期以来,在消费者眼中,“茅五剑”一直是中国高档名酒的代名词.代表的是中国白酒最高质量和至高荣誉。近20年来,无论是品牌资产.还是生产规模、上缴税金,五粮液、茅台、剑南春一直高居全国白酒行业前“三甲”。其中,五粮液无论在品牌资产和生产规模、上缴税金上均为首位,茅台在品牌资产上居第二位。剑南春在生产规模上居第二位,入库税金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14.
2002年7月30日,白酒巨鳄茅台正式进军葡萄酒行业,组建了茅台酒厂(集团)昌黎葡萄酒有限公司,这一举措在业内引起普遍关注。在当时外行业资本纷纷进入葡萄酒业的大背景下,茅台这一成功的白酒企业将会为国内葡萄酒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到底白酒的成功运作经验能否复制到葡萄酒上来;昌黎茅台葡萄酒厂能否为茅台集团带来他们所预想的成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5,(3):B033-B035
面对众多白酒在终端的围追堵截,名酒劲旅五粮液、茅台一反保守的常态,公开表示加大对终端的力度。在2004年度销售大会上.五粮液再次强调“三个转变,四个贴近”。强调“经销商销售产品要从一般的批发、分销模式为主转变到以抓终端、抓直销上来”。与往年不同的是,五粮液还调整了返利政策以促使经销商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16.
剩余收益模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简单介绍了剩余收益模型的内涵,并试图运用剩余收益模型,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利用贵州茅台2013年财务数据对贵州茅台有限公司2013年股票价值进行了估价,并对估价结果与同期实际市场价值做比较,得出结论茅台股价在2013年没有被低估并且验证了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上半年国酒茅台依然吸引眼球,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茅台的供不应求、股价猛涨,还有其创新的俱乐部营销模式。设立茅台俱乐部是茅台酒股份公司的战略部署之一,是为传播茅台文化,增进茅台品牌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创新客户关系管理,为服务消费者而设立的非营利性组织。目前茅台在全国批准的俱乐部有云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剩余收益模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简单介绍了剩余收益模型的内涵,并试图运用剩余收益模型,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利用贵州茅台2013年财务数据对贵州茅台有限公司2013年股票价值进行了估价,并对估价结果与同期实际市场价值做比较,得出结论茅台股价在2013年没有被低估并且验证了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9.
白酒涨价演变成了整个行业的风暴,最早的怕是还要追溯到十几年前。在1993年之前,中国八大名酒的价位相差无几。除了茅台之外,八大名酒之间几乎没有档次差别,都在十几元上下徘徊。1993年后,五粮液和茅台的价格猛然上涨到100多元,整个白酒市场由此分化为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康迪 《成功营销》2012,(8):66-67
一款超高端白酒,完全摒弃了传统渠道商发售方式。选用了股东制,由一群完全没有售卖过酒的人进行“圈子传播”。在茅台、五粮液极力撇清白酒与奢侈品的关系之际.另一白酒巨头泸州老窖则高调推出超高端新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