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丸计划”在防止恶意收购的策略中正式名称叫做“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是由美国律师马丁·利普顿于1980年创立的。  相似文献   

2.
“毒丸计划”在防止恶意收购的策略中正式名称叫做“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是由美国律师马丁·利普顿于1980年创立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兼并收购是产权交易的主要形式,收购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该企业股份购买另一个企业(称“目标企业”)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以获得目标企业的控股权。兼并特指一个企业接纳其他企业(目标企业)加入本企业,目标企业解散,接纳方继续存在(称为“存续企业”)。企业兼并是以收购方式进行的,即通过收购目标企业全部股权取得对目标企业百分之百的控制权后,将目标企业解散并入。收购与兼并的区别在于:收购中,收购方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后,或将目标企业解散,也可以不解散,保留其法人地位,让其作为收购方子公司继续存在;而在兼并中…  相似文献   

4.
丁洪 《财会通讯》2009,(3):101-102
一、海信集团收购科龙电器的过程及结果 海信收购科龙被称为国内家电业规模最大、收购资金最多、难度最大的“并购”案,并购企业的规模(被购目标年销售额84亿元)和并购金额(收购金额为9亿元)双双创下了中国家电并购史新高。2006年4月24日,科龙发出了关于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海信空调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补充协议二的公告之后,作为收购方的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之母公司——海信集团正式对外宣布,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以6.8亿元最终完成对格林柯尔持有的科龙股份的收购,股权过户手续计划在2006年5月1日前正式完成。  相似文献   

5.
财经     
《新前程》2006,(7):10-11
美菱集团倒贴3000万转让股份,格力电器近6000万收购关联企业,华为宣布收购“港湾”,SK电讯否认计划斥资入股中国联通,阜国股权再生变局 45.89%股权转让,安康电子转让13%股权 康佳现金全部接纳,中移动斥资1.64亿美元凤凤凰卫视股权,中国联通否认入股邮政储蓄银行。  相似文献   

6.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给予持有者一种在特定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允许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以采用公开发行新股时预留股份、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公司股份等三种方式作为股票来源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7.
影响力:★★★★关注度:★★★☆参政身份:全国政协经济组委员社会职务: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提案: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应当尽快制订反恶意收购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同时还应推进银行并购方面的专门立法,防止游资恶意炒作股价,促进银行业稳定发展,维护金融安全。一旦全流通之后发生恶意收购,将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冲击很大。而目前资本市场上反恶意收购方面的条例还是空白。针对这种情况制订专门的反恶意收购法律法规已迫在眉睫。背景:10年前,为了防止民营企业将银行变成个人小金库,民生银行成立时股权相当分散,股权结构相对复杂。股权分置改革…  相似文献   

8.
附带业绩承诺的股权收购是我国A股并购市场中常见的交易事项。在会计实务操作中,收购方均将附带业绩承诺的股权收购认定为控股合并,并将标的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说明收购方已获得标的公司控制权,这与承诺方(标的公司原股东)在承诺期内拥有标的公司经营管理权的事实之间存在逻辑冲突。本文以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为例,基于对会计准则中“控制”定义三要素的理解与分析得出,由于承诺方在承诺期内拥有标的公司经营管理权等实质性权利,即使收购方在标的公司拥有全部表决权权益,该表决权也是受限制的表决权,而且收购方缺乏实施经营决策权力的能力,因此收购方不能单方控制标的公司,而是和承诺方共同控制标的公司,即附带业绩承诺的股权收购在承诺期内不构成控股合并,而应认定为合营安排。  相似文献   

9.
毒丸计划是反收购的主要手段之一,美国是最早开始的,同样也是最先弃用毒丸术的国家。对于国家来说,毒丸计划可以防止公司被敌意收购,防止行业垄断,促进形成完全竞争行业,甚至可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从毒丸计划的原理展开讨论,从目标公司的角度着重分析和研究毒丸计划对目标公司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瑞 《财会通讯》2021,(16):133-136
借助财务杠杆实现融资并购的杠杆收购模式,以"以小见大"的形式受到诸多中小企业的热捧,而债务融资作为杠杆收购实施的关键,发挥着资金保障作用,股权质押作为债务融资方式之一,因具有融资快、成本低的优势,引起了收购方的注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股权质押融资进行杠杆收购,但这种方式极易导致风险叠加,若缺乏合理有效控制则将会导致杠杆收购成果付诸东流.因此,文章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分析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说明了“现金收购+表决权委托”创新并购的利益诉求和具体并购糢式,计对“现金收购+表决权委托”创新并购模式下收购方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表决权比例和收购方实际拥有的目标公司股权比例不一致的情况,依据会计准则、结合实务案例分析,重点探究如何合理确定合并范围、合并时点、合并入账价值、合并商誉和合并报表少数股东权益等合并财务报表相关问题,建议完善会计准则关于合并范围和合并时点以及合并商誉等规定,明确创新并购下的信息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戴璐 《英才》2005,(6):53-53
敌意收购的风险本就很高,即使换了民间大股东,也不会轻易把公司控制权拱手让人,各种毒丸计划的推出,会让收购代价很高。  相似文献   

13.
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监管趋严,换汇出境难度加大.不少企业都面临着需要支付大额解约费用的情况.但也有企业通过灵活设计交易结构,顺利解决跨境并购的资金支付问题,最终成功实现收购.蓝色光标收购Cogint,Inc.63%股权一案,是通过境外子公司现金+股权支付方式顺利完成交割.中弘股份收购A&K90.5%股权一案,则是通过名义转让境外收购平台股权以实现并购融资,并最终得以顺利交割.  相似文献   

14.
面孔     
《英才》2010,(4):12-12,14
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 3月10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移动已于浦发银行签订股份认购协议:广东移动有条件以现金398亿元人民币收购浦发银行22亿新股。交易完成后,中国移动将通过广东移动持有浦发银行20%的股权.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太股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伊利股份为例,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伊利股权激励计划公布日的市场反映.分析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名为"激励",实为"福利",并针对这一结果,从董事会特征的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股权激励计划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敌意收购中公司反收购策略选择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反收购策略在我国还没有被广泛重视,研究其策略选择与提前采取对策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性的反收购策略可以通过预先设计企业的股权结构、毒丸计划、驱鳖剂条款、降落伞计划、收购收购者、法律诉讼等。主动性的反收购策略比较常见的有白衣骑士、股份回购、定向配售和重估资产等。本文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反收购策略的几点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敌意收购中公司反收购策略选择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崇明  冯雁 《会计之友》2008,(22):81-82
公司反收购策略在我国还没有被广泛重视,研究其策略选择与提前采取对策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性的反收购策略可以通过预先设计企业的股权结构、毒丸计划、驱鳖剂条款、降落伞计划、收购收购者、法律诉讼等。主动性的反收购策略比较常见的有白衣骑士、股份回购、定向配售和重估资产等。本文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反收购策略的几点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就像是TVB制作的经典剧集,传闻中的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收购邵氏股份持有的TVB股权的事件,忽明忽暗,让人颇耐揣摩.  相似文献   

19.
修订后的《公司法》允许股份公司在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以及公司合并和分立决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4种情况下回购公司股份。同时还规定,奖励给公司职工的回购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5%,并应当在1年内转让给职工,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这些规定放松了股份公司股票回购的限制,可以低价回购公司股份,建立“库存股”制度,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推行股权激励机制奠定了法律基础。与此同时,随着目前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化和股票全流通的实现,也将使股票回…  相似文献   

20.
企业购并的深层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中,“acquisidon”一词是“收购”或“购买”的意思。企业购并是指一家企业用现金、股票或其他金融资产购买或收购另一家企业的全部或部分产权。收购的结果或者是实现收购方对被收购方的兼并,即被收购方的全部资产并入收购方企业,前者的法人地位消失;或者是实现收购方对被收购方的控股,即收购方取得对被收购方全部资产的控制权,但后者的法人地位并不消失。如果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产权没有达到控股的程度,就不能称为“acquisidon”,而只能称为投资“inves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