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一家企业最自豪的事情莫过于打破了外国垄断,如此一来,除了能够迅速占领市场之外,强烈的民族情结也会让其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这是一块最好的、永不褪色的广告牌,当然,实现起来难度也最大。凯宫纺机做到了,从最初只生产普通纺机配件的小企业,凯宫用了十年时间成长为国内纺机行业业界龙头、掌握了世界先进的纺机制造工艺,年销售额从最初的几万元飙升至上亿元。“谁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掌握话语权。公司十年的发展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科技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凯宫纺机董事长苏善珍一开始只着眼于产品,希望打破垄断,或许他没料到最好的品牌形象就是这样诞生的。  相似文献   

2.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是一家专门研发高档喷气织机的科技型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和研发新产品,其研发的上下双织轴提花喷气织机,成为生产高档服装面料、高档装饰用布、高档窗帘用布的最理想装备。记者:201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及纺织行业经济出现的回调和发展降速问题,纺机行业也受到影响,万工科技是如何应对这种形势的变化?周平:首先,中国纺机企业必须坚定一个  相似文献   

3.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行业形势下滑趋势,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出现扭转反弹的信号,面对这种"一眼望不到底"的复杂形势,华毅纺机总经理马才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阐释了对于目前纺机行业形势的分析及判断。他表示:在这样的困境中,纺机企业最重要的就是接受磨励,耐心等待,努力练好内功。记者:201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及纺织行业经济出现的回调和发展降速问题,纺机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苏珍珍 《中国纺织》2010,(10):132-132
十年,弹指一挥间。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零配件“家庭作坊式”小厂迅速发展为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端精密纺织机械成套设备——高速精梳机、全自动络简机、电脑粗纱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坚持创新,董事长苏善珍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们坚持诚信为本。”  相似文献   

5.
●他逆向思考,人才换位,产品开发收获奇效;他攻克技术难关,成功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GFA208型自动落筒机,向国内外证明了中国纺机企业的创新实力.八年时间,苏善珍将一个几十万元的普通小厂,发展成销售3亿元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已成凯宫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6.
“虽然化纤行业现在产能比较大,而且库存也相对较高,但是我们公司的化纤机械卖得还不错,比较平稳.据我了解,这些购买新机械的化纤企业,一部分是用于上新产能,另一部分是用于技术改造,而且前者偏多.”一位纺机行业的人士在一次闲聊中这样对记者说道. 而自今年1月开始,化纤行业就呼吁企业降低生产负荷,推迟新装置投产时间,上述纺机行业人士的消息让记者心生疑虑:在前四个月的化纤行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行业的产能情况如何?库存如何?是否有新增产能出现?新上哪些项目?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  相似文献   

7.
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主动权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凯灵纺机的“凯灵”商标喜获“中国驰名商标”,率先在国内纺纱机制造业内获此殊荣。在当前纺织行业倡导注重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的大背景下,凯灵纺机在品牌建设与运作上的突破,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不但有力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启示。日前,本刊记者来到位于“海天佛国、渔城港都”舟山市的凯灵纺机,采访了“凯灵”品牌战略的总设计师徐宏华。《纺织服装周刊》:凯灵纺机为什么要选择走品牌发展道路?徐宏华:中国是制造大国,要实现从制造大…  相似文献   

8.
两会之前,苏善珍最想谈的话题是期待国家给高科技民营企业更多政策支持。江苏凯宫是国内外精梳机方面做得最好的企业之一,由于得到了国家在方方面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以来的经济抛物线下行状态一直延续到今年,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纺织行业整体受到影响,纺机整机企业也普遍处于艰难状况,很多知名的大型企业亦境况不佳。那么,作为纺机配件生产的中小型企业情况又如何呢?记者走访了生产陶瓷配件的苏州京都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对于目前我国纺机行业内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境况进行了了解。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纺织机械行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市场考验,从年初的客户拿现金急等提设备,到现在的延期提货,纺机企业普遍经历了"过山车"的形势。12月13日~14日,由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主办,江苏牛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协办的2012年度全国纺织机械行业生产经营工作座谈会在扬州召开,100余位与会代表就下步经济形势如何发展,纺织及纺机企业如何应对急速变化的市场,企业的发展战略如何调整及纺机协会的协调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高勇,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树田,副理事长吕洪刚,副秘书长兼市场部主任顾平等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纺织机械技术装备作为纺织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纺织科技的重要载体,一直是推动纺织全行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元素。将于2008年7月27日至3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2008",作为一次纺织装备的盛会,让行业企业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机遇,更有难以估测的挑战。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纺机企业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际遇?在纺机展召开前夕,本刊通过走访企业进行系列报道,将全国纺机企业的备战状况呈现给广大读者。本期我们采访了纺机行业的骨干企业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李向杰总经理。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纺机形势不确定因素诸多的情况下,山东日照裕华机械有限公司逆势而上,一季度实现销售紧密纺10余万纱锭,同比增长100%;销售各类摇架60余万纱锭的骄人业绩,与去年同比,在宏观经济形势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较好的经营效益。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日照裕华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彦涛。记者:去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及纺织行业经济出现的回调和发展降速问题,纺机行业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纺织》2009,(12):34-35
来到凯宫机械,见苏善珍的第一面,就听他兴奋地说到:"我们自动络筒机研发成功了。"原来他的创新,一直都在坚持,都在继续。问他对"创新"又有何新的感受,他出乎意料却很真心地说:"创新很辛苦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纺机需求的增长,国外先进纺机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作为中国纺机业最大、最强的企业--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扛起了振兴中国民族纺机业的大旗,代表着″国家队″在世界纺机舞台上拼搏。中纺机的发展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在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合办的″纺机专栏″开通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该集团总经理张杰。记者:纺机业的发展与纺织业密切相关,您对中国纺织业、纺机业的现状和未来作怎样判断?张总: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国纺织业前景乐观,为纺机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从中国纺织业总体发展进程、全球产业分工及竞…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业内专家、企业对紧密纺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给予很高的关注,一些有远见、有经济实力、走高端产品路线的棉纺企业开始投资紧密纺纱项目。面对瑞士立达、德国绪森等外国公司的激烈竞争,我国有科技和装备实力的纺机企业也在加大紧密纺细纱机的开发,浙江凯灵纺机就是其中有代表性一家企业,他们不但成功开发出了国产化的紧密纺细纱机,而且今年元月,还出口到了巴基斯坦,实现了我国同类产品出口零的突破。日前,本刊记者就紧密纺细纱机的开发与生产情况采访了凯灵纺机总经济师徐宏华。记者:据了解,在国内紧密纺细纱机市场上,外国的洋品牌叫得很…  相似文献   

16.
在距离2012年的除夕还有几个月的时候,已经有一些纺机企业提前放假了,从2011年后期的表现来看,纺机企业的销售市场不容乐观。在中央经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在一片悲观的情绪中,纺机行业的2012年将会谱写出怎样的音符?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协会理事长王树田接受本刊记者专访,他表示,"2012年总体形势是乐观的。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纺机行业的生产和市场虽有大幅度的下降,但我始终坚持认为,不要有悲观情绪。"  相似文献   

17.
徐寰 《中国纺织》2010,(6):126-1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八零六工厂(凯灵纺机)是中国纺机业第一个驰名商标“凯灵”的拥有者。作为一家近60年历史的军队高新技术企业,工厂在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生产细纱机、捻线机等纺织机械,二十多年来,产品品种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产品质量意识一直都没有放松,“可靠”、“稳定”成为凯灵纺机的代名词,也使凯灵纺机稳步进入国内纺机生产第一梯队,成为纺纱企业的投资首选。  相似文献   

18.
TAweekly:您如何看待中国纺机业走过的2012?王树田: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对于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乃至中国纺织业而言都是极其艰难的一年。2012年虽然使得纺机行业发展增速放缓,但仍旧保持了稳步的发展状态。TAweekly:2012年中国纺机业取得了哪些成绩?王树田:在2012年,纺织机械行  相似文献   

19.
易芳 《中国纺织》2014,(6):20-21
中国恒天集团,身肩中国纺机“国家队?的荣誉和责任,对行业现状有怎样的应对及战略。怎样坚守又有哪些突破?在中国国际纺机展暨ITMA纺机展开幕之际,记者专访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叶茂新,聆听行业中流砥柱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开栏语:当前,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低迷加速着各行业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作为与纺织技术装备升级直接关联的行业,纺机企业的"危"与"机"也被同时放大。如何根据当前形势,及时调整思路,把握市场机遇,走出经营困境,对纺机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从本期开始,《纺织服装周刊》推出"新形势占先机"系列报道,陆续推出纺机企业在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为纺机企业提供更多的参照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