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年一梦国际化,2004年12月8日是圆联想国际化梦开始的时刻。”联想集团有关人士透露:“国际化的梦想最早可追溯到柳总在位时。柳总不止一次讲,中国要成为世界性的强国,必须有一大批知名的跨国企业,联想就要成为这样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中外管理》2005,(1):47-47
《中外管理》:您如何看待联想今天进入国际化的战略方向选择?联想回归PC业务,从全球看前途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3.
近30年来,中国自主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可圈可点:联想、海尔、华为、青岛啤酒、蒙牛、格力、TCL等著名企业,是中国自主品牌的旗帜和先锋。可以说,国内市场是中国品牌的第一战场,经过在国内市场的多年打拼,这些企业才在国内站稳脚跟。如今,他们面临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国际化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国经济将融入国际化经济之中,经济国际化必然伴随品牌国际化。中国的品牌在守住自己国内市场的同时,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目前,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已经开始起步。但是,与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强势品牌相比,中国几乎所有的品牌都是弱势品牌。  相似文献   

4.
联想发力     
2004年3月26日,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海博格在北京王府饭店交授“五环旗”,宣布联想成为第六期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The 0lympic Partnership Program,简称TOP)。联想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技术转型、服务转型、国际化转型的阶段。在核心技术和海外行销渠道都缺失的情况下,以品牌开路是联想国际化不多的选择之一。成为奥运会TOP,是联想的国际化战略开始发力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5.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5,(11):48-48
柴永森是一块活化石,不仅亲历海尔20余年成长史,也见证了海尔10余年的国际化历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海尔是一面旗帜。与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同步,1998年,已在海尔工作14年的柴永森受命组建海外事业推进本部,将原来集团五个项目的进出口公司整合成一个部门,并兼任海外事业推进本部部长至今。42岁的柴永森可谓海外少帅群体中的老将。业界扬名,是在2002年前后。那个时候,接班人问题困扰着中国企业,长虹少帅辞职、联想选人陷于两难、王选之后方正的最佳人选尚未出现。那个时候海尔远没有现在这样低调,高声地喊出了国际化成绩单,同时也是柴永森的成绩单:2002年,海尔实现海外营业额10亿美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6.
安心 《物流时代》2012,(5):49-50
在收购IBM的PC业务之初,“分而治之”的供应链系统一度成为联想国际化的羁绊。如何将中国区的黄金供应链与海外薄弱的供应链对接,是联想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日前,中国领先的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东软集团在京举办了主题为“形随心动,国际化的新坐标”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次发布会上,东软不仅发布了其2005年策略和未来5—10年的发展战略,同时还向外界公布了更具国际感的新标识和新理念:“超越技术的应用智慧”。按东软董事长兼总裁刘积仁的话说:“东软的国际化进程正在提速”。发布会后,本刊就东软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专访了刘积仁。  相似文献   

8.
2003年底。中国第一代成功企业的榜样TCL出手不凡.收购法国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率先吹响了波澜壮阔的“全球规模”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号角:2004年底。中国新一代优秀企业的楷模联想又挺身而出。一举吞并了美国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进一步掀起了意气风发的中国企业“全球规模”国际化高潮。  相似文献   

9.
许广义  沈楠 《物流科技》2005,28(1):79-81
本文通过对我医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外部国际环境,企业内部结构及核心竞争力的探讨,找出制订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依据,并对国际化战略的制定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帮助企业积极地与跨国公司竞争,更好地实施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10.
张刚 《中外管理》2007,(9):28-28
过早地暴露国际化野心,甚至不惜与巨头们四面交恶,联想意欲何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芬兰是一个仅有550万人口的小国.但又是举世公认的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劳动力少、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芬兰人认识到只有通过全面、深入、有效的国际化建设才能使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永续发展。为此,近年来芬兰政府连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创新国际化的战略文件。如2003年初的《知识、创新与国际化》政策报告、2004年12月的《芬兰科学技术国际化》战略文件和2006年的《科学技术与创新战略》报告。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国际化日益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文章针对重庆市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已有的成绩,分析其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为重庆高校国际化战略的改进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建立在国际学术界关于国际化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国际化的动因、战略与绩效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一个企业国际化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以华为公司的国际化案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在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第一,企业具有战略选择的可能性,企业的国际化需要、国际化机遇和国际化能力,是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三个主要因素;第二,国际化动因、战略与绩效三者呈现出动因决定战略,战略影响绩效,而绩效又反作用于动因并使之发生变化的互动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始于1998年。当年海尔的自有品牌家电在国内市场达到了30%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将要入世,海尔意识到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是首先实现海尔产品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跨越。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构成1.市场进入战略目标市场选择———先难后易。海尔CEO张瑞敏认为,海尔国际化就像是一盘棋,要提高棋艺,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棋找高手。海尔选择的高手是欧洲和美国。欧洲人对中…  相似文献   

15.
乔健 《人力资源》2007,(18):10-13
两年前,联想通过并购IBM的PC业务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从本土企业到跨国企业的转变。这期间联想的业绩到底如何?未来是否值得期待?在国际化变革过程中,其人力资源管理遇到了哪些挑战呢?  相似文献   

16.
早在联想并购壮举发生前两个月,“国际化”就已成为本刊所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在去年11月的年会上即对此话题做了专项调查,结果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三问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大优势是什么?2.企业应当如何思考和定义自己的使命和愿景?3.企业跨国并购决策的主要风险来自何处?2005年,中国企业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初步实现了赢利;华为、中兴凭借自主研发的产品在国际通信设备市场上进入了快速扩张期;中石油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宏观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详细阐述美元、日元和欧元国际化战略路径选择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概括出一国货币国际化应当具备的条件,并结合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提出人民币国际化应当遵循"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三步走"战略,并制定出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踏足国际化的这4年,现任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冀望以"兼容"戴尔的方式改造IBM、成就联想,期间阵痛不止。目前的联想似已陷入僵局,一方面,尽管早已毅然地"去IBM化",但并未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真正建立起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开放、公平竞争环境和更为广阔的市场。中小民营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探寻不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借鉴成功企业的国际化经验,选择适宜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企业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