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通货紧缩及其对企业的危害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现象,是指商品与服务价格普遍的持续的下跌。生产能力过剩导致社会供给大于需求,促使产品与服务价格不断下跌,进而形成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分为无害型与有害型,无害型  相似文献   

2.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现象,是指商品与服务价格普遍的持续的下跌。生产能力过剩导致社会供给大于需求,促使产品与服务价格不断下跌,进而形成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分为无害型与有害型,无害型通货紧缩导致的价格水平下降,常常是由于技术进步加快,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产品价格下降,它将价格水平的下降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融合在一起,会促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金融市场乱相纷呈 尽管暴风骤雨的金融海啸渐行渐远,但是次生金融灾害不断,主权债务危机呈蔓延趋势,国际热钱四处乱窜,大宗商品与贵金属价格持续上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并驾齐驱,货币战争硝烟弥漫,国际金融呈现出百年以来的大乱象.  相似文献   

4.
对“通货膨胀”,很多人都比较熟悉,而对“通货紧缩”则比较陌生。那幺何为“通货紧缩”呢?一般来说,“通货紧缩”作为一种政策,是指缩减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以提高货币的购买力,是一种反通货膨胀对策。通货紧缩意味着货币供应、货币收入的减少和物价水平的下降,以此相伴,  相似文献   

5.
一、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突破口 经济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均衡是相对的,而不均衡则是绝对的.所以,通货紧缩(deflation)与通货膨胀(inflation)一样都是任何一个国家经常发生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上涨,与此相对应,通货紧缩可以被理解为物价的普遍和持续下跌,例如,加拿大货币经济学家戴维·E·W·莱德勒就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下跌和币值上升的一个过程,这种观点和国内经济学界关于通货紧缩的主流观点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6.
正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通货膨胀使企业产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同时企业购进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也呈上涨趋势,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和毛利都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万波 《活力》2009,(12)
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对通货紧缩的看法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货币主义观点,例如弗里德曼有句名言"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说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通货膨胀,那么与此相反,货币供应量减少则导致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8.
周天华  张宇 《价值工程》2012,31(30):168-169
本文通过使用"全面价值论"的观点,找到了国民经济总价值、剩余价值的实时计算指标及度量方法,也就是具体找到了GDP的完善化指标。给出了全面价值的价值规律指导下的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指路明灯。此外,通过全面价值论观点,还找到了符合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定义的"全部商品"的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计算公式,通过全部商品的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的具体计算,可以还原纸币本身的时间价值,使纸币起到实物货币的功能,成为根本治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及金融危机的基本实操。  相似文献   

9.
正通货膨胀是指一个时期的物价普遍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相同数量的货币只能购买较少的商品。关于通货膨胀的起因,经济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有需求拉动论、成本推动论、充分就业论、过多货币发行论等。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投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投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田江海(一)通货膨胀从现象上看是货币供应量过多了,更进一层看,是商品和劳务供不应求的反应。这里的"供"是指有效供给,亦即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供给;这里的"求"是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现实需求。如果全社会形成的货币购买力显著超过商品...  相似文献   

11.
一、通货紧缩对会计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使会计的货币计量基础发生动摇。会计的基本前提之一是货币计量,只有在币值稳定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同时点上的资产的价值才有可比性,不同时期的收入和费用才能进行比较,并计算确定其经营成果,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在通货紧缩条件下,货币本身价值不断上升,货币计量单位本身不断变化,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货币金额不具备可比性,这就动摇了货币计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形势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有:1.通货紧缩明显,有效需求普遍不足。这个问题到1998年下半年已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产成品库存不断增加,流动资金占压严重;市场销售疲软,物价指数连续走低,到1998年底,零售物价指数已持续十五个月,批发物价指数已持续20多个月负增长。致使企业之间盲目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在并非成本降低的情况下明显下降,企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特别是对于如何治理通货膨胀,我们过去有过多次成功的经验,只要从严控…  相似文献   

13.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指物价普遍且持续地上涨,衡量一国通货膨胀状况的指标通常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通货膨胀的出现或恶化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导致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的CPI指数也在不断攀升,2007年更是创下了11年来的最高纪录。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事的高度关注,也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探讨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国际经济评论中频频出现“通货紧缩”这个概念。有报道指出,除了油价由于伊拉克危机有所震荡和上涨,全球商品的价格都在普遍下跌。在东亚地区,日本、香港、中国大陆、台湾,都不同程度地承受到“通货紧缩”的压力。受其影响,当前东亚以至全球经济都面临失业率攀升、就业率下降的问题。究竟什么是通货紧缩?它是如何突然在经济中出现的?其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15.
曾刚 《英才》2013,(5):27-27
货币数量高企和通货膨胀压力将不再是中国未来需要担心的主要问题,日本式的金融风险暴露或通货紧缩才会是真正的威胁。中国广义货币存量M2已达到103.61万亿元,与GDP之比达到200%左右,高于部分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水平,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的担忧。应该说,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如果放诸到一个更大的框架下,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此,我们有如下几点看法:第一,较高的货币总量以及M2/GDP的比率不必然意味着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尽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形势均不容乐观.把通货膨胀放到全球视野中考察,会发现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固有缺陷、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全球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通货膨胀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并不相同,甚至在多数国家受损的同时,也使某些国家可以无偿掠夺别国财富.而损益平衡与国际经济和制度结构有关,一定程度上也是各国政策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正常需要而造成的单位币值降低和以货币计量的商品价格上涨的经济现象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时期,物价的上升不是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而是物价水平全面、普遍、持续的上升。通货膨胀在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时,对于传统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和持续高油价的推动下,近期全球通货膨胀形势有所显现,各主要经济体的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面对这一形势,各国纷纷加快了货币政策紧缩的步伐,各国央行的政策方向已明确地从防止通货紧缩支持经济增长转向了防止通货膨胀.政策调整将对世界经济增长、金融商品市场、汇率稳定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应关注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注意防范商品市场风险;同时,应利用我国当前低通胀的有利时机,加强通货膨胀预期引导,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信誉,增强政策的预见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估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确地测度通货膨胀是认识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状况和制定反通货膨胀政策措施的基础。然而,现在被广泛用来测度通货膨胀的RPI或CPI及其对它的改进与通货膨胀的经济内容不一致。这就使得在这些方法下测度的通货膨胀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实际通货膨胀的状况。于是,本文依据货币数量论提出了一种利用长期识别限制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测度核心通货膨胀的新方法。在这个方法里,核心通货膨胀被定义为货币冲击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从向量自回归模型中识别出来的货币冲击和一般价格水平对货币冲击的反应函数被用来构造RPI或CPI变化率由货币冲击引起的成分,这样测度的核心通货膨胀与货币主义理论下通货膨胀的经济内容完全一致。用这种方法估计1954-2002年间中国核心通货膨胀过程中所提供的经济证据表明,我们对核心通货膨胀的定义和估计方法看起来非常合理。而且,测度的结果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我国历史上每一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普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当一国中大多数商品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则称这个经济经历了通货膨胀过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通胀问题,国家应采取"需求紧缩,共计扩张"相结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