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头岁末,中国书市上出现了两件咄咄“怪事”:《天丹〈论语〉心得》的“热”销;《老徐的博客》的“冷”卖。  相似文献   

2.
跨界徐静蕾     
周岳 《中国企业家》2010,(10):18-18
从《我和爸爸》到《开啦》再到《杜拉拉升职记》,徐静蕾每个脚印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一直称自己为“老徐”的并不老的女人,在人生的舞台上玩得越来越开。拍电影、写博客、出书、办电子杂志,老徐的每一次转身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就像她说的那样:“生活可以有不同的状态,不只一条路是正确的。”在演员、导演、商人之间成功地转换着自己的角色,我想,正是徐静蕾的这种生活态度,成就了今天“徐静蕾”品牌,成就了老徐。  相似文献   

3.
读书     
《长三角》2011,(5)
操盘之王 作为“中国第一博客”、“散户保护神”,带头大哥777是中国股市的一段绚丽传奇,网络上以“带头大哥777”为名的跟风博客多达上百,以“带头大哥777”为名的QQ群最高达到500多个,号称千万“带粉”。  相似文献   

4.
安玉梅 《活力》2013,(15):102-102
最近,在上海书展上,《走你,小五》、《这就是大学》等微博书集中亮相。在博客如日中天的时候催生了一系列像《老徐的博客》《勃客郑渊洁》这样的博客图书,如今,微博成为互联网用户的新宠,大量微博书也应运而生,其中既有名人微博语录这样的出版物,也不乏个人微博书这样的个性化印刷品。  相似文献   

5.
名人博客与博客名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者》2006,(6):104-105
<正>徐静蕾:开博时间:2005-10-25 00:10 网址:http://blog.sina.com.cn/m/xujinglei “博客的意义在于提供给每个人一个相对包容的表达空间,平等的话语权力。”徐静蕾的博客在短短百日期间, 点击量一路攀升至上千万,说是书写了博客史上的一段神话肯定是言过其实,但是它至少从侧面反应了博客这个新的网络工具的影响力。不过,客观地说,徐静蕾这样内涵不足的博客不  相似文献   

6.
开启新营销形式 事实上,“草根传播”的“实践者”远非胡戈一人。那些出身于网络的“草根英雄”,之所以被冠以“英雄”二字,并不是说他们的形象与行为如何崇高,而是在这个信息泛滥、缺乏焦点的节骨眼上,他们通过“出位”的言行抓住时机,成名自己,娱乐大众。与此同时,作为“草根传播“的重要聚居群落,2005年席卷网络的博客热潮更像是一次草根文化的全民大普及,产生了众多吸引千万点击的明星博客。  相似文献   

7.
现任敖汉旗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的徐孝奎同志,5年前曾任敖汉旗大甸子乡乡长。在那儿他一干就是14个年头。在这次“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活动中,老徐特地把大甸子乡王四台村为他入户调查、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帮助民富的第一站。三月的北方,乍暖还寒。当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驱车行驶了100多公里的路程,来到村头时,老徐让司机停下了车,他领着我们步行走向村里。在自家院里院外忙着农活的村民中,有人认出了他,喊了一声:“老乡长来了”,闻声放下活计的村民都亲热地争着同老徐打着招呼。几个岁数大的村民上前陪着老徐和我们一同来到村…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07,(22)
<正>我的好友老徐在自己博客上发了这些文字,真的很有快乐指数,感觉老徐太有才了。文字如下:总裁总是在裁人,老板老是板着脸,总监总在监视人,经理经常没道理,秘书让领导秘密舒服。我知道,你还是要当官。因为当官能成为"富人"!耕种土地的是穷人,买卖土地的是富人;喝酒看度数的是穷人,喝酒看牌子的是富人;写书的是穷人,盗版的是富人;吃家禽的是穷人,吃野兽的是富人;女人给  相似文献   

9.
邓力 《数据》2006,(4):48-49
自从去年与博客打了个照面,以后就被这字眼盯梢了一样:“凤凰网开凤凰博客啦”“、首届中国高校博客大赛”、“迎新年首届博客联欢晚会”。人民网推出强国博客,“两会博客”入驻,网友热荐温总理开博……一片博声中,俺恨不得有蜻蜓的眼神,全方位把“香博博”一览无余。可是,哪能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岁首,张朝阳在清华科技园高调宣布搜狐推出了“搜狐博客开放平台”,即搜狐允许第三方开发的模块嵌入其博客系统,从而丰富搜狐博客内容。张朝阳的目的明确,就是要把搜孤狐打造成为网民上网的第一入口综合性门户网站。“最终中国互联网可能是三家垄断,我相信搜狐是其中之一。”张朝阳如是说。  相似文献   

11.
如果让你在十秒钟之内说出今年互联网最火的名词,你的答案不是“博客”的话,说明你已经落伍了。2005年是中国的“博客大众化”元年。去年下半年,以新浪大张旗鼓地拉来徐静蕾、余华等各界名人“入住”为开端,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纷纷高调进军博客,新浪和搜狐争相推出“首届”中国博客大赛,后者还煞有介事地发布了首份《全球中文博客调查报告》。门户博客一路高歌猛进,在中华大地掀起了全民博客的热潮。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国内博客累计注册用户达到3300多万。相形之下,在国内耕耘数载的专业博客网站,如博客网(Bokee)——前身是博客中…  相似文献   

12.
东方红     
海男 《英才》1998,(12)
1976年9月9日下午,我在父母工作的干校果园的外头,撞上了看果园的唐庄农民老徐头,老徐头一个人在园里搭了窝棚住,每天听一个小收音机,那天老徐头撞见我就咧开嘴哭了,说“娃娃,毛主席他老人家刚才在北京……”他手里还捏着那个小收音机。 1976年我11岁,对毛泽东和周恩来没有什么印象。我们这代人,其实都是通过照片来认识毛泽东的。给我以深刻印象的一张照片是  相似文献   

13.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6,(17):24-24
博客商业化的赛跑已经开始,谁能最先摘得果实? 8月份会成为博客商业化的破冰之月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切似乎朝着拨云见日的方向发展。博客网推出新制定的分成方案名“博客金行”,并获得TCL集团、亚马逊、卓越等第一批广告商的3000万元博  相似文献   

14.
提起博客,一般的人很容易联想到的是“木子美”的性爱日记与“芙蓉姐姐”搔首弄姿的照片,但对于地产圈的人来说,他们更多想到的是“莲花山论剑”(搜房网的博客窗口)与地产博客网中那些精彩的论断与见解,在传统媒体中,人们是无法获取这些信息的。博客到底是什么?只怕能准确说出其意思的人不多。其实“博客”是英文单词的音译,它对应两种单词:一是blogger,指人;二是blog、web log或weblog(又译为网络日志),指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带有链接的出版方式,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它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5.
先人后事     
南方商界朋友老徐、小卢来沈,说来看看咱东北还“有木有”雪.小孟偕我等接风.席间,老徐居然对辽吉黑经济如数家珍,“赞东北人民集体坐滑梯能忍且韧耶”,顿让我等“地主”无地自容.最戏剧情景是老徐提前把单买了,“知道沈阳是中国最牛贫困市,给亲们省点嘛.”如此呵呵地拉黑咱,让豪爽东北爷们儿情何以堪! 这样的桥段易激发“痛点思维”,痛点就是出发点.在中国有四大经济板块,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红利显见,唯东北部仍困在春寒中.英国《经济学人》等外媒对东北经济现象使用了“告急”一词,亦有“唱衰东北”的声音不时传出:最难受的时候过去,更难受的时候还会远吗?当然,更多的人在延颈企踵,即伸长脖子,抬起脚跟,急切盼望东北振而能兴.  相似文献   

16.
李穆  四海 《英才》2007,(11):86-87
做五金生意的老徐有点惆怅,作为网民,试图找个大家探讨生意经的地儿似乎很难,“任何网络都有行业资讯,但好像跟我没什么关系”。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主都有能力去阿里巴巴做个网商,一年几万元的人会门槛,让他们更愿意把钱投在多买一些电脑,再升级一下网站方面。“B2B离我们还有些远”,老徐说。  相似文献   

17.
当年,第一个报道“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的不是传统媒体,而是博客; 前年,对“9·11”事件最生动、最真实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幸存者的博客日记中; 去年,博克大本营Blogger.com所在的Pyra公司被全球著名的《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酷公司”,并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18.
愤怒?怀旧?放松?不管出自怎样的本愿,没人能阻挡这个多元化社会下的游戏向着未知的方向高歌猛进博客写了一年,潘石屹的博客集《潘石屹的博客》出版了。“长江文艺出版社原计划要把我这本博客书做成中国博客的第一书,但还是落在了徐静蕾博客书的后面,中信出版社先推出了徐静营的博客书, 抢了头彩。”潘石屹在一篇博客中写道。徐是明  相似文献   

19.
杨旭 《企业标准化》2006,(11):66-67
博客即blog,是英文weblog的缩写,又称网络日志或网志。如今,随心所欲的博客写手既可以为一个产品提供强有力的宣传,也可以将其摧毁,正可谓“成也博客,败也博客”。这些“博客人”对当今的商界而言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2005十大值得关注的科技趋势”中,博客也超越了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组合,基因医药以及多功能手机等诸多当代科技领域最炙手可热的事物而荣登榜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在Web2.0时代的互联网中,博客(Blog)早已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自从方兴东将博客的感念引入中国,立刻获得网民们的追崇,吸引了极大的眼球,“博客”一词炙手可热。中文“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其实是Web和Log的组合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