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资源经济学角度看物质经济的衰落和知识经济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库普曼斯曾经对“经济学”下过最简单而又最权威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佳利用”的科学。从这个几乎已经为所有的经济学家所普遍接受的定义可以看出,“资源的称在缺性”实际上毋庸置疑地构成了当今经济学理论的共同前提和基本起点,甚至反过来也完全可以说,没有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可能有历史上的和现在的经济学的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生命与他所处的时代休戚与共,骨肉相连。老一代经济学家经历了计划与市场烈火与实践反复的锤炼,他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研究经济学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繁荣经济学理论,与时俱进,兼容并蓄,不断创新,留给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家以良好的精神风范、传统。正如经济学家西蒙所要求的那样:“让世界不要比没有我们时更糟”。这是一种底线。吴敬琏说“经济学家就要回到你的经济学家的位置上来”。事实上,新老两代经济学家,实事求是地在回答中国的改革“要不要市场经济”、“要什么样的市场经济”的问题,经济学家个人的生命同中国的改革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为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繁荣和政策制定水平的提高,普及经济领域的基础知识,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推动着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自本期起,本刊推出“经济人生”专栏,意在通过这一平台,推出100位经济学家、学者,从一个视角介绍其治学成就、思想、理论,以期让更多的经济学人了解他们为中国生产力发展进程所付出的贡献和智慧。  相似文献   

3.
王福重 《新财经》2010,(5):117-117
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作用,比普通人想象得要大得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都有一个经济学的“魔鬼”潜伏着呢  相似文献   

4.
章玉贵 《上海国资》2006,(12):10-10
像他这样个性鲜明对自由市场深信不移而又颇受争议的经济学大师,在经济学家丛林里已日渐稀缺当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语)米尔顿·弗里德曼在2006年11月16日辞世时,即使是弗里德曼的反对者恐怕也无法否认,经济学星空已经因为这位老牌经济学家的离去而有所黯淡。你可以说,弗里德曼死了,但是经济学还会  相似文献   

5.
张为杰 《山东经济》2011,27(3):41-45
对于“经济学究竟是什么”这个元经济学的问题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与哲学家。这既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又是一个哲学问题。在梳理穆勒等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本质观点的基础上,以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经济学的科学性,特别是数学工具的运用对于经济学向自然科学方向迈进所做的贡献做出论述。经济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其研究目的、研究过程受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影响上。经济学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特质,但是经济学的科学性似乎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6.
有一则笑话说,如果一只鹦鹉懂得说“供给”和“需求”,那么它就是经济学家了。当然,这只是指早年的经济学家,现在的经济学家还要能够解释股票为什么会下跌。经济学家给自己的定义是要解释人类的行为,这个定义太宽泛了,以至于世间任何事情都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
乔治·J.斯蒂格勒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与“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并因其在研究工业结构、消费者行为、市场作用和公共调节政策的效果方面所作的贡献而获得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试图梳理斯蒂格勒有关信息经济学及政府管制方面的经济思想,适当分析搜寻理论对就业的影响以及中国的政府管制政策。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大危机,不仅仅是经济的危机,亦是经济学的危机。曾一度被新古典经济学谓之无所不能的自由市场,遭到来自严酷现实的沉重打击。就在罗斯福大力推行“新政”克服经济危机的同时,经济学家们也在苦苦思考解释危机的出路。也许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英国的凯恩斯对经济学进行的一次“大胆的革命”,但同时也给经济学制造了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9.
张卓元 《改革与战略》2010,26(7):182-186
为检阅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中国经济学界的理论进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等权威专家学者主编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已于2010年1月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100名对中国经济学有影响的老中青三代经济学家的理论贡献和学术思想。人本经济学的倡导者之一常修泽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贡献入选《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第2卷)。该书在概括常修泽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贡献时,特别把他提出“人本体制论”,尝试建立“人本经济学”列为第一贡献。现征得常修泽教授的同意,将《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中有关常修泽教授的部分转载,以进一步推动“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邓翔 《环球财经》2009,(8):113-113
森的福利经济学使大写的“人”这一多年来被忽略的研究对象,又重新站到了经济学家的面前,并赋予经济学深刻的道德和伦理取向  相似文献   

11.
“德隆系”树倒猢狲散,在这种危机时刻,身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的魏杰请辞德隆旗下的“新疆屯河”独立董事。为此,魏杰被媒体扣上了“开溜董事”的帽子。因了这一事件,舆论也掀起了对经济学家“公共良心”的讨论。其实早在今年年初,《瞭望东方周刊》就曾发表文章,公开质疑吴敬琏、张维迎等中国知名经济学人背后是否存在“利益集团”。面对媒体的指责和追问,近日吴敬琏公开回应媒体的言论:经济学界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不能把板子打在所有经济学家的屁股上。(见《中国青年报》7月7日) 经济学家借用自己的身份和名望,  相似文献   

12.
“我整日研究的经济学理论,面对这些穷人的现实境遇,显得那第苍白无力。我第一次感到,无视贫困、无视真实世界中人的痛苦与愿望是经济学的失败!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经济学被称为沉闷的科学。如今经济学搬上了电视,使得这门沉闷的学科别开生面,犹如好莱坞影片一样令人眼花了乱。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当代时髦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最近在美国广播公司作了有十个部份的经济讲演,题目叫“自由选择”,接着他又把这套讲演改编摄制成旅行纪录影片,人们从影片上看到了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身穿短袖衬衫,一会儿出现在美丽的香港港口,盛赞这个殖民地政府由于不干预企业而取得了“繁荣”;一会儿站在轮盘赌赌场旁边大谈市场经济的妙用……。  相似文献   

14.
张伟  汪小勤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149-150
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可以解释人类所有的行为,他们运用经济行为模式对其他学科的传统“领地”簪越扩张,进行“经济学帝国主义”,试图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法方代替所有社会科学。但是随着经济学的扩张,经济学的解释力减弱,扩张的边际收益递减;同时,要求的理论创新加大,即边际成本递增。当两者相等时就达到了一种扩张的均衡,由此可以确立经济学的合理边界。  相似文献   

15.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3,(19):15-15
@沉闷的经济学:一位数学家、一位会计师和一位经济学家申请同一份工作。面试官首先问数学家:“2加2等于几?”数学家回答:“不多不少等于4。”会计师说:“通常等于4,但是一般上下10%的浮动。”经济学家突然站起来,关上门,把窗帘拉上低声问面试官:“你想让它等于几?”  相似文献   

16.
“交易费用”范畴的提出、发展和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乖利 《特区经济》2006,(3):341-343
罗纳德.科斯通过“交易费用”范畴和“科斯定理”的提出创立了新制度经济学,开启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科斯之后,一大批新制度经济学家通过“交易费用”范畴的广泛运用和内涵扩展,实现了交易费用理论的一般化,扩展了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范围,阐明了在交易费用为正的现实世界中,制度安排特别是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性———制度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率。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个一般化过程也就是新制度经济学体系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吴季松 《科学决策》2005,(11):16-18
“循环经济”是西方经济学家创意的名词,早期称为“Circular Economy”,后来又叫“Recycling Economy”,作者用了一个不同的英文“Recycle Economics”,“Recycle”实际上是“再循环”的意思,比“Circular”更能反映经济学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第一位剑桥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期的经济学观点弓仆在我国向以人口论著称的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在西方学术界享有颇高声誉.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的凯恩斯把他奉为“第一位剑桥经济学家”;有的学者甚至还认为,如果马尔萨斯能更彻底地分析有...  相似文献   

19.
要懂得穷人的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周来 《科学决策》2005,(12):32-34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获奖演说中的一段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20.
黄灼明 《南方经济》2003,(8):37-37,36
本文高度概括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卓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和“核心”的创新贡献,明确指出卓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实质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资本主义的“特殊”中解放出来,变成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共性范畴和理论,从而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狭义走向广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