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份制改革对国有银行绩效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考察的样本对象,对改制上市是否有助于改进国有商业银行绩效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国有银行的绩效明显低于股份制银行和上市银行,由此得出结论,股份制改革对国有银行绩效的改善效果并不能在短期体现出来,而将在更长的期间内体现出效果.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也加快了改制上市的步伐,文章对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意义、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上市的步骤等进行了全面并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主要是采取多种措施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通过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为上市创造条件。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改制的首要问题是现有巨额不良资产如何在短期内有效处置。而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下降到10%以下,这是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已成为热门话题,尽管对国有银行上市的利弊争议仍在继续,但四大国有银行纷纷加快上市步伐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日前结束的2003年度中国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上,中行首次提出近期发展的新目标:力争在2005年在境内证券市场实现整体上市;工商银行负责人也在不同场合表示:争取在5年内实现内地和香港同时上市;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表示:农行完全有可能在合适时机,实现农行的整体上市;建设银行更是捷足先登,已于2003年2月20日向国务院上报整体上市的方案.在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新当选的政府总理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支持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不言而喻,国有银行改革及上市将成为今后几年我国金融改革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5.
王巨辉 《特区经济》2006,211(8):82-83
如何有效处置不良资产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资产证券化作为市场化的融资工具,有助于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过程,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制、上市进度的加快与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不良资产证券化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进而提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其次,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基本模式,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实施的问题,最后说明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我国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WTO后,众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国有银行面临着震撼性的冲击压力;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全面改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断完善与强化,这就客观上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与创新.作为一种国际潮流,实施内部营销已成为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7.
袁文英 《发展》2004,(10):78-79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各项承诺的兑现,我国的金融体系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也就成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任重而道远,困难重重,争议颇多,影响我国国有银行上市的问题之一是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8.
国有银行上市忙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加快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商业化和市场化改革的进程.2005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以不同的路径相继上市,给其带来了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崭新机遇      ……  相似文献   

9.
四大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后,国家股依然占据绝对控股地位,国有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并未得到解决,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可能有效运作。国有银行今后的股权改革方向是进一步释放国有股权,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洪梅香  魏霞 《产权导刊》2004,(12):48-50
一、国有商业银行为什么要上市 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上市,主要考虑的是要应对入世以后国外银行的冲击,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改善国有银行的效益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6,(1):112-112
有关专家表示,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快推进体制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意义非常重大。2006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会议特别提到“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控机制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2006年将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突破年,主要标志有三个: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和汇率体制改革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上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婕 《新疆财经》2003,(4):36-38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正在积极酝酿中,但国有银行内部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制约国有银行上市的根本问题作了阐述,认为国有资本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从竞争性金融领域退出,要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扩展资金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13.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上市战略也势在必行。在这场复杂而艰难的变革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面临诸如股权结构安排、上市模式及上市地点的选择、公司整体框架的搭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不仅直接决定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以及为此付出的代价,而且也将影响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中国的银行业将全面开放。为应对挑战,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步伐,以借助上市提高资本充足率,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外部监督,提高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平分450亿外汇储备大餐,两家银行的上市之旅正式启程。鉴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和金融系统的重要地位,以及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其改制上市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权保护是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后,股权结构开始实现多元化,国家不再是国有商业银行唯一的所有者。那么如何保护银行的股东权,特别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东权保护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以后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崔龙 《发展》2003,(6):72-73
国有银行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中占绝对比例决定了这一点。对作为目前中国金融业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是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和成功的关键。我们无法想象一旦我们的四大行出了问题,中国的金融和经济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如果不对目前存在诸多问题的四大行尽快进行改革,一旦问题严重到某一程度,将无法挽回,而我国长期(20年左右)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目标也必定不能实现,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因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注定要成为金融改革的主战场。同时,中国成功加入WTO之后,捍卫…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回顾过去,我们发现国有银行的改革道路走的非常艰难。本文介绍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分析了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让大家对这次改革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杜娟 《改革与理论》2002,(10):35-36
加入WTO,中国银行业直接面对的问题就是竞争力问题。中国银行业竞争力不足,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机制不健全,制度改革不到位。要全面提高我国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如何充分利用五年的过渡期,加快改革,迎接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壹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步伐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化改革不仅关系着银行体系的稳定与效率,而且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是与经济体制的渐进式改革相适应的,我国的改革先是从农业  相似文献   

19.
谭雅玲 《西部论丛》2005,(12):59-60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改革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之中,随着建行上市,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国有银行改革的一个主要标志在于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但是仔细观察和冷静分析,似乎有许多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理性思考、有待改革之处。  相似文献   

20.
一、国有商业银行为什么要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上市,主要考虑的是要应对入世以后国外银行的冲击,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改善国有银行的效益水平。根据我们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到2006年底我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金融机构将享受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等的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如果不抓紧时间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上的缺陷、改变经营落后的状况,提高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