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投资与消费失衡对社会利益机制的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吉林 《财经科学》2005,(6):167-173
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实施的高投资、低消费,是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诸多矛盾的一个重要根源,它反映了现时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加重了转型期经济利益机制的缺陷。对于投资与消费的失衡造成社会公平缺失,正当利益机制受损的分析,为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问题的探讨提供了一个值得思索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以河南省数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消费和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程度。分析发现,消费和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三大产业中,投资是第二产业主要驱动因素,而消费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主要驱动因素。由于第二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消费和投资对拉动第二产业增长都比拉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长得快。此外,进一步分析了消费和投资对各次产业中各行业影响程度,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了重大转机,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亟待需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不足;而且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也亟待解决,所以对我国的经济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因此,调整我国以扩大内需为取向的宏观政策还为时过早。我们必须继续采取措施,促进经济的持久增长。  相似文献   

4.
从4万亿投资推动内需计划看中国内需提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下,中国政府提出十大措施,在未来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以刺激经济的政策计划,以扩大内需为主要方式,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不利影响,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通过分析当前扩大内需这项政策的必要性,提出相关政策要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中三大需求作用的实证分析——以天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天津1980~2007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推进天津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从长期来看,天津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消费对同期的天津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投资和出口带动了后一期的经济增长。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其次是投资和出口贸易。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利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促进天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乡居民消费取决于两个视阈的特征:消费波动和消费增长。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促进消费增长,但效果却不理想,而稳定消费作为被忽视的另一个视阈,值得关注吗?本文基于我国省际城乡1985-2011年实际人均消费数据,测度消费增速放缓和消费波动的福利成本,实证分析我国省级城乡层面两种福利成本的大小关系,从定量意义上说明稳定消费为扩大内需不容忽视的新视阈。研究发现,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各省份消费波动的福利成本并不必然远小于消费增速放缓的福利成本,相关参数合理取值范围之内,前者大于后者是更为普遍的情形。因此,稳定消费视阈扩大内需具有不容忽视的政策空间,政府应该在把促进消费增长作为扩大内需工作重点的同时,合理兼顾消费稳定。  相似文献   

7.
陶俊卿  王垠 《时代经贸》2007,5(9X):94-95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新一轮的投资过热,本文首先剖析了导致目前投资过热的原因,然后在分析投资过热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缓解投资过热的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发展了一个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发现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短期关系非常不同于长期关系.相对于其他消费理论分析框架而言,该模型具有明显包容性,并与Granger-Engle非经典时间序列方法成功实现了\"对接\".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永久性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随机游走假说,以及曼昆的λ假说等消费理论或假说,也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解释,或者说上述理论流派或假说都属于特例.实证分析结论不但支持该理论框架,而且比较恰当地刻画出了我国转型经济中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变迁的影响.将消费看成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来源,是解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短期非稳定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框架下也很容易认识到,从长期视野来看,公平与效率本质上存在一致性.对于寻求解决诸如扩大内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约增长方式选择等诸多中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有关发展政策、公共政策和宏观政策等而言,本文不失为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参考基准.  相似文献   

9.
段显明  郭家东 《技术经济》2011,30(10):72-75
利用1985—2009年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对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动态关系以及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的较小波动会对能源消费产生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余亚东  朱兵  陈定江  胡山鹰 《技术经济》2011,30(10):49-53,108
用解耦指数法对基于国内资源开采使用量的中国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耦分析。结果显示:1980—2007年中国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处于相对解耦状态;生物质资源的解耦指数最大,且与经济增长的解耦关系稳定;矿物资源的解耦指数最小,且与经济增长的解耦关系不稳定;"十五"期间,重化工的加速发展使得化石资源和矿物资源与经济增长都处于耦合状态。由此认为:应重视加强矿物资源的管理;对于中国而言,达到较高的相对解耦状态是目前更具现实意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informality dur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urmoil that accompanied the Arab Spring revolution in Egypt. The paper focuses on unprotected employment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it changed by educational level immediately after the January Uprising of 2011. We find that over time and particularly after the revolution, informal employment has increased for both high‐ and low‐educated workers, albeit through different paths: high‐educated worker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stuck in informality, while low‐educated formal workers were more likely to lose their contracts. The increase in informal employment in the wake of the Arab Spring is more pronounced for the high‐educated. The results suggest a high level of rigidity in the Egyptian labour market, even in the wake of the Arab Spring.  相似文献   

12.
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位的、主导的因素,同时,消费需求还是阻止经济剧烈波动的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09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研究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水利投资是农业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水利投资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显著的正向滞后效应,在水利投资后的第5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最后,针对我国水利投资的方向和渠道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模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解宇  常云昆 《财经研究》2005,31(8):111-123
建立在基数法框架上的转移支付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全国经济发展以及西部开发的需要,公式化、规范化是转移支付的必然方向.文章在因素法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提出一个均等化公式,对我国现今的转移支付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应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方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金融危机为契机,研究了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部分宏观经济数据,分析了目前宏观经济在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的现实情况及发展趋势,尤其是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的方式指出三驾马车的动力不足之处,提出了带动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6.
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目前到了收尾盘点阶段,如此规模的政府投资除了满足社会公共品需要外,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如何是大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因而关于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政府投资乘数大小作为衡量政府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和基本工具,对其进行具体研究有利于增强和改进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等路径并运用生产函数法对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投资乘数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拉动作用,但同时也发现政府投资产出弹性小于非政府投资的产出弹性,在一定范围内同等数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低于非政府投资。  相似文献   

17.
战明华  史晋川 《财经研究》2005,31(8):18-28,123
文章在考虑投资时滞的情况下分析了两种不同的信贷规则对经济的动态影响,相位图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促进增长的目标下,信贷增长与消费波动同向,经济将趋于收敛;在消除通胀的目标下,信贷增长与消费波动反向,经济将趋于发散。对我国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信贷变化与消费呈正相关关系且具有戈氏因果关系的特征,表明我国的信贷规则目标是以促进增长为主。同时,信贷相对于投资不具有超外生性的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信贷规则的变化,信贷对投资的影响需要重新进行评估。最后,从实现稳定增长的角度出发,货币政策应同时关注信贷与货币供应量,且信贷政策的目标主要应是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河南与全国对比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学术界早已有所认识,当前的问題是如何把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用定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变量参数的选择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人力资本存量为主要参数,通过构建模型,与全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河南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低于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缺乏规模经济性,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较大。为使河南经济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快以实物资本投资为主向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相协调方向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实现河南在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19.
以东部地区典型省份为代表,从投资角度出发,通过划分不同的投资形态,实证研究了不同投资形态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首先,江苏经济增长与不同投资形态的协整分析表明,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次,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不同滞后期的投资形态与GDP之间互动关系存在差异;最后,分析了1983—2009年间不同投资形态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东部地区利用不同投资形态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利用1989—2009年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数据,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某种均衡关系,且R&D投入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R&D投入的拉动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