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根据承接产业转移在承接地所带来的影响,从资本聚集、劳动力聚集和产业结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承接产业转移,探讨了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卿珏 《企业活力》2007,(7):58-59
<正>产业的国际转移,作为当代和今后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长期趋势,无疑将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组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机遇和陷阱,相应制定我国产业发展的策略,已成为顺利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现代化之关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入手,以跨国公司为纽带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分析了两者的共同理论基础、经济动因,发展趋势,并说明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对于迅猛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作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文章就此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上海市1992年~2009年的GDP与上海市技术转移的数据,对上海市经济增长与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上海市科技专利授权数、专利交易金额对经济增长的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经济的增长对科技的研发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娅 《经济界》2010,(4):74-77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东部地区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集聚在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了向外转移的“双向需求”,一方面通过向西部转移产业,东部地区可以不断向国际分工体系高端环节攀升,实现自身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可以将国际产业链转移模式运用到我国的区际产业转移战略中,延伸在国内的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在区域间的传递和转移,拉动中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以产业转移来协调产业升级、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指的是生产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决定生产要素利用方式与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转变生产要素利用方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实现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发展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9.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技术的推动,形成了新一轮的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我国成为发达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0.
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利 《企业技术开发》2007,26(10):46-48
文章给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数学模型,测算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视角,通过对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分析,构建了技术转移综合指数(TTI);运用适应性分析、回归分析、协整分析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总结国际产业转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阿瑟·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论、邓宁的国际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对指导我国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具有局限性,提出应用价值链思想来指导中国服务业的国际转移.  相似文献   

13.
叶迪 《企业导报》2014,(2):24-24,31
为解释国际产业转移,众多经济学家通过艰苦卓绝的研究工作,得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这些理论可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理论,国际产业转移方式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的效应理论等。但这些理论却不尽一致甚至相互冲突。本文力图将国际产业转移动因、转移方式与企业的类型加以分类和匹配,以更加精确地解释国际产业转移与本土企业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于达一问题多年来一直在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的很多人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较为典型的观点是从一些基本国情出发的(本文称之为“国情论”)。它认为:中国的国情特点是人多,工业技术水平相当落后,在高技术产业上要想完全赶上西方工业化国家困难很大,也不一定能在短期内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反而会影响其它产业发展且带来就业压力等,不如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数据得出: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及转移速度对来自不同的正交反应冲击是不同的,且来自货币供给对劳动力转移产生正影响,但对劳动力转移速率产生先正后负再正渐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企业开始大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OEM模式参与国际分工。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原有的大量品牌消失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也难以实现破局。本文分析了自主品牌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并研究了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提出了对策和政策建议。自主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价值链普遍表现为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吴向阳  张耘  毕娟 《经济界》2009,(1):32-38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北京的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促进了产业规模的扩大,提高了产业在全国的竞争能力,提高了产业的平均技术水平。但是,对也正在把产业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一定程度上威胁产业安全,技术外溢效应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8.
何宜庆  徐卫华 《财会月刊》2017,(12):102-107
本文利用熵权法得到我国1997~2014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的金融深化和科技创新综合指数,然后以金融深化作为门槛变量,对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对我国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金融深化水平分别达到相应的门槛值时,金融深化都能够支撑科技创新推动第一、第三产业增长;2对于全国或是中西部地区,当金融深化水平达到门槛值时,金融深化都能支撑科技创新推动第二产业增长,而对于东部地区,金融深化不能支撑科技创新推动第二产业增长;3要想发挥金融深化对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所需的金融深化门槛值均随着产业层次的提升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论发展国际物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传统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文章就国际物流与外贸经济有关的问题作出分析和阐述,并提出相关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北京的目标,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为此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催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下.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前瞻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级制造业.为此,比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拓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