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金融工程学科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金融工程引入我国不久,但它对我国金融研究和教学的影响十分重大,现在有不少大学开始了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有的大学还开办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和硕士博士培养点,但对金融工程的学科体系构建一直未能达成共识.本文希望通过对金融工程特点和研究范围的分析,构建一个较为清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风起云涌,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内生力量.本文在谈及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与现行分业经营监管这一问题时,本人认为有必要对金融创新重新释义,把降低金融变易成本的创新和金融监管方式的创新朴充进去,分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交易成本、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并就当前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金融深化进程中的金融控制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追求,金融风险是实现金融深化进程中的客观存在,提升金融控制力可以控制金融深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和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优化金融自由化顺序是最大的金融控制力,建立具有动态适应性的金融制度是金融控制力的制度保障.完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和调控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建设、实现金融监管与金融结构的高层级均衡、加强金融机构产权改革、建立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等措施可以提升金融控制力.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政策与法规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荣 《财经科学》2004,(6):53-57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增长存在强相关关系,积极引导、有效调控房地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房地产金融政策与法规一方面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同时它们又构成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房地产金融政策与法规角度探讨房地产业发展,对于解决当前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金融工程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对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结合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在借鉴美国各大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财经类院校的优势和特点,探讨中国财经类院校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陈涵 《经济师》2009,(10):181-182
广东省是全国的金融大省,各项金融业绝对量指标位居全国首位,但从衡量金融业产业地位的指标——金融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看,广东省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广东省在金融大省的基础上提出打造金融强省的口号,在金融混业经营成为趋势的环境下,以建立Financial Mall为起步,整合省内的金融资源,做大做强广东省的金融产业。文章对广东省打造Financial Mall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探讨,并设计有关Financial Mall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的经营制度和监管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我国金融整合发展对金融经营制度和监管制度提出的挑战,认为随着金融整合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经营制度由分业经营走向综合化经营是必然的趋势,但各国金融经营制度的多样性表明,严格的或纯粹的分业经营和完全的混业经营都是少见的.与我国金融整合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要进行渐进式改革,以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和维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融是政府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而金融运行状态构成了政府的政治约束,在利益的驱使下政府成为了决定金融安全状态的主导因素之一.政府既影响金融生存的环境,又直接作用金融体系、参与金融活动.本文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政府影响和维护金融安全的主要路径和方式,认为我国政府行为导致了很多金融风险但又通过实质担保提供了安全屏障,其中中央政府是安全维护的主导者,目前制度变迁手段在安全维护方面的作用正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9.
金融创新与发展我国虚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和金融日益深化,以资本证券化和以金融衍生工具为标志的金融创新不断进步,进一步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目前其总体规模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本文在论述金融创新和虚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联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发展我国虚拟经济的对策与建议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融压抑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它与贸易开放及金融开放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施对外开放时都遇到了金融压抑程度的最优决定问题.本文从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的一般实际出发,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的内生关系,深入探讨了中国的金融压抑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国际金融组织在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以及金融危机处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考察和分析后,笔者剖析了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政策演变过程和经济理念,并对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2.
奚宾 《时代经贸》2013,(4):126-12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人才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我国高校金融人才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金融人才的结构和质量,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进行包括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考核体系和就业实践等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满足现代金融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实现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融产品的个人需求及其市场细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个人金融产品的宏观环境,认为个人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商业银行为了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同时有效利用自身的资源,就需要对金融客户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差别化的金融产品.本文根据我国的经济特点,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个人金融产品市场细分的实践,采用了家庭生命周期和社会收入阶层作为细分变量,将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七阶段,将社会收入阶层分为四阶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行改革的三种推动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银行改革的三种推动力量假说.我国银行改革的实质是中央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决定了国有金融制度安排.在地方政府和民间部门的共同作用下,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成本上升导致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件随着经济转型,三种推动力量的此消彼长将最终推动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下的银行体系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关于金融工具分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货币金融统计之有关国际标准为依据,结合中国实际对金融工具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以下方面形成自己的看法:(1)对金融交易应该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分类原则的核心在于处理好若干关系;(3)分类统计改革的关键是弄清楚有关国际标准的要求以及我国与之存在的差距;(4)中国金融工具分类统计面临着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刘香 《经济研究导刊》2012,(20):253-254
当今,我国金融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我国高校每年有大批的金融专业学生毕业,但金融企业却面临专业人才饥荒、金融专业人才紧缺。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结构难以满足金融部门对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因此,从金融企业人才需求特质入手,分析了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金融体系对内需支持不足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信贷的快速增长并不能表明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间接融资的结构偏离和直接融资的发展滞后都不利于内需的持续稳定扩大.要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从根本上扩大内需,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我国金融体制的效率以积极支持内需的扩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一味强调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认识提出质疑.文章认为:相对于中央银行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言,央行的独立性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我国央行独立性地位的选择,不应该脱离中国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的制度环境;由于在实际的机构设置和对金融技术的垄断力方面占有优势位置,我国央行事实上的独立性水平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低;如何解决央行决策的随意性和波动性比简单强调央行的独立性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存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的低息时代,券商集合理财、基金、信托、委托贷款和外汇衍生产品等受到了广大个人客户的追捧,未来我国个人金融市场将会出现一些显著变化.银行网点的交易功能不断弱化,而变成金融产品的销售中心.我国金融业将呈现出"分业经营,混业服务"的新模式,金融市场格局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国际收支弹性理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导出M-L条件验证公式及易于计算的进出口需求弹性实证公式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进出商品的需求弹性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完全支持国际收支弹性理论,并显示我国对整个世界商品市场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不满足M-L条件.因此,若人民币升值不但不会减少我国的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反而会扩大收支差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