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引言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邮政行业使用计算机进行制单已经是一种趋势。1994年6月,北京邮政中心局与北京曼迪电子科技开发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深受职工欢迎的《火车押运制单系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业务量的增长,原系统在各个方面逐渐显现出不足,...  相似文献   

2.
沈阳邮政枢纽工程为国家重点工程,也是沈阳市的重点工程。经过三年半的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现已竣工投产。沈阳邮政枢纽毗邻沈阳新北站,占地面积达46906平方米,工程投资5650万元。其中分拣中心大楼占地21516平方米,大楼内装备了国内成熟先进的设备,工艺设备总投资800万元。目前,分拣中心大楼内安装有:包裹分拣机、刷件分拣机、推式悬挂输送机、胶带输送机、斜带分拣机、链板机、斗式提升机、活  相似文献   

3.
全国第一个机械化的邮政枢纽——广州邮政枢纽建成已经10多年了。在这10多年里,由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邮政业务发展迅猛,邮政生产依靠技术进步、走机械化自动化的道路已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在这种形势下,邮电部选择广州邮政枢纽作为邮政枢纽技术改造的第一个试点,1989年4月批准立项,1990年6月批准初步设计方案并列为邮电部重点工程。主体工程由部、省投资。改造枢纽供配电系统和电话通讯系统、新建无线对讲生产调度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邮政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快了邮政通信枢纽的建设。“七·五”期间,我国已有17座邮政枢纽相继建成投产。按照规划,“八五”期间,省会邮政枢纽将全部建成。如何管好用好邮政枢纽,充分发挥其在邮政通信中的枢纽作用提高投资效益是各地邮政枢纽管理部门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管好用好枢纽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运用系统方法处理各种关系,以解决枢纽管理中遇到的各种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转运工作手工操作工效低,用计算机进行路单的数据管理已是目前企业管理的客观需要。邮运制单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其结构、功能、特点、应用等进行了介绍,使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邮政生产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西南最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全国一级邮件处理中心——成都邮政通信枢纽中心,将安装一系列先进技术设备,使之成为全国最先进的邮政通信枢纽之一。 该枢纽中心从1989年3月底,将安装彩色工业电视系统。由微机遥控32套摄像机,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目前,我国已有23处邮政枢纽建成并相继投产。建设邮政枢纽使邮政通信的技术设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回过头来看,已建成的各邮政枢纽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1.转运车间场地不足,有的邮政枢纽投产不到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邮政通信枢纽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姚燮煌一、邮政枢纽建设历程我国邮政通信枢纽(以下简称邮政枢纽)建设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1、局房利旧扩建时期1949年10自1日新中国成立后,邮政通信发展很快,实物的处理和传递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场地。50年代到60...  相似文献   

9.
提高邮政枢纽劳动生产率之我见沈阳市邮政局张俊山自1982年广州邮政枢纽建成投产后,10多年来,已有35处部管邮政枢纽建成并相继投产。邮政枢纽的建成投产,改善了邮政生产作业环境和场地,减轻了繁琐的手工操作和笨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已建成的邮政枢纽在管理和...  相似文献   

10.
邮政枢纽是邮政通信企业处理邮件的中心,如何搞好邮政枢纽建设,关系到邮政全程全网通信能力的提高,影响着邮件的传递速度和质量。同时,邮政枢纽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高低还标志着一个国家在邮政通信生产领域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特别是在当前,随着改革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邮政生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呼和浩特市邮政局李世秀王志良一、概述“呼和浩特邮政生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由呼和浩特市邮政局、沈阳邮政科研所、北大方正集团内蒙古分公司联合研制、开发,是“呼和浩特邮政业务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期工程。从1995年5月做...  相似文献   

12.
王平 《中国邮政》1996,(12):16-17
对邮政枢纽粉尘污染问题的探讨重庆邮电学院邮政工程系王平一、邮政枢纽中粉尘的产生及危害进入90年代后,随着邮电通信事业的高速发展,邮政部门在邮政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信函自动分拣机、包裹分拣机、扁平邮件分拣机等设备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邮政生产的...  相似文献   

13.
条形码标签贴用情况调查与分析郑州市邮政局徐红条形码标签应用于邮政领域,始于80年代后期。从第一台挂号邮件电子扫描登单机问世,发展到今天的挂号邮件抄登系统与干线邮路微机联网制单,把分拣员从枯燥乏味的机械式劳作中解脱出来终于由可能变成现实。根据邮部字(1...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站前西侧,将兴建我国邮政通信中心——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北京邮政通信枢纽。目前,这项工程的土建初步设计已通过审查。北京邮政枢纽是全国邮政通信的中心,也是我国同世界各国邮政交往的中心。当前,北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邮政部门近年来研究开发的微机制单系统类型繁多、版本不同、数据规范不严密以及火车押运移动作业等特殊情况。结合转运、押运生产流程和国家局2000年15号件布置的三大干线制单联网任务及初步设计方案。采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论证分析,兼顾各局现有系统的适用性、经济性以及先进性,提出一套利用数据转换和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移动联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郑州邮政枢纽电视监控系统郑州市邮政局何伍祥一、概述郑州邮局地处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处,是全国最大的邮件转口局之一,工作非常繁忙。为了改善和提高郑州邮政枢纽的生产管理能力,满足指挥调度的需要,在邮政总局的支持和组织下,结合郑州邮政枢纽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7.
0年代,全国兴建了一批规模不等的邮政枢纽(或邮件处理中心),对改变当时邮政极其落后的面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邮件业务量迅猛增长,运输手段呈现出多元化,由此促成了新一轮邮政枢纽的建设。对于这一轮邮政枢纽的建设,笔者提出...  相似文献   

18.
走近“大平面”———合肥邮政通信枢纽介绍陈飞彭少华合肥邮政通信枢纽是全国第一个以“大平面”为布局的邮政通信枢纽。它于1994年10月破土动工,历经两年多的建设,于1997年5月投入使用,1998年1月通过正式验收。为了让关心合肥“大平面”的邮政同仁对...  相似文献   

19.
合肥邮政通信枢纽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会审我国第一个采用大平面工艺布局的合肥邮政通信枢纽工程,于1994年6月17日通过了由邮政总局组织的初步设计会审,从而使工程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合肥邮政通信枢纽工程于1988年经邮电部批准正式立项。在前期工作中,受到了...  相似文献   

20.
对邮政枢纽转运车间运用离散系统仿真技术建模及建模后的运行状况进行了系统描述、论证和评估,并提出了具体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