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岗 《商》2015,(3):195
税收法定主义作为法治国家在财税制度方面的首要表现而广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和推崇。我国当前的税收条例多数由国务院根据人大常委会授权来实施,显然与税收法定主义存在巨大差距,亦不符合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的国家方略。针对这一问题,新修改的《立法法》对税收法定的原则做出了有效规范,规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然而,政策有了,如何贯彻实施仍值得研究。本文试图从税收法定主义本身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征税权的现状,对全面落实税收法定主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伯玉 《商业时代》2005,(29):43-43
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则。它肇始于英国,现已为当今各国所公认,其基本精神在各国宪法或税法中都有体现。税收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税收主体必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征税;纳税主体必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纳税,其具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税种法定、税收要素法定、程序法定。我国宪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中都有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在即将制定的税收基本法中亦应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税收法定原则的主要是由课税要素法定主义、课税要素明确主义、税务机关依法稽征等组成。然而在我国的实际征税中,税收法定原则并未得到严格的遵守。本文通过对税收法定原则的阐述,指出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社会现象,最后指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对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纠正,比如授权立法规范性差,税收征收过程中计划征收模式及一些地方政府滥用税收优惠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4.
《商》2015,(16)
税收法定原则是我国税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通过详述我国税收法定原则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等,分析了税收法定原则在法律位阶、立法权限以及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以便更好的对其加以完善和落实,做到对我国基本人权的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5.
一、物业行业税收的法理分析 (一)税收法定 税收法定主义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适用的税收基本原则,所有税收活动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我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是物业服务行业税收法定原则的宪法根据.  相似文献   

6.
完善税收立法对实现税收法定原则,加快我国依法治税的进程,维护我国税收法律规范的权威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税收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促进税收法定原则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物业行业税收的法理分析(一)税收法定税收法定主义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适用的税收基本原则,所有税收活动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我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是物业服务行业税收法定原则的宪法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条规定:税收的开征、  相似文献   

8.
税收法定是调整和规范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最高原则,是实现税收法治的基本要求,贯穿税收法治全过程。目前,我国贯彻税收法定中存在着宪法中缺失税收法定条款、税法体系整体立法层次不高、税收行政执法约束有待加强、税法监督制约机制欠缺等现实问题。为全面落实税收法定,推进依法治税进程,应健全税收立法机制,强化税收执法约束,完善税法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亦秋 《消费导刊》2014,(8):216-216
现代的法治社会中,税收法的本质是对纳税人的权利之保护及对国家的征税权力之限制。目前,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以及在税收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折射出我国税收法定及其基本精神的缺失。随着国五条的颁布与实施,民众要求“税收法定”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试从税收法定的概念入手阐明将税收法定主义写入宪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吴清 《商业会计》2023,(6):101-104
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可以降低企业的制度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助于企业抓住RCEP提供的发展机遇,获得新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税收营商环境存在税收法治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效果有待改善、协同治税机制有待推进等问题,需要结合RCEP区域发展的背景,通过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提高税收法治化程度,以纳税人为中心、改善纳税服务质量和效果,打破信息壁垒、推进协同治税机制等路径优化我国税收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1.
It is often feared that tax competition might lead to a “race to the bottom” and that the consequence of a reduction in tax rates on capital income would be shrinking capital income tax revenues and difficulties for national governments to perform their usual tasks. The following paper analyses what happened to tax revenues in a number of OECD countries. It turns out that taxes on capital income contribute to the financing of public expenditure to a more or less unchanged extent; nor are the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level and structure of total tax revenues.   相似文献   

12.
何杨  徐润 《财贸经济》2016,(6):35-50
双边税收协定是国与国之间为了避免双重征税而签订的协议,但却往往被第三国滥用于避税目的,与避税地进行税收情报交换是为了更好地打击跨国避税,但实际效果如何尚不明确.我国到目前为止已经与101个国家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并且在短短5年内和世界上主要避税地签订了税收情报交换协定.本文构建了涵盖78个投资国和238个被投资国2001-2013年的数据库,就双边税收协定和税收情报交换对跨国公司避税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跨国投资者确实会将有价证券资产转移至没有签订税收情报交换协定的国家,尤其是那些与被投资国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的国家.例如,某国与避税地签订税收情报交换协定后,该国转移到避税地的有价证券资产平均下降了30.39%.我国较为广泛的双边税收协定网络和与避税地进行的税收情报交换对于打击跨国避税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Low tax morale is associated with domestic tax evasion. We find evidence of cross-border equity flows designed to evade taxes in low tax morale countries. Using Foreign Portfolio Equity Investment (FPI) flows into 21 OECD countries from 138 source countries and an index of tax morale from the World Value Survey (WVS), we show that individuals in countries with low tax morale engage in tax evasion via roundtripping through tax havens. This allows them to benefit from differential taxes applied to foreign investors vis-a-vis domestic investors. Our results remain robust to various measures of tax morale and distinct subsamples.  相似文献   

14.
增值税既能有效地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又具有税收中性的特征,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虽然增值税是价外税,但由于税负转嫁的不完全性等因素,出于企业合法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其税务筹划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纳税人身份的选择空间、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和销售方式的选择规定等,给纳税人进行增值税税务筹划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空间.纳税人可以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满足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条件,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  相似文献   

15.
企业纳税筹划的研究,对提高企业依法纳税意识,净化税收法制环境,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以及实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纳税筹划的方法主要有税率式纳税筹划、税额式纳税筹划、税基式纳税筹划等方式。企业在实际制定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时,应将重点放在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和降低税率方面,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三种筹划方式综合起来运用,从而努力做到依法纳税与合理避税的协调统一,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Tax transparency     
《Business Horizons》2013,56(5):543-549
As increasing pressures on government budgets lead to austerity measures, a growing number of protesters, corporate watchdog groups, and policymakers are shining the light on worldwide corporate tax avoidance. Current and proposed disclosures at the entity and country levels will pull back the veil of tax secrecy and inevitably prompt more regulatory and tax authority oversight. These disclosures could also lead to damning front-page stories and, ultimately, tax code reform. This first installment of Accounting Matters takes a close look at what tax transparency may mean for U.S. multinationals in the coming year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officers and owners to manage tax and reputational risks through U.S. and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7.
纳税筹划是企业为达到延缓税负或减轻税收负担,充分利用税法中提供的一切优惠条件的合法经济行为。施工企业实施纳税筹划,主要是针对企业在营运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业务收益,采取合理、合法的技术手段进行节税筹划。施工企业只要纳税筹划得当,用好用足国家各种税收政策,可以合理合法地节税,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政府行政改革的进度,强化工作理念的完善,不断提高政府廉政建设,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逐步建立起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营改増后税收遵从成本影响因素发生了变化,税制因素更为复杂,税法环境趋向严格,征管衔接不畅。按照中央的整体工作部署,税务部门应不断地优化税收征收管理和规范纳税行为,转变税务机关的服务工作的理念,提高纳税服务管理的工作质量,推动纳税服务工作的全面发展,进而为纳税人提供更为高效和优质的纳税服务,提高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潘文轩 《商业研究》2013,(1):145-150
由于"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税负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部分试点企业税负不减反增并非反常现象,适用增值税税率过高、企业中间投入比率偏低、固定资产更新周期较长、改革试点范围有限、获得增值税发票困难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局部性的矛盾,部分试点企业税负增加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切忌夸大,也不应单纯以企业税负变化作为评价"营改增"成效的标准。应对部分试点企业税负增加问题,当务之急是实施过渡性的财政补贴政策与解决增值税发票获取上的技术难题。从长期看,适时扩大"营改增"范围、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与结构是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20.
金税三期工程(以下简称“金三”)是提高税收征管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评估了“金三”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1)“金三”显著提高了纳税遵从度,促进了“应收尽收”;(2)“金三”促进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提高了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比例,促进了“应享尽享”;(3)虽然提高纳税遵从会使一部分税收不遵从企业实际税负上升,但促进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能够使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减轻税负,在两者的作用下,“金三”没有对企业总体税负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论证了“金三”的双重效应,一方面优化信息系统,提高纳税遵从度,另一方面提升纳税服务质量,促进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