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仅次于独联体的世界第二亚麻工业大国,亚麻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我国亚麻纺织企业逐步实施多渠道、多元化、多口岸的外销战略,已开通了进入美国、西欧、巴西、台湾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渠道,亚麻制品已远销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充分运用有利条件,稳定扩大中南部、西部老麻区,发展东部新麻区,开发北部新麻区,提高亚麻质量,扩大种植面积,不断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上档升级,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使亚麻产业成为黑龙江省种植业走向世界,增收创汇的龙头产业。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共和国的诞生,1950年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哈尔滨亚麻集团有限公司前身)的建立,结束了我国没有亚麻纺织工业的历史。虽然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整个发展历程只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但四十多年来,我国亚麻纺织工业和世界亚麻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共性问题,那就是来自市场的日益严峻的竞争挑战。目前,世界上亚麻的生产能力为80万锭,具体分布为欧洲20万锭,中国20万锭,俄罗斯40万锭。美国和西欧是世界两大亚麻消费市场。其中美国以  相似文献   

4.
亚麻材料壁面装饰艺术如何适应当代室内装饰的流行时尚风格,是装饰材料艺术设计的新课题,采用亚麻材料的现代室内装饰艺术品。特别是具有丰富材质变化的艺术品,从而共同构成和谐、自然而有变化的装饰整体,传达特定室内装饰风格,亚麻材料壁饰一方面其画面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丰富表现力;另一方面传统亚麻材料壁饰材质变化的表面肌理和单调的装潢形式,使亚麻材料壁饰重新成为现代室内装饰元素的根本途径在于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李平  王作铁  李明  余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92-193,2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得到社会普遍重视。很多学者也把产业发展与价值链的发展相结合,为中国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与借鉴意义。黑龙江省独有的亚麻资源的发展,使得亚麻产业得到社会和学术研究群体的重视,目前,亚麻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突破阶段,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研究亚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亚麻纤维属亚麻科,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纤维用亚麻是亚麻原茎内的果胶酸甲脂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的纤维素纤维,亚麻纤维具有吸湿、散湿快,拉力强,光泽好等特点,亚麻纤维织物具有凉爽、挺括,服用性舒适等特点,但纯亚麻纤维织物易皱,成衣定型性差,为了解决此服用性缺陷,科研人员进行各种改性研究和试验,采用双引发体系和丙烯酯类单体与脱胶后粗纱纤维进行化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是我国亚麻纺织原料的主要产地之一,亚麻纤维的产量和加工量居全国第一一位。目前,大多数亚麻纤维粗加工企业主要以人工打麻和机械剥麻两种加工方式为主。人工打麻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麻质差,并且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都无法保证。机械剥麻生产率高,劳动环境好,适合亚麻的机械化生产。但现在的亚麻剥麻机械的夹持带存在丢麻和掉带的问题。这就要求夹持带具有较好的夹持力和运动稳定性以满足亚麻机械化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依托于土地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资源,全面发展高科技有机亚麻产业,是我省变资源大省为产业强省和强化省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亚麻浑身都是宝,做为“织物皇后”,亚麻服装服饰在穿着舒适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健康,穿着亚麻作为一种新趋势,已成为国内外消费者的首选。亚麻籽油是极好的医药用品和保健品,榨油后的油饼还可以做为保健食品、饲料和肥料:亚麻屑经先进设备和工艺加工可制造出绿色环保家具、  相似文献   

9.
双亚14号是由黑龙江省科学院亚麻综合利用研究所选育,于2009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的亚麻新品种。该品种的主要优点是纤维含量高,纤维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0.
亚麻粘胶混纺织物印花,经烧毛、氯氧复漂,扎尿碱液处理,去除织物杂质,提高白度。印花时用B型染料,以达到得色量和浓艳效果。抗皱整理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弹性、悬垂性。  相似文献   

11.
优势产业包括传统优势产业与现代优势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是指以资源、劳动等原始要素为支撑,在长期的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由于自身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能够保留下来并且持续快速发展的产业,它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传统优势产业对合理配置资源和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度、区位商和资金利税率偏离度等指标界定传统优势产业,以发展和完善传统优势产业理论的研究,为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2.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投资潜力显著增强几年来,乾安县委、县政府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力以赴抓好经济建设,县域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工业经济初具规模:有投资6.3亿元的吉安生化乾安酒精有限责任公司;有水上乐园美誉的双军实业有限公司;亚麻纺织龙  相似文献   

13.
山东半岛城市群优势产业分析及其产业分工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薇  李福柱  孙毅 《经济师》2008,(3):262-264
优势产业选择是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基础。对优势产业的评价是分别基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第二、三产业进行的,一方面,通过构建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其第二产业的优势产业进行界定和分析;另一方面,在对半岛城市群第三产业总体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贡献率来对其第三产业的优势产业进行界定和分析。最后,具体提出了优化半岛城市群产业结构、深化其产业分工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构建普遍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且鲜有文献关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优势产业选择问题。构建一个以市场潜力、技术水平和组织形式为骨架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并检验其合理性,以重庆、四川和陕西组成的西三角经济区为例,选择其区域性国家优势产业、地方性国家优势产业、地方性区域优势产业,并提出三者之间的优先发展顺序,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构建普遍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且鲜有文献关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优势产业选择问题。构建一个以市场潜力、技术水平和组织形式为骨架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并检验其合理性,以重庆、四川和陕西组成的西三角经济区为例,选择其区域性国家优势产业、地方性国家优势产业、地方性区域优势产业,并提出三者之间的优先发展顺序,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提升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包括优势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能力和优势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能力,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发育不充分和受政府产业政策的超强影响,致使其结构转换能力不强。经济水平、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经济政策是影响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因素,其在第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有三种基本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培育区域优势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地区收入差异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区域禀赋和产业属性的差异,各地优势产业培育并无一个可复制的成功模式.通过对中部地区优势产业培育的案例研究,归纳出了两种培育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思路:集成型和创新型.  相似文献   

18.
提高向西开放优势产业绩效是促进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全面提升向西开放水平的关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向西开放背景下新疆优势产业的绩效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向西开放优势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虽逐年上升,但整体水平还有待改善,优势产业之间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差异较大且部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仍处于非有效状态。市场化程度、科技创新水平、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新疆向西开放优势产业绩效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不同因素对现有和潜在优势产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提高向西开放优势产业绩效是促进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全面提升向西开放水平的关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向西开放背景下新疆优势产业的绩效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向西开放优势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虽逐年上升,但整体水平还有待改善,优势产业之间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差异较大且部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仍处于非有效状态。市场化程度、科技创新水平、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新疆向西开放优势产业绩效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不同因素对现有和潜在优势产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从比较优势、产业绩效、发展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外开放能力5方面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优势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3年新疆35个工业产业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与理想解法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确定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的优势产业。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的优势产业、潜在优势产业主要是资源型产业;与其相关联的加工制造业发展程度较低。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新疆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