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1世纪是我国加快现代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镇化。伴随新一轮城镇化高潮的到来和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研究辽宁城镇化发展思路,加快辽宁城镇化的进程,使辽宁的城镇化建设再上一个台阶,这是事关辽宁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也是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文化方式转变的过程。加快推进辽宁省城镇化建设步伐,事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大业,事关全省现代化建设大局。  相似文献   

3.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农村经济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农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规模狭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家庭经营难以有序地进入市场,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农民盲目种植,农产品买难卖难现象时有发生;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加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增长由供给制约转为需求制约,从以总量矛盾为主转向以结构矛盾为主;传统的部门分割、产销脱节、农商分离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针对这些问题,九十年代初,我省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地方,提出了对  相似文献   

4.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环境 ,养育着几亿农业人口。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 ,由于采用赶超型的工业发展战略 ,国家对农业经济一直是廉价索取 ,以农补工。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 ,在产品剪刀差的条件下 ,农业的积累难以达到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在历史和现实双重原因的作用下 ,农业人口越来越多 ,加上国家在人口流动问题上采取禁锢措施 ,农业生产产业结构单一、手段落后、资源有限 ,使农业人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包袱。改革开放后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的实施 ,农村经济有了较大…  相似文献   

5.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辽宁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许桂红一、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容(一)内涵: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当地资源优势,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按照供产销、种养加、贸工农技一体化要求组织生产与...  相似文献   

6.
工农业协调发展与辽宁经济增长张可时,郭晓红一、辽宁省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的演变过程(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农业发展比例长期失调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在较低收入水平下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制定了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产业政策,并为此建立起一整套有效调动和配...  相似文献   

7.
关于辽宁粮食生产形势和今后发展的意见杨德明进入90年代,我省连续几年粮食总产量超过150亿公斤。1993年最高为169.6公斤,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25.8公斤,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1996年我省粮食又获丰收,成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达到了166亿公...  相似文献   

8.
一、战略目标 建立一个通畅合理的农业市场体系。这一目标的含义包括:各类市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储运加销等硬件基础设施发达;通讯、金融、信息等软件服务系统完备;市场法规及交易规则完善合理、实施有力;市场运行通畅,对宏观调控反应灵敏;开放式,连通全国及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9.
李春 《农业经济》2004,(9):19-20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党中央基于县域的特殊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瞻远瞩的一项战略举措。辽宁省的县域经济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基础薄弱、低层次运行、各种矛盾和问题突出,制约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如何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的重大机遇期,彻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瘸拐李”的痕迹,发挥县域的整体优势,借鉴发达省份成功的经验,更好的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目前 ,外向型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所谓外向型农业就是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要素禀赋原理 ,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原则 ,以促进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目标 ,涵盖科研开发、信息及金融服务等各种服务体系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 ,流通系统。农产品市场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是农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一、辽宁农业国际化现状及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意义辽宁省目前仍处于农业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一是农业发展观念上的差距。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狭义农业观念 ,简单地把农业定位为农…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实行集约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方向性的战略布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的又一项改革。目前,农业生产进一步增长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改革管理体制,调动农民积极性方而,转移到了如何增加农业的投入,如何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上来了。没有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就难以有更多的产出,“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是不现实的。因此,辽宁如何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如何不间断地、连续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来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粮食生产的后劲,本文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辽宁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巍 《农业经济》2000,(12):4-6
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的蓬勃发展,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辽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城镇人口多,工业比重大,农业资源少,农业发展比较落后。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现代化的城市、先进的工业和闭塞的农村、落后的农业的这种特殊的存在关系,即一种“大工业、小农业”的模式。长期以来,辽宁对粮食的需求中相当一部分靠国家的计划调拨,一直属于短缺型农业。在农村改革前,每年平均要调入粮食 15亿公斤左右,肉 10万吨左右,油、菜、蛋等副食品也要依…  相似文献   

13.
浅谈辽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夏本立董艳华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村经济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具体措施,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弱质农业向强质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现结合辽宁实际谈点初浅看法。一、现状与问题近年来,辽宁省已初步形...  相似文献   

14.
对世纪之交辽宁农业发展的思考杨新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特别对于有12亿人口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解决吃饭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目前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农业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结合学习中发[1992]2号和辽委办发[1992]9号文件精神,对我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改革、建设和与发展进行了认真的回顾和总结,对如何开创我省九十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深感形势逼人,使命重大,必须依据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努力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总的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抓好四项工程,健全四个体系,实施八大措施,确保主体腾飞。绕一个目标我省九十年代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紧紧把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本着解放思想,放开胆子,放活政策,放大步子的原  相似文献   

16.
江泳 《农业经济》1994,(12):16-17
关于辽宁农业再上新台阶的战略思考江泳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粮食生产连上新台阶,总产连续几年突破300亿斤,去年又创下339亿斤的历史最高记录;林牧渔则各业协调发展,肉蛋奶菜果等不但自给,有些品种还有余富;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普...  相似文献   

17.
遵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GDP总量已达246亿元,财政总收入24.14亿元,工业产值220多亿元,有一批著名的企业和品牌。然而遵义城镇化水平却只有20%,与之极不相称,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18.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我国成立以来城镇化所走过的道路,分析发达地区三种典型的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上,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模式提出了设想,指出当前城镇化存在的若干问题,对今后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道路选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赵玉红 《农业经济》2012,(6):104-105
辽宁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过程中,伴随着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紧张冲突、城市发展不集约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城镇化发展成为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焦点所在.财政政策应当在创造市场准入、要素流动、建立均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运用合理方式发挥作用,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