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三大货币国际化经验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畅 《经济论坛》2006,(24):66-67
一、货币国际化条件货币可分为不可兑换货币、可兑换货币、自由兑换货币、国际货币、世界货币这五个层次。货币国际化就是货币由国内货币向国际货币的过渡。一国货币被用作国际货币,其职能与其作为一国国内货币的职能有所不同,在官方领域往往被用作钉住货币、储备货币、干预货币,在私人领域常被用作贸易结算货币、外汇周转货币、金融投资货币及在国外流通使用的替代货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该国中央银行对本币国际化的态度以及在位国际货币对本币国际化的影响等因素。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是该国GDP在世界…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参考》2014,(9):24-34
国际货币体系应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但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并未随经济全球化深化而同步优化,在金融危机爆发频繁、破坏升级背景下,各界对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诉求愈加迫切。国际货币体系短期内难以突破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格局,未来通过大国主权信用货币竞争、推动国际货币多元化,仍是国际货币体系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人民币通过市场竞争充当国际货币是未来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3.
4.
西方货币国际化理论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国华 《经济评论》2007,(4):156-160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元霸权地位的衰落、日元国际化的推进以及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进行和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出现,货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西方学者的兴趣。对于什么样的货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货币国际化对本国及其他国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影响货币国际地位的因素等问题,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另外,对于国际货币之间的替代现象,学者们也通过模型分析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日元的国际化与国际货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以1999年1月1日的欧元诞生为契机,开始有人认为日元会与美元、欧元一起成为世界三种主要国际货币之一,这将会给世界主要国家汇率带来稳定。为此以日本政府为中心的促进日元国际化的呼声日渐高涨。  相似文献   

6.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中的货币霸权更替反映了国家实力的此消彼长.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不断演进,处于货币金字塔顶端的货币的霸权不断增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有效机制制约美元霸权.鉴于在短期内无法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中国应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美元霸权对中国的负面影响,维护中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多元储备货币时代。货币发行国可能获得的各种利益,或许是对现代信用货币竞相国际化的最好解释。作者认为,除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等无法计量的好处以外,货币国际化利益主要表现为国际铸币税收益,以及运用境外储备投资的金融业收益。文中以实证研究表明,可计量的美元国际化利益至2 0 0 2年底已累计高达953 0亿美元。同时估算,若2 0 1 0年实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则1 0年内可获得近750 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国际化利益。  相似文献   

8.
刘静 《生产力研究》2006,(12):71-73
文章从中国货币国际化的高度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货币统一问题,认为我们应把人民币国际化理解为包括人民币、港币、新台币和澳门元在内的中国货币的国际化,以人民币国际化来促进中国货币统一,以中国货币统一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货币的国际化,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德国马克发展史的角度切入,研究了德国马克作为国际货币体系非主流货币由弱到强、逐步国际化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并结合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状况,得出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和启示,为人民币未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内部缺陷。积极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1.
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度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了客观科学的度量方法,才能对不同货币在不同时间段内国际化程度的变化有客观的判断和把握。货币国际化功能表现在多个领域,涉及很多数据和参数,准确而全面地度量货币国际化并不容易。然而,不管货币国际化功能在多少个领域有所发挥,皆会导致相应货币外汇交易的活跃,因此,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活跃程度可以间接地度量货币的综合国际化程度。基于该思路,本文建立了一个即简单又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度量货币国际化,还可容易地计算出不同货币或货币组之间相对的国际化程度,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30个国际主要货币2007年和2010年的国际化程度进行度量,并计算出这些货币相对美元的国际化程度及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国际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从美国债务上限调整的议案及美国信贷主权评级的下调,可见现行由美元和欧元所组成的二元国际货币体系并不稳定。为测度出人民币的引入能否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本文先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因素,并在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人民币在可自由兑换后将成为一个能与欧元相互抗衡的国际货币。通过方差比较,本文论证了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货币所组成的外汇储备组合较二元体系下的稳定,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改革现行的二元体系,使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成为更稳定的三元体系,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代尔(2000)预言,在未来10年内将出现3大贷币区: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即“稳定性三岛”,欧洲和美洲的区域贷币一体化的成果使区域货币一体化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趋向。在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大潮中,东亚货币合作也不可避免。中国作由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不仅应该积极参与东亚贷币合作,而且应该成为推动者和领导者;但是,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存在诸多困难,其中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是主要困难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实现东亚货币合作的主要路径之一。因此,东亚贷币合作进程中,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15.
一、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二十国集团(G20)应该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为一项迫切的历史使命。跟40年前相比较,除了欧元问世以外,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国主权货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国际资本流动难以监控,汇率大幅度波动,  相似文献   

16.
寡头垄断的国际货币体系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初的国际货币竞争已步入寡头垄断时代.针对目前美元、欧元形成的双寡头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寡头垄断的对称的三元国际货币格局是21世纪国际货币体系的理想选择.亚洲作为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之一,其货币应在对称的三元货币体系中有所作为.文章指出人民币要顺应寡头垄断的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内在趋势,抓住机遇,未雨绸缪,有层次、分阶段地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2009: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之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9年之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十分有限,在亲身经历着一次百年一遇的大危机的同时,作为中国经济界寻求的破解当前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新路径的探索,人民币国际化开始真正有了实质性的起步,而中国经济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所达成的共识、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对中国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蒙受重大损失,也使世界各国进一步认清了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制的不合理性。在2009年4月G20国集团伦敦会议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创建新的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言论,以及在会议期间,要求改用一篮子货币或是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等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取代美元的呼声不绝于耳,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已由理论层面扩展到现实政策层面,本文尝试讨论国际货币改革的不同选择及改革过程当中人民币所担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周鹏 《经济研究导刊》2010,(35):124-125
很多人认为金融危机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危中见机,可是在我国当前各方面条件下,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还面临着很大的障碍。我国经济实力不够强大,结构不合理,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能自由兑换,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网络狭小。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一定的文化障碍及政治障碍。  相似文献   

20.
王慧  刘宏业 《经济问题》2012,(5):110-113,120
随着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普遍关注,货币的国际化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利用货币竞争模型分析由于货币的网络外部性和转换成本的存在所造成的国际货币的惯性,从而解释世界上到底需要多少种国际货币、为什么在每个时期只能有一种货币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为什么一种货币想要取代已有的国际货币的过程都十分漫长等问题。对上述问题的解释启示我们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要关注货币网络外部性和转换成本的影响,可以通过贸易逆差输出人民币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来培育人民币的网络外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