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镖兴 《市场论坛》2012,(8):44-45,47
在新形势下,面对农村中出现的各种不协调、不和谐因素,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一个核心,三大作用”,即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团体自治组织管理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努力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优势,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
基层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基层政府①、基层群众自治组织②以及群众自组织的民间组织等。我国的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特指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市辖区及其派出机构所行使的社会管理职能。一般而言,基层政府的众多部门共同承担社会管理职能,主要包括组织宣传科、群团科、民政科、劳动科、城建科、综治办、计生办、司法所、残联、社保所以及城管队等部门。  相似文献   

3.
社区建设是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力,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宗旨.本文以甘肃兰州为例,探讨其社区建设的经验和不足,指出明确两个关系即明确城市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关系、明确政府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能定位;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横向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网络是推进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区形态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社区在社会管理中地位不断提高。城市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社区自治存在的瓶颈,并从居民、社区自身、政府、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权利,通过选举组织政府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是每一个共同体成员行使国家主权的最主要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的颁布实施加快了我国村民自治事业的进程,规范了农村村民自治选举活动,也为我国村民选举权的保障做出了纲领性规定,对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十余年来,结合我国基层缺乏民主传统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实际情况,我国村民的选举权的实现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村民选举权对许多村民来说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远未得到落实,这将对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乃至民主制度造成极大的危害,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权利,通过选举组织政府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是每一个共同体成员行使国家主权的最主要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的颁布实施加快了我国村民自治事业的进程,规范了农村村民自治选举活动,也为我国村民选举权的保障做出了纲领性规定,对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十余年来,结合我国基层缺乏民主传统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实际情况,我国村民的选举权的实现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村民选举权对许多村民来说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远未得到落实,这将对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乃至民主制度造成极大的危害,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社区是基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居委会是在我国特有国情的需要下建立起来,作为国家管理居民制度的补充,负责管理无业居民、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等,成为在基层动员、整合居民的重要力量。现今,社区居委会因诸多原因发展遭遇困境。本文希望通过对其发展现状和问题的梳理,探讨如何给居委会减负,如何推进社区自治的有效方法。一、社区居委会的现状及问题(一)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与居民自治需求的矛盾根据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委会是  相似文献   

8.
孔薇 《商》2014,(43):94-96
城市社区基层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型是国家针对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变化重新调整的结果,也是“行政支配、社区自治”等不同性质的力量互动的结果。过度的政府监管或者居民自治都会引起管理混乱的尴尬境地,而这些“管理困境”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文章通过西安市曲江瓦胡同小区、日报社小区、631所小区的实际问卷调查数据,并结合二值Probit模型、有序Probit模型全面深入实证分析了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里意愿、居民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否小区内居住、社区权利大小、社会依赖及居民交往程度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社区权利大小、社区参与制度环境健全程度、社会依赖、管理方法评价、管理效果评价对居民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在所有的城市管理领域中,社区的管理是城市行政管理中的最基层行政自治单位。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的社区管理治理在实际的运行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的和困难。对此需要对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促进城市的社区管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加速转型,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面临严峻挑战,政府失灵、管理效能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社区居民自治没有有效落实,迫切需要政府之外的志愿团体、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民间协会、自治组织等社会支持介入.由此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契机,以加强和培育社会支持为切入点,通过大力培养发展社会组织、建立企事业法人支持体系、确保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就成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社区职能转换严重滞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整合社会管理必须从最基层的社区居委会做起,那么社区建设的核心就是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城市社区体制全面改革,使政府归位、社区自治。社区职能界定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单位办社会”的城市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的自治组织建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孙雪峰 《消费导刊》2009,(17):153-154
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即城市基层政府的派出机关,不是一级政府。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速度的加快,街道辖区的公共事务日益复杂化,其事实上扮演着一级政府角色。不管从理论还是中国实践的角度,街道办事处都是不能撤销的,只能强化职能、建成为一级政府,从而加强城市基层管理。  相似文献   

14.
自1982年12月,新宪法正式确立了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至今虽然多次修改,但是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经不能完全应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造就的新型社区群众自治需要,我国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形式的基层群众自治框架来应对经济飞速发展中的中国基层群众自治的需要,要以一个怎样的较为先进完备体系框架来迎接适应全面小康社会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与社区环境需求,针对这些目标,分析了美国近代的社区管理体系,深入了解了中国绝大多数的社区管理体系模式框架,综合分析了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参与度不高,基础性法律法规不健全,基层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基层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当前行政管理框架出现的问题,探究其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杨满珍 《市场论坛》2013,(10):15-16,54
新公共管理是以市场为基础、以顾客(企业和公民)为导向、以管理和参与为动力、以绩效为目标的政府管理新模式。其管理实践证明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也对我国乡村治理有借鉴意义:第一大幅削减政府管辖的事务;第二大幅精简乡镇及其机构;第三推进公共事务管理改革;第四加大推进基层自治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城管形象诟病,让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一元化城管模式陷入了困境;多元化治理模式却由于传统思维的延续以及制度环境缺失等方面原因,没能真正成为破解城管难局的良方。但无论如何,多元化治理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明确政府治理理念,与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和扶持摊贩组织,依靠社区这个较为健全的城市基层自治组织,让市民参与城管事务,最终形成城市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合作的治理合力,方能使城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实现基层群众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效衔接成为政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太仓市自2008年来,开展了"政社互动"这一创新实践的新模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单位办社会"的城市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的自治组织建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新路子,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基层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选举、人大改革、法治改革、政府治理、党内民主、公民社会和维权是中国基层民主实践的发展路径,对基层民主发展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倡导“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该理念与党的十九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相呼应。城市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单元,其治理效果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水平。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存在社区多元主体权责界限不清、社区内生力不足、碎片化治理困境、韧性治理效能低下等问题。基于共治与自治关系视角,将国家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对S市S区社区案例研究发现,可从党建引领、政府赋权、社区社会组织协助、社区弹性治理、智能化建设等角度提出解决建议,从而形成以社区为主体、智能科技为支撑、公共事务为媒介、党建引领下多元主体参与,采取动态灵活型自治—共治双循环治理模式,为未来社区治理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