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市场主要有三类业务:一是保障型保险业务,二是长期储蓄型保险业务,三是长期保障储蓄型保险业务。对于这三类保险业务,市场交易量都低于主流经济学所预测的理想交易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市场失灵,本文主要讨论保障型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主流保险经济学认为,保障型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逆选择、道德风险和损失外部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主流保险经济学认为逆向选择是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保险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理论至少有三点假设与现实不符,在现实中,逆向选择理论的“失灵”问题非常严重,逆向选择并非保险失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郭振华 《上海保险》2017,(11):28-31
一、保险是弱需求保险业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保障和长期储蓄,经过近两年的严格监管后,保险业确实主要从事两类业务:一是保障型保险,二是长期储蓄型保险。不幸的是,多数人既不喜欢保障型保险,也不喜欢长期储蓄型保险。(一)保障型保险是弱需求对于保障型保险,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保险决策理论认为,多数人具有风险厌恶的伯努利效用函数,  相似文献   

4.
保险市场主要有三类业务:一是保障型保险业务,二是长期储蓄型保险业务,三是长期保障储蓄型保险业务。这三类保险业务市场交易量都低于主流经济学所预测的理想交易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市场失灵,本文主要讨论长期储蓄型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行为经济学视角看巨灾保险市场失灵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巨灾风险的不断加剧,巨灾保险需求不断增加,而巨灾保险供给却远远不足。对于巨灾保险供给市场的失灵,传统经济学理论一般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进行解释,但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巨灾保险市场的影响似乎并不大。因此,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来进行考察,认为巨灾保险市场  相似文献   

6.
规模粮农能否通过保险市场转嫁风险进而提高生产稳定性,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密切相关。据此,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厘清农业保险市场与规模粮农生产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规模化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与趋势;(2)规模化经营将导致粮农面临更大的风险,进而刺激粮农的保险需求;(3)中国农业保险市场普遍存在供给不足和需求有限的市场失灵问题;(4)市场失灵导致"保险供给与规模粮农生产稳定性的关系研究"结论不明确。综述可证:第一,中国情境下的"保险与规模粮农生产稳定性"研究须考虑市场失灵问题;第二,保险市场失灵不利于规模粮农的生产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在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中与风险判断和风险决策相关的研究成果的支持下,行为保险经济学相关研究逐渐兴盛。本文从研究起源、心理学研究基础、保险需求异象及其解释、投保决策模型的行为学改进、保险供给异象及其解释五方面,梳理了国外行为保险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现有的行为投保决策模型要么形式优美但解释力欠佳,还存在结论不稳定问题,要么解释力较佳但不像经济学模型更像心理学模型,存在决策因素和决策目标过多、无法解释群体或社会保险需求规律等问题;二是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保险市场异象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提出行为保险经济学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研究群体的风险判断偏差分布规律,并通过寻找核心变量等方法建立简洁有效的行为投保决策模型,力求稳定解释群体或社会保险需求规律;二是加强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特有的保险市场异象的研究,尤其需要对中国保险市场上常见的“冒险经营”“过度营销”等供给异象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8.
沈新荣 《上海保险》2009,(7):31-34,36
一、从宏观角度应提供政策环境准备 商业健康保险模式的弊病在于,对一些健康风险较大的人群,保险公司倾向于拒绝承保,如果人们在保险市场不能够购买到合适的健康保险,或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即意味着市场保险机制的失灵,而这违反了健康保险的普遍性原则,是各国政府极力避免和需要解决的。为了避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机制的失灵,将来能最终实行管理式健康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9.
巨灾风险可保性研究一、巨灾风险是否具有可保性国外学者从保险精算、保险市场经济学等角度对巨灾风险是否可保的研究,大致有三种结论:一是巨灾风险不可保.Berliner(1982)认为巨灾风险不符合保险精算角度的判断标准;Kunreuther等(1993)和Browne等(2000)认为由于巨灾保险市场供需两方主体行为偏差导致巨灾风险无法在保险市场上有效分散,因而巨灾风险是不可保风险.二是巨灾风险可保.Courbage等(2002)从保险消费角度认为,只要能在保险市场中有效转移巨灾风险损失,则其就是可保风险;Freeman等(2003)则从保险人角度认为,如果保险人能够识别巨灾风险并能厘定费率,则其就是可保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巨灾保险的制度依赖型发展路径 保险文献中经常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损失规模太大或损失风险之间的高度相关性等是导致臣灾保险市场失灵的重要因素.Jaffee & Rusell(1997,2004-2005)指出,上述影响因素并非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在我国,保险业高制度性壁垒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王建 《中国金融》2004,(9):66-67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保险中介市场是与保险市场同时产生、共同发展起来的,从一开始,保险中介就是保险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保险中介市场天然成为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保险中介及保险中介市场是在保险公司主导保险市场的前提下出现和启动的,在保险市场上是新生事物。目前遇到的困难较多,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在面对风险和保险的时候,消费者往往表现出诸多违背(基于理性人假设的)传统保险需求理论的行为,这些(基于人性的)偏离传统保险需求理论的非理性保险消费行为必然会对保险供给进而对保险市场形成巨大影响。本文研究了非理性保险消费行为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鉴于典型的承保小概率大损失风险的短期保障性保险和寿险、护理险、养老年金等长期人身险的需求都相当疲弱,保险业在产品设计、营销模式等方面做了诸多针对性改进或变革,进而使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如下特征:一是车险成为财险业主要险种,二是寿险业产品结构总体以储蓄型为主,三是真正的养老年金市场尚未起步,四是长险销售费用高暗含退保引发的声誉风险。鉴于市场化的保险供给对非理性保险消费行为的矫正能力和矫正效果有限,社会很难通过商业保险交易完全解决小概率大损失风险的损失外部化问题和未来长寿时代的社会养老问题,因此,发挥保险功能以解决社会问题往往需要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企合作、强制保险等支持性政策不断助力。  相似文献   

13.
试用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保险消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保险市场是一个消费不足的市场,也是一个潜在保险需求巨大的市场。从保险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上来考察,非贝叶斯法则的预期、预期理论和损失规避、心理账户、原赋效果和沉默成本、从众心理等行为经济学的观点,可以在一定层面上,来分析中国保险消费存在的问题。要解决中国保险消费的问题,诚信信念、风险意识、保险习惯,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过去60多年来,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现代保险经济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风险分摊机制、保险需求、信息不对称下的保险市场均衡、保险组织结构、保险监管等方面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形成了现代保险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试论自然灾害巨灾保险市场失灵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兴 《中国保险》2010,(8):8-17
巨灾风险容易造成大面积、大范围、大量风险暴露单位的同时受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保险赔付微乎其微。究其主要原因,是为关乎国计民生行业和标的提供风险保障的巨灾保险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6.
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存在需求周期性变化、较高价格敏感度和较低收入弹性、偏爱低免赔额和折扣保单、依赖政府慈善等多种失灵现象。传统经济学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巨灾风险的非独立性和损失的重尾分布、投保人的逆选择与道德风险、巨灾风险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质等;新经济学则从保险人的"模糊性厌恶"、投保人的"可得性偏差"、"显著性思维"、政府"大灾必救"的福利制度等方面作出新的解释。解决失灵的对策关键在于分散巨灾风险重尾部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形式之一,也是保险市场的典型特征。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保险公司无法正确评估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风险状况,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大幅上升,影响保险公司的利润水平,也影响低风险群体通过购买保险来分散风险的效果。在经济学理论中,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核心方法是建立信号对接交易双方的信息和设计合适的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8.
现代物流业风险的复杂程度要远大于传统的运输业、仓储业,物流保险成为物流企业转移风险、提升效率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法规、险种、理念等原因,我国物流保险市场发展较为滞后。必须规范物流市场环境、营造促进物流保险发展的软环境、加快物流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推进物流保险创新、建立物流风险预警系统,促进物流保险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国民的健康意识。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以人民健康为发展核心,以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大疾病保险(以下简称重疾险)作为人身险市场上重要的保障型产品,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抵御疾病风险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重疾险是我国健康保险的主力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对推进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赵超 《上海保险》2010,(9):31-33,53
一、引言 保险风险证券化是指当事人采取证券化方法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进行连接,通过资本市场规范的证券化程序,将保险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承担的做法。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产物是各种保险连接证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