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大学生政治信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稳定。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面临新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途径,以期有针对性地解决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价值观是主体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同,是各种文化构建成的完整体系,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会使人们选择不同的文化,从而选择不同的认知体系和道路。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塑造科学的文化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孟颖佳 《西部大开发》2011,(2):71-71,9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格局已形成。而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我国正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形成怎样的价值观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与前途的问题。因此认清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对此探索与创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是当前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必须面对的一种挑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坚持发展的第一要义,才能使其树立科学、正确的发展观,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概念及内涵,论述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提出了强化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举措及途径: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方式;改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堂模式;增强辅导员的工作理念、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大学生自我管理环境;加强课程考试方式改革;注重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大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6.
7.
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的建设历程中,党和政府通过政治动员的方式不断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塑造和引领有序的社会生活"这一命题,政治动员创造了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奇迹,促进了民众自身政治权利意识的进步。政治动员的实践特点和经验对当今公共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地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力量。这既是现代化发展的价值诉求,也是走向公共社会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8.
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办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民办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民办院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介绍多元文化的产生对民办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深刻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改进民办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的几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民办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及其原因,提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路径:强化组织领导;注重教育实效;创设和谐校园文化;开拓互联网教育载体;开展实践转化活动和健全考评制度作用等。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已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在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既有积极的促进,也有消极的制约。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批判非理性主义思潮,消除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确立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目标;推进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层次。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之状况,从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和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建设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育公共精神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国家治理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公共精神的构建则是这一系统良性运行的润滑剂。公共精神是一种综合品质,涉及方方面面,培育公民公共精神则需要我们了解公共精神的内涵与外延,明确公共精神的价值追求,从而探讨公共精神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慈善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大学生志愿精神与倡导利他思想为核心的慈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社会转型期间,积极培育以大学生志愿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慈善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弘扬担当精神,敢于担当作为,既是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通过理论的巩固、紧密跟随新时代发展的实践和充分利用新兴科学技术创新的时代要求;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四个方面了解大学生担当精神的主要内容;从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和社会分析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的路径,将使命担当教育融入广大青年的学习和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小到团结班级成员,增强班级凝聚力,大到关系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命运。因此,学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等多种方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一批批具有强烈民族精神的大学生,是时代的需求、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具备公共精神和参与能力是使其成为现代公民的重要条件。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公共参与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采取各种对策使其现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要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目标,要培养大学生的改革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要培养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民族精神要注重理论传输法、实践转化法、比较分析法与典型宣传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办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民办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民办院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介绍多元文化的产生对民办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深刻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改进民办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的几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民办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领域,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以民为本”,丰富宣传载体,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路径,对于增强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思想意识、培育机制、内容体系、培育途径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以期提高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