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布局养老金融,市场上的养老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本文以幸福人寿“房来宝”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为例,运用案例研究法与鱼骨分析法探讨影响保险机构助力“以房养老”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研究发现,即便需求端与供给端在宏微观层面均存在促进产品成交的因素,但产品推广面临的阻碍因素对客户的购买行为影响更大,导致6年试点以来全国保单销量不佳。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保险机构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助力以房养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银行家》2015,(4):95
国内首个以房养老保险获批3月27日,保监会批复了幸福人寿的《幸福房来宝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A款)》保险条款。这是国内首个保险公司获批的"以房养老"产品。财政部规范地方千亿专项债3月25日,财政部公布《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继一般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出台后,专项债券预算管理办法也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3.
<正>6月30日,试点两年的"以房养老"迎来"大限"。这份沉甸甸的养老政策响应者寥寥。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四大试点城市只有60户投保,并且仅有幸福人寿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相关产品。经过两年的试点,"以房养老"首批参保对象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试点之后的"以房养老"路在何方?"以房养老"两年试点到期,四大城市仅60户投保,试点的效果并不理想。传统观念、房价波动成了"以房养老"试点遇到的两只最大"拦路  相似文献   

4.
自2014年7月1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地推出“以房养老”试点。2015年3月25日,幸福人寿首款以房养老项目“房来宝”获批上市。截至今年5月20日,全国范围内参与“以房养老”项目的有59户,共计78人;完成业务投保流程的有38户,共47人。其中,32户家庭已顺利领取保险金,月领取范围在5000~10000元,平均领取金额为8000元。金额最高的是上海的一位客户,每月可领取1.9万元。虽然外界多认为以房养老的效果不如预期,但幸福人寿表示,今年将继续参与“以房养老”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第二批试点城市可行性调研,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5.
"以房养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目的在于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这种模式在我国推行一段时间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没有起到解决我国养老难题的作用。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对"以房养老"模式的推行风险与政策应对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阐述了"以房养老"模式的相关涵义,重点分析了"以房养老"模式推行风险与政策应对的内容,旨在为完善我国的养老机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务院和中国保监会近期发布若干意见以保证"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试点推广。美国作为"以房养老"模式发展最成熟、最完善的国家,其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文章通过"以房养老"模式的中美比较,归纳出美国"以房养老"模式的三个特点,并结合我国前期"以房养老"模式的实践情况,得出了完善我国未来"以房养老"实践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费韵宇 《时代金融》2012,(21):269-271
为应对老龄化浪潮带来的养老问题,就"以房养老"这一新兴模式展开可行性的探究。通过实证分析、建立函数、引入模型等方法,来论证当今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以及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房养老"在中国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通过政府积极支持、完善金融体制、运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应对"银发浪潮",并引领老年消费市场,化危机为动力。  相似文献   

8.
费韵宇 《云南金融》2012,(7X):269-271
为应对老龄化浪潮带来的养老问题,就"以房养老"这一新兴模式展开可行性的探究。通过实证分析、建立函数、引入模型等方法,来论证当今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以及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房养老"在中国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通过政府积极支持、完善金融体制、运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应对"银发浪潮",并引领老年消费市场,化危机为动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生命周期框架下构建居民跨期优化决策模型,基于我国现阶段人口与经济数据,模拟分析参与"以房养老"对于居民个体福利和社会总体福利的改善作用,同时考察居民短视程度、风险偏好、人口老龄化和贷款额度对研究结论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以房养老"可以有效增加社会总体福利,这为我国"以房养老"的推进试点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居民遗赠动机较强时,参与"以房养老"无法增加个体福利。但是,当居民遗赠动机变弱或者短视程度增强时,参与"以房养老"可以有效调节居民的消费储蓄结构,增加个体福利。建议政府大力提倡和扶持"以房养老"的发展,引导居民逐步转变养老观念,规范"以房养老"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时任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孟晓苏最早引入并提出中国的"以房养老"概念。2006年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赖明提交了"以房养老"的提案。2012年全国"两会"上,贺强等全国政协委员再次提交了"以房养老"方面的提案。一时间,"以房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何为"以房养老"?"以房养老"又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倒按揭",起源于荷兰,发展成熟于美国,是指房屋产权所有者将房屋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对房屋进行综合评估后,依据估值定期给房主发  相似文献   

11.
郝灏 《时代金融》2012,(24):274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道路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突出,现有的社会养老方式还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基金来源模式,在中国实行"以房养老"政策,是对中国现有养老方式的补充,但此政策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更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郝灏 《云南金融》2012,(8X):274-274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道路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突出,现有的社会养老方式还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基金来源模式,在中国实行"以房养老"政策,是对中国现有养老方式的补充,但此政策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更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3.
"以房养老"是个很复杂的机制,人们的传统观念问题、房屋70年产权问题、房价评估问题、养老机构问题等都需要逐步去探讨和解决日前,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到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一时间,"以房养老"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所谓"以房养老",就是老人把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定期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者接受老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3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俗称"以房养老")试点正式启动。北京、上海、广州及武汉将从7月1日起开展试点。点评:最近,只要媒体一有关于"以房养老"的信息,就会立即触动舆论的神经。其实,"以房养老"并非新鲜话题,早在2007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状况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补充养老方式,在国外已成功运行20多年,引入“以房养老”的新模式将有效缓解我国的养老危机。本文对国外“以房养老”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其经验教训并提出对我国“以房养老”模式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养老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以房养老”时隔十年再次被提出,但以房养老的推行存在诸多问题与争议,这引发了业界人士的反思.本文结合以房养老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面临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达到理想的养老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来,“以房养老”的话题再次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成为专家学者亦或普通百姓热议的话题。那么,“以房养老”是怎么回事?如何用房子养老?中西方“以房养老”又有何差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加重,将面临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现有社会养老模式不能全部解决当前面临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是指通过金融创新,使老年人利用自己的住房获得稳定收益,从而达到老有所养的一种养老方式。作为养老方式的补充,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60岁以前人养房,60岁以后房养人”。当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如此描绘“以房养老”的模式时,无疑是在老年群体中投下了一枚烟花弹,绚烂之极,人人向往,以为那就是中国养老的光明坦途。但随即带来的却是绚烂之后的深深沉寂,因为在中国,有许多现实的瓶颈使这个梦想无法酣畅地绽放。“以房养老”,到底适合不适合中国国情?“以房养老”,到底离中国人还有多远?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国的“以房养老”?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不同群体的老人,他们以各自的立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这些多元的观点也引发了我们对这个课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迫近,养老问题已经日益成为政策和市场的关注热点。"以房养老"观点的推出,就是应这样的背景而成为大众的焦点议题。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中房集团前总裁孟晓苏是这一观点的有力倡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