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手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6):I0002-I0002
为了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全国首次关于“社会创新”的大型国际会议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和交流了世界各国在社会创新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必将有所推动。本期刊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先生为会议所致的开幕辞和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的闭幕辞,两篇讲话高度概括了社会创新的意义和这次会议的成果。另外的两篇综述,概括了会议的主要观点,期望会议的成果能够为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提升抛砖引玉。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时代赋予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命题,政府体制改革需要在借鉴中取得新的突破。“政府体制改革”栏目组…  相似文献   

2.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对中国与世界上22个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竞争力、分维度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在经济发展、制度环境、社会发展、创新能力方面与创新型国家均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应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同时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促进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城市已成为目前中国许多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制度创新作为基础内容,发挥着制约、保障和促进作用。地方政府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主体,不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应成为其今后工作的着力点。为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制度创新必须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并注意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创新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魏少疆 《经济》2015,(4):146-147
在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中13次提到“创业”一词,可见国家在战略层面上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着直接关系,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教授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线工作近20年,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2年7月6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而开展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因此,本文阐述了创新型省份背景下加强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在研究分析福建省科普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福建省科普机制创新和能力提升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地方政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重要意义,理论上创新型地方政府可能通过优化本地资源配置、引导地区创新活动,进而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采用“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作为传递创新型地方政府的信号,利用2001—2013年地级市数据与灯光数据为样本,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创新型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地方政府提升了地区经济水平,且相关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支撑了该结论。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地方政府通过引导当地创新活动的产生、人力资本的形成,来提升地区经济水平,但由于合作类地方政府创新的相对缺失,阻碍了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因而不利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高行政等级的创新型地方政府带来的经济效益更高,且创新型地方政府存在先发优势,具体表现为,相对于前期获奖城市,后期获奖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本文的分析为地方政府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项目是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于2000年联合发起的研究与奖励计划。旨在激励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的改革与创新,总结弘扬地方改革与创新的先进经验和先  相似文献   

8.
浅析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政府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进而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指明了方向.政府要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发挥推动作用.为此,政府要在明确创新角色定位、构筑合理创新体系、改革完善创新机制以及加强创新队伍建设四个方面作出努力并联合社会创新力量共同完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宏图伟业.  相似文献   

9.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1):F0002-F0002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通过创新的途径来实现。为了探索创新经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中国政府创新网将于2007年5月在武汉组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欧威廉大使,尊敬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由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英国杨氏基金会、英国文化协会联合举办的“社会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国际研讨会”今天正式开幕了,这是一次在社会创新方面的重要国际交流活动,受到了中英双方的高度重视。会议对于推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创新活动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此,我谨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在今后两天时间里,来自世界16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组织的120多位政府官员、商界精英、专家学者和民间组织代表将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与研讨,向大家展现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创新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中国已经走到“中等收入陷阱”边缘,要成功克服发展的瓶颈制约,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而创新是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的根本动力.2005年,中国政府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和2007年各种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创新”在中国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是新时期“科技兴国”战略的新发展.本文梳理了中国为鼓励创新所采取的努力及制定的相关政策,进而分析了中国创新政策的国内外影响,最后指出了中国创新政策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江南论坛》2006,(2):1-1
“科学的春天”是诗意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教兴国”是哲学的,而“科技创新”则是动态的。新年的第一周刚过,“创新”就一跃成为2006年开宗明义的一个热词。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讲话标题中就连用了两次“创新”。这次大会所强调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是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提出来的。这是因为中国现有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个阶段,要改变这种局面,只能靠技…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国家视域下地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量上看,地方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多数”,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教研室为标志的地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已不适应创新型大学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权力下放,彰显学术权力,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原则,以“两委会”和学科长为具体形式,构建新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提高地方大学的学术生产力和服务地方的能力,是地方大学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和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城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枢纽,其拥有的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活力,影响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兴衰走向,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地方化和具体化,也是我国城市面向未来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合理的政府作用是推动城市创新的基本力量,创新型城市呼唤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可以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反过来,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的水平又能够检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情况。对政府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树立创新观念、改革政府机构、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使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章进旸 《财富时代》2022,(4):222-224
<正>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形势,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及能源革命动力激发下,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校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应抓住机遇,树立新的就业指导观,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推进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上新台阶。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党中央把“十四五”规划实施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发展绿色经济,促进新能源革命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并落实到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动力激发下,社会要求培养更多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化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抓手,是关乎中国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地位的战略举措和迈向现代化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2020年中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之首要一步。以国际公认的六大权威评价指标体系为蓝本,深入研判中国是否符合创新型国家标准,并结合国情及国际横向可比性,构建5大类16项指标体系,通过设定目标值,采用等权重相对衡量法测度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水平。研究表明:中国整体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迈向跨越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崭新发展阶段,但不平衡性、不充分性、不协调性问题依然突出,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里白 《经济师》2009,(3):6-7
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在由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来来研究会教育分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期间,本刊记者有幸听取了田建国教授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若干问题的发言,现摘要整理,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论述了中心城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枢纽,其拥有的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活力,影响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兴衰走向;提出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必须发挥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动力源的作用、选择若干中心城市进行建设试点的观点及其理论与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的任务、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干预,这是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处的特殊时空背景所决定的。发达国家促进创新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我国政府在干预范围上应当更加广,干预力度应当更强,干预方式应当有所创新,干预政策应当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20.
林光宇 《发展研究》2006,(12):50-51
自从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郑重地提出中国将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总体目标以来,“创新”一词正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执政能力”等一样,成为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热门词组之一,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创新意义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