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休学创业,计学分;院所技术人员"下海"创业,保留技术岗位3至8年;科研成果一年不转化的,个人或团队可以"变现",收益至少七成归己.2012年8月,武汉东湖高新区提请武汉市政府出台了《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被外界称为"黄金十条",政策极具突破性,可谓含金量十足、引领全国之先.  相似文献   

2.
一、武汉东湖高新区基本情况 东湖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2006年以来,先后被国家列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批准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2009年12月8日,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新区》2013,(8):11-11
习近平考察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7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东湖高新区,先后参观了光谷展示中心、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和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并对东湖高新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周飞 《中国高新区》2014,(7):111-115
正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优势,在金融与资本市场正在酝酿着一场新"风暴"。早在2011年6月,在湖北省和武汉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武汉东湖高新区"资本特区"建设正式启动,科技金融的发展由此步入快车道。领航金融创新,圆梦科技腾飞。三年来,东湖高新区为了打造"资本特区",先后出台了15项科技金融服务专项政策,并得到省市金融专项政策支持,形成了东湖示范区2颂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5.
周飞 《中国高新区》2014,(12):92-98
正30年前,她是荒郊野岭之中"被武汉地图遗忘的两厘米",如今,这里聚集了2万多家高科技企业,平均每天诞生20件专利,3万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这里创新创业。从1984年的东湖智力密集经济小区,到如今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承载了武汉乃至湖北省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的诸多光荣和梦想,围绕着江城之东崛起武汉·中国光谷,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武汉人欢欣鼓舞。三十年弹指挥间,三十年栉风沐雨,而今,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  相似文献   

6.
周飞 《中国高新区》2013,(2):116-120
2009年12月,武汉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继中关村之后的全国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中西部惟一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东湖示范区)的获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合作层次不高、合作目标不尽相同、资源共享不够是制约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政府在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引导作用、企业和产业迈向中高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机制改革、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综合集成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8月26日上午,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一号会议室,一场满载着激情和希望的新闻发布会正在召开。历时半年余调研、磨合,14个带有“红头印章”的政策文件终于在“光谷”出炉,它不仅是我国高新区中创新力度最大的系统政策体系,同时也是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交出的“初试”答卷。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但长春说:“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示范区高度重视,在政策支持,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了高新区极大的支持,举全省、  相似文献   

9.
近年,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机遇,结合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要求,坚持“创业不守业,继承不转承,务实不空谈”,在“创业、创新、创优、创效、规范运作”上下功夫,大力开展产权市场的自主创新,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4月15日,国家科技部高新司主持的“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3’工作联席会议”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召开,联席会旨在合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会议传达了国务委员刘延东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的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批复同意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对于中国而言格外重要.它是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更是重要战略机遇的关节点.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样会深深地烙印在历史的这一页,这是它擎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旗的第一年. 这一年,张江高新区荣升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国务院批准,张江高新区成为了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之后,又一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不仅仅是一个荣誉,更是一项任务.张江始终被寄予着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厚望.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十二五”的起步年,同时也是加快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11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中心,围绕在2020年建成“世界光谷”的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勇创一流,全力争取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和新武汉建设的三大新突破,推动东湖高新区跨越式大发展,确保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我国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之后的第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年来,上海通过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的上海模式,总结上海经验,对于其他省市很有必要。产业·公司随着乐视网"超级电视"正式进军彩电行业,互联网企业积极探索智能电视的新型运营模式,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文章重点分析了互联网企业开发电视产品的创新路径和不足之处,并阐释了互联网企业开发电视产品对行业的整体影响,以期加快推动传统电视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月,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继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全国第三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被寄予了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更多的厚望。建设中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理顺管理体制、集聚创新资源、重点突破领域、优化政策服务等  相似文献   

15.
资讯快递     
《中国高新区》2014,(11):10-10
正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准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个城市的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区、上海张江和深圳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我国第五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诞生,意味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新苏南模式"正式开启。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建设的意见》(武人才[2012]2号)精神,加快构筑武汉国际性人才高地,发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努力把东湖高新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健全、科技创新活跃、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决定优化“3551光谷人才计划”政策,并根据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7.
9月17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武汉东湖宾馆主持召开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第二次会议。会议审议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听取了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就协调解决示范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  相似文献   

18.
2000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做出重大决策:举全省全市之力,依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东湖高新区),建设中国第一个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 2001年2月、7月,科技部、原国家计委分别正式批复武汉东湖开发区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在华夏腹地诞生! 2001年9月,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所在市市长云集武汉东湖,全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新号角在这里吹响。东湖高新区趁势而上,策马扬鞭,义无反顾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同意支持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今年1月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建设武汉东湖罔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从此为标志,建设目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拉开了宏大序幕: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落户,不仅提升了武.『义的创新标杆,同时也构筑起了“中部崛起”战略的一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20.
周飞 《中国高新区》2011,(10):12-12
9月17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武汉东湖宾馆主持召开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第二次会议。会议审议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听取了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就协调解决示范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