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企业必须自觉、主动地关注环境问题,遵循环境道德伦理,履行应尽的环境责任,并融入、体现在企业识别系统设计中,塑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形象,才能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张帆 《改革与战略》2009,25(7):107-109
珠海自成为特区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环境保护先行,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每个阶段都得到了贯彻和施行。但由于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珠海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知和应用表现出了层次上的差异,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的演进过程,从最初的弱化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非人类中心主义,最后形成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珠海独特的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认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文章通过阐述环境现状、环境问题成因,得出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资产、销售额、利润等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企业的竞争、发展后劲也同步增长。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有许多企业风光了两三年就垮掉了,如“巨人倒下”“秦池醉倒下”等。诚然,企业有个生命周期,但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若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内部环境的最优效用、加强内外环境的交流是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城市人居环境的分析与客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与自然环境最直接、最密切、最具体的进行物质交换的地理空间。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劣实质上涉及到一个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而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环境和生态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文章分析了加快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日本环境会计的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科学的一个新分支,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环境会计既包括宏观,也包括微观.从微观角度看,近年来日本企业的环境会计进展较快.对日本企业环境会计新进展的主要特点、重要举措以及背景等进行深入分析,对推动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实施、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伊始,为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南北问题、裁军与安全、环境与发展三大挑战,联合国成立了三个专门的高级专家委员会,分别发表了“我们共同的危机”、“我们共同的安全”和“我们共同的未来”三个重要报告,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得出人类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结论。9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不久即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毫无疑问,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的和惟一的发展道路。在这样一种基本背景之下,我们完全可以说,当今世界上的每一个学科、每一…  相似文献   

9.
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四者共同组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明是重建中国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管政 《浙江经济》2002,(23):53-54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共同的发展战略,其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注重的是人类社会世世代代的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的是在环境的承载力内发展经济,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目的。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环境立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域,将有力地促进环境立法工作;环境保护和立法又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其特定的内涵。城市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城市规划应突出其未来导向性、环境导向性、社会导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钱江 《中国经贸》2013,(16):99-1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同时,对自然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通过对环境政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围绕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展开论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史玉成 《发展》2008,(12):100-101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人对自然的认识是建立在入对自身能力以及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基础上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环境价值观经历了自然拜物主义的宗教自然观、人类利益中心主义价值观、生态利益中心主义价值观几种不同的观念形态。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以其秉持的发展、持续、公平、和谐等基本理念,毫无疑问应该成为人类环境价值观的当代选择。  相似文献   

14.
韦晓宏 《发展》2007,(3):39-39
一、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 上世纪后期,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就已经确认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危机.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及《21世纪议程》,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又作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桂拉旦 《发展》2001,(7):9-10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在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诸因素的全面持续发展,人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地位。人口的数量规模、增长速度、结构特点、分布特点、素质状况等,都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途径、方式和效果,严重影响着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研究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应采取的措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问题。   人口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人口规模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人口规模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口规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资源的消耗、环境的保…  相似文献   

16.
1环境管理体系产生的背景1.1人类在21世纪将面临环境的挑战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森林面积的锐减、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繁、淡水资源枯竭、温室效应严重、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频繁、化学废物剧增,这些都将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各国政府官员、科学家和关注环境的有识之士都已经认识到,并把加强环境管理作为改善环境的手段。1.2为了遏制环境恶化,各国相继制定了环境标准和法规面对环境恶化,各国都采取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推行环境会计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工业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长期以来所累积的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化、沙尘暴、洪水肆虐、臭氧层空洞、全球气温升高、灾害性天气频繁、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开始不断显示出其现实的和潜在的危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末,人类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环境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企业只有培育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并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末叶国际社会在经济和环境全球化时空坐标下,确立保持全球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可持续利用、环境和经济一体化四个基本理论要素,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0.
廖斌 《中国经贸》2014,(5):165-167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对改善环境,实现经济、环境及社会等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在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内涵及意义概述的基础上,对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环境会计信息、构建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体系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