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不必胜天     
我们大可不必匍伏在大自然的脚下.顶礼膜拜.无能为力.唯唯喏喏.任其宰杀。人类文明,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已经有助于人类对自然的“趋利避害”。但是.大自然规则确实是天命.人类不能对之漠然视之,或公然对抗之。  相似文献   

2.
<正> 20世纪已经落下了帷幕。人类带着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向往进入了21世纪。那么20世纪究竟是怎样的世纪呢?人们从各个角度和层面进行了反省。人们承认20世纪人类凭借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为人类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式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因此,有人说,20世纪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也是“大自然对人类进行无情报复的世纪。”一、20世纪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使人类的生存空间危机四伏 100多年前,恩格斯曾这样写道:“我们不要过分  相似文献   

3.
科技的进步一直依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不断索取。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大自然已经承受了很多很多,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水污染。水污染问题大部分是因为工业的发展和排放,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水污染正在逐渐的受到治理。如今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等等,本文从这些技术的优劣出发,介绍如今的石化水污染处理技术的现状,并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做可能的推测。  相似文献   

4.
不必胜天     
我们大可不必匍伏在大自然的脚下,顶礼膜拜,无能为力,唯唯喏喏,任其宰杀。人类文明,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已经有助于人类对自然的“趋利避害”。但是,大自然规则确实是天命,人类不能对之漠然视之,或公然对抗之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发展史中,经济增长始终是人们竭力追求的一个目标。但如何对待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中外历史上,有很多有识之士很早就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过深刻的论述,指出人类和大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否则,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恩格斯曾经  相似文献   

6.
建筑与气象     
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但也给人类生活设置了不少困难和障碍,气象条件便是其中之一。在气象条件的影响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便于人类社会活动的房屋建筑,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变自己的面貌,形成了各种独特的风格和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7.
当今,人类为了自己的物质欲望,肆意地掠夺和攫取自然财富。“现代文明时代”成为“生态危机时代”的代名词。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已经满目疮痍。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使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刘静教授著的新作《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视域》。  相似文献   

8.
王雅民 《活力》2011,(13):35-35
目前,人类面临紧迫的任务是如何改善环境。环境恶化问题的形成既有大自然演化的因素。也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进程有关。其中人为的原因占主要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人类经济活动的快速开展。人类正在破坏和污染周边的环境.在早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自然界还能承受,大自然凭借自身的修复能力,很快能修复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本是对华北地区的季节特写.如今却很难见到这种情景再现。想当年,毛泽东主席曾为常闹水灾而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时代强音,现在我却多么期盼干涸的河床再激荡着澎湃的涛声!不错,这种现象应该说是大自然的脾气使然。人类在认识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中,是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与其和谐相处,还是违背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0.
SARS疫情在全球逐渐销声匿迹,自然界又一天敌——禽流感也不甘示弱,怒发冲冠向人类袭击而来,无情地威胁着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人类再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例如矿业,在远古时代,人类为了抵御大自然的威胁,为了生存与发展,利用石块来制作工作,石块非金属矿产,利用石块也可以说是矿业的萌芽。后来发现了煤炭、石油、天然气,利用这些燃料来取暖,后来又发现了金矿、铜矿、铁矿、就是这样发展起来今天的矿业。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也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过程中产生的。产业总是作为一种人与自然的中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类向大自然排放的有害物质与日俱增,城市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城市环境污染的原因及产生的危害,提出了防治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四月天     
古今中外,“四月天”被无数文人墨客反复咏叹,但是,大自然终究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大自然的星移斗转,四季更替,寒暑相推,春华秋实,真的不是人类所能左右得了的。对如何建设人间美好生活,古人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遗产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早在1886年,恩格斯就曾经说过:“我们不应过分陶醉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不幸的是,这样的历史警言被淹没在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物质实力极大提升的繁荣表象下,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反响。今天,面对必须低碳转型的局面,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以后,已经开始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群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具有丰富的知识并会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的各类人才的开发和利用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从"刀耕火种"的农业经济发展为以大机器为代表的工业经济直到今天的知识经济,正是人类自身不断发展进步的表现。人类认识和改造大自然的能力不断的提高,促成了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毫无疑问,知识经济到来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和人类能力的提…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早期面对大自然、面对自身生存发展等诸多难题时,单个个体往往无法应付自如,不得不形成一个个群体来对抗大自然的威胁,谋求个人无法达致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以群体联合的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之不足.随着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企业逐步由群体演变而来.而企业与大自然的关系素来密切,没有大自然就没有人类群体,也就没有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各类企业的出现.时至今日,虽然人类已掌握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但是,大自然仍然通过一些动物所特有的方式,提供给人类一些对企业管理富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法国南部塞维内生物圈保护区以梯田景观著称。这个生物圈保护区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榜样,那就是人类可以适应大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保护者。 塞维内生物圈保护区是“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中的一个自然保护区。这里山坡陡峭,土地贫瘠,气候恶劣,旱涝交替。然而多少个世纪以前,这里的人们就已经学会了怎样利用极端不利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为了防止漫流的雨水冲刷宝贵的土壤,这里的农民一  相似文献   

18.
草木先知春     
人类自诩万物之灵,总以为自己先知先觉,能够最先获取大自然传递的各种信息。其实,就在我们站在季节的路口翘首探寻春天踪迹的时候,草木已经早早感知到春之讯息,它们以最灵敏的反应给了我们一个小小的讽剌一原来,真正敏锐和智慧的是亲爱的草木们!  相似文献   

19.
肖一亭 《国土经济》2005,(7S):34-35
风水学的产生形成.是从河图、洛书演变而来的。追根溯源,它是与易经卦理分不开的。远古洪荒时代.中国黄河流域.饱受洪水泛滥之害,受气候环境之苦,面对大自然的威胁,加上疾病或连遇横祸,人类同大自然的对抗实在太渺小、脆弱。岁月的变迁,长年累月对宇宙自然环境探索、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先民们开始运用智慧来选择自然地理环境,择地而居。  相似文献   

20.
世界遗产是经国内外专家鉴定,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是人类罕见的且目前无法替代的财产,是人类智慧和大自然神奇造化的杰出作品。世界遗产地属于世界级的高品质旅游胜地,作为上佳的旅游品牌,它对游客的吸引力是其他旅游资源无法比拟的。正是因为如此,世界遗产地成为了当前旅游消费的热点,由它带来的经济收益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