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狄振鹏 《技术经济》2020,39(4):11-16
通过梳理以往文献并采集我国2008—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创新模式的异质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全国整体还是从分地区来看,OFDI均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国内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大于OFDI,且其仅对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OFDI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模仿创新,说明OFDI的自主创新外溢效果更强;另外,研究还发现目前我国的研发人员力量相对薄弱,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高端科研人员数量不足,严重制约了直接对外投资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有关的行业分析尚不多见.本文基于中国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变迁,运用DEC模型计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平均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TEC指数)和技术进步(TC指数),并与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外国研发溢出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逆向技术溢出与行业平均的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呈中等关联度,其中,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的关联度较强,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差别较大.技术含量不高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具有较高关联度;技术含量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则不具较高的关联度.因此,要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水平,从行业层面来说,就是要调整和改善投资的行业结构,加大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投资力度,以更好地获得外部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背景下,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以2003—2017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SBM方向距离函数方法对样本期内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通过构建包含技术创新在内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系统阐述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影响路径。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期内,中国各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空间分布较为稳定,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即东部沿海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但目前该作用效果还尚小且存在滞后性特征;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良性互动,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反之,技术创新也能促进对OFDI外溢技术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投资动机在中国OFDI区位选择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140个国家或地区的直接投资及相关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投资动机、制度距离和OFDI逆向技术溢出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的作用关联。结果表明,中国OFDI的确受投资动机的驱使,但制度距离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发挥着负向调节作用,进而削弱投资动机的驱动力。尽管如此,东道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也能削弱并逆转制度距离的负向调节作用,意味着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别制度距离具有替补效应。换言之,如果该东道国具有较强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则企业会较少考虑国别制度距离带来的高昂成本,选择在该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以获取逆向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5.
我国FDI和O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的技术溢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测算了1994—2008年我国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反映的外国R&D资本存量,并建立了R&D溢出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R&D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国内R&D资本的作用更大;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微弱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应继续加大国内R&D支出,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首先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以2003-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3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东道国研发(R&D)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能力、制度环境是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正相关因素。同时,本文以技术差距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差距存在单一门槛值,当中国与东道国之间技术差距较大时,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产生了正向影响;当技术差距缩小后,正相关关系仍然存在,但影响程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以及国内外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且技术差距与逆向溢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比线性关系模型拟合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之一是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发展模式转型。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模型,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机制,通过实证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的吸收能力,并依此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猛,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异军突起.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也遭遇了一些重大的失败案例,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损失.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有关进入障碍的角度实证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市场直接投资面临的进入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逆向投资还可能面临不同区位市场和不同行业的进入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逆向投资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笔者利用我国2000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创新能力的逆向溢出效应,并进一步解析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只对国内模仿创新的能力存在逆向溢出效应,而对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的能力均产生了抑制作用,最终对总体创新能力有抑制作用,但各层面的影响在统计上均不显著;经济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RD基础水平等因素在其中发挥了不同的影响作用。基于实证的结果提出了鼓励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着力提升对外投资企业的全球学习能力、加强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对外投资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2003—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国际R&D溢出回归方法的基础上,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市场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存在基于市场化水平的门槛效应,当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跨越一定的门槛水平时,对外直接投资才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提出:政府应根据地区市场化水平的不同而采取差异性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有效推动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胡越 《经贸实践》2016,(10):4-5
本文通过构建计量模型,研究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提出针对区域特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通过研发成果反馈效应、产业集群效应、人员流动效应、市场竞争效应和公共效应获得了国外技术溢出,通过知识、人才与技术资源跨国流动将技术溢出传递回母国后,逆向技术溢出再通过技术进步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产品质量效应促进国内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上升。运用CEPII BACI数据库中的海关6位编码的出口数据与ISIC REV.4行业代码进行匹配,得到各个行业编码下的2位出口数据,基于行业角度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有利于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的上升。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9,(1)
文章首先介绍辽宁省OFDI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通过历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获取数据,整理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政府应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政策,提高政府服务能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8.
19.
《经济师》2019,(2)
文章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在门槛变量的最优规制区间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效果更为显著,其余变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均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汪思齐 《当代经济》2016,(22):110-115
根据对外直接投资中知识流动的进程和创新主体的变化,对外直接投资知识场可细分为:知识溢出场、知识吸收场和知识转换场.知识将通过各子知识场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完成从知识溢出向技术溢出的演进.母国必须加强各子知识场中的渠道和知识人才建设,促使对外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向技术溢出转化,从而使得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效应能更好地带动母国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